2025年《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2025年《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至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文件精神,强化我公司在茶类饮料生产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全体员工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茶类饮料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
2、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作业人员未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体防护用品进入茶饮料生产区域。2 .未经许可,作业人员擅自进入地下仓库、污水处理池等受限空间进行作业,未执行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3 .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如违规操作灌装机、杀菌设备等,导致设备异常运行。4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员工冒险作业,如要求无资质人员进行特种作业。5 .作业人员忽视安全警告提示标志,擅自拆除或移动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防护栏、挡板
3、等。6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岗位交接班,重要信息未传递或传递不准确,导致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7 .作业人员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增加事故风险。8 .作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或安全培训考核不合格即上岗操作,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岗位技能。9 .作业人员故意隐瞒事故隐患,不按规定上报或处理,造成事故扩大或延误救援时机。10 .作业人员在生产、储存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烟禁火规定的行为。11.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如检查储罐顶部)时,未佩戴安全带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12 .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规定使用防爆工具,使用普通工具导致火花产生。13 .作业人员在进行电气维修时未按规定切
4、断电源,易引发触电事故。14 .作业人员在使用清洁设备时未佩戴防护手套,易导致皮肤损伤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茶饮料生产区域的关键设备、设施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联锁装置、气体报警系统或安全系统失效。2 .储罐、管道、阀门、法兰、垫片等设备的防腐、保温措施不足,导致物料泄漏或设备腐蚀。3 .电气设备未按规定选用防爆设备,或防爆等级选用不当,失爆未及时修复。4 .消防器材配置不足或过期失效,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5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应急设施损坏或不清晰,影响紧急疏散和救援。6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或校验不合格仍在使用。7 .储罐液位、温度
5、压力等参数未实现远程监控或监控数据不准确。8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隐患。9 .擅自对设备进行改造或增加减少安全附件,未经安全评估或审批。10 .废弃物料、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11 .灌装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损坏,未及时修复或更换。12 .杀菌设备的温度、时间控制装置失灵,未及时修复。13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松动,未及时修复,增加触电风险。14 .液氨制冷系统未设置泄漏报警装置或未定期检测维护。15 .液化气站的储罐未设置压力、液位显示等监测装置,或不具有超限报警功能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生产场所未经环
6、保、应急管理等部门审批或许可,擅自开展茶饮料生产活动。2 .生产场所布局不合理,如安全通道不畅、安全距离不足等。3 .未对生产场所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估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4 .对重大危险源未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5 .动火、临时用电、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或安全措施未落实,交叉作业未设置专人监护协调。6 .作业现场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7 .应急事故池等应急设施未保持有效状态,无法应对突发事故。8 .作业区域照明不足,影响员工正常作业和应急疏散。9 .极端天气(如雷电、暴雨、台风)未提前采取防范
7、措施,导致设备受损或作业中断。10 .厂区及周边环境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源,未进行有效隔离和监控等。11 .地下仓库、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未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或安全警示标志。12 .生产场所周边未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或消防器材未定期检查维护。13 .厂区内的电气线路未进行合理布局,存在私拉乱接现象,增加触电和火灾风险。14 .厂区内的设备摆放杂乱无章,影响作业空间和人员通行,增加碰撞等事故风险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不清、不实。2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未及时更新,与实际生产脱节。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饮料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