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13.100CCS C 77 备案号:*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800X-XXXX安全评价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 of safety assessment(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发布 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组织机构及人员35 过程控制体系36 过程控制手册37 程序文件37.1 程序文件通用要求37.2 程序文件内容37.3 合同风险分析47.4 评价实施47.5 报告审核批准57.6 文件控制67.7 法规标准识别获
2、取67.8 设备和软件管理67.9 人员管理和培训67.10 档案管理67.11 资质和印章管理77.12 信息管理77.13 内部审核77.14 投诉和申诉处理88 作业文件89 管理制度810 记录8附录A(资料性)9参考文献10AQ/T800X-XXXX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IAQ/
3、T800X-XXXX安全评价过程控制1 范围本文件从组织机构及人员、过程控制体系、过程控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制度和记录等方面规定了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全评价过程的规范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AQ/T 8001 安全评价通则AQ/T 8002 安全预评价导则AQ/T 8003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process contr
4、ol of safety assessment安全评价机构为实现预先设定的方针和目标,依据一系列文件对本机构的安全评价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措施的总和。3.2过程控制负责人 director of process control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条件并经安全评价机构任命、全面负责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专职管理人员。3.3技术负责人 director of technology control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条件并经安全评价机构任命、负责安全评价机构相关业务范围技术质量的专职管理人员。3.4合同风险分析 contract risk analysis在评价项目合同签订之前,安全评价机构根据资质的业
5、务范围、评价人员专业能力、获取的评价项目相关信息,分析承担评价项目的风险,以及经济性、可行性做出评审结论的过程。3.5程序文件 procedure document规定与安全评价相关所有活动的流程和方法的文件,是过程控制原则性要求的展开和落实。3.6作业文件 operation document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指导安全评价项目具体实施。3.7记录 records记录是安全评价实施全过程的痕迹证明文件,保障安全评价过程可控和可追溯。1AQ/T800X-XXXX4 组织机构及人员4.1 评价机构应根据开展安全评价业务的需要,设立相关管理和业务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员,并明确职责。4.2 评价机
6、构应任命专职过程控制负责人,负责评价过程的管控,对评价过程控制质量负责。4.3 评价机构应任命专职技术负责人,对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负责评价报告技术审核。每项法定的安全评价业务范围应至少配置一名技术负责人。4.4 项目组组长应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条件,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质量把控。4.5 项目组成员应由在本机构注册的安全评价师组成,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参与,根据分工完成承担的任务,在同一项目中,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不得为项目组成员。4.6 档案管理人员应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具备按照本机构过程控制要求管理档案的能力。4.7 评价机构应对安全评价师的劳动关系、学习培训、继续教育、从业登
7、记、业务考核等方面进行建档管理。5 过程控制体系评价机构应按本文件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覆盖评价过程及日常管理工作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包括:过程控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记录。6 过程控制手册过程控制手册是实施过程控制的总纲,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方针、目标、承诺、公正性声明;b) 组织机构;c) 职责和权限;d) 安全评价过程的实施及控制要求;e) 手册编写、修订、审批、发布和管理的规定。7 程序文件7.1 程序文件通用要求覆盖评价过程的所有环节,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持续改进。7.2 程序文件内容程序文件应包括但不
8、限于下列程序:a) 合同风险分析程序;b) 评价实施程序;c) 报告审核批准程序;d) 文件控制程序;e) 法规标准识别获取程序;f) 设备和软件管理程序;g) 人员管理和培训程序;h) 档案管理程序;i) 资质和印章管理程序;j) 信息管理程序;k) 内部审核程序;l) 投诉和申诉处理程序。7.3 合同风险分析7.3.1 评价机构对有意向的评价项目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调研考察,并形成调研记录,为合同风险分析提供依据。7.3.2 合同风险分析应在安全评价合同签订之前进行。7.3.3 合同风险分析实施要求:a) 明确负责部门和参与部门,明确负责人和参加人员;b) 明确合同风险分析应覆盖的范围、
9、内容、要求;c) 明确合同风险分析结论。7.3.4 合同风险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评价对象基本概况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评价范围、评价项目的合法性、投资规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评价类别、行业风险特性、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现状等;b) 评价机构自身的业务能力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评价项目是否符合资质业务范围、现有安全评价师专业构成是否满足评价项目需要,是否需聘请相关技术专家;c)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前置条件是否具备、是否能够满足委托方对完成时间的要求及对评价工作的其他要求;d) 项目的经济性分析;e) 当现场情况发生较大变化、项目持续时间过长时,应重新进行合同风险
10、分析。7.3.5 合同风险分析应形成记录,由参与合同风险分析的人员签字并注明日期。7.3.6 评价机构与委托方签订合同中应明确评价对象、范围、内容、期限、评价报告公开主体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7.4 评价实施7.4.1 评价实施程序应对以下评价过程提出控制要求:a) 评价项目组组建;b) 工作计划编制;c) 原始评价资料收集;d) 现场勘验;e) 与委托方交换意见;f) 报告编制。7.4.2 签订评价合同后,评价机构应当成立项目组,任命项目组组长,明确项目组人员,并形成记录。7.4.3 项目组应编制评价工作计划,内容应包括:评价项目名称、评价类型、评价范围、成员分工、工作进度、项目组组长签
11、字等。7.4.4 项目组应采取多种方式收集评价资料,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表,检查表内容应全面。7.4.5 现场勘验应不少于两人,项目组组长应参加。7.4.6 现场勘验发现的问题应出具书面意见,经项目组组长签字确认后交付委托方,或以电子方式发送并确认对方接收。7.4.7 现场工作应形成书面和影像记录。a)书面记录应包括:工作时间、地点、人员、现场勘验原始记录、收集的项目资料清单,查看过的原件清单,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结果等。书面记录应清晰、详实,并经双方人员签字确认。b)经征得委托方同意后,应留有现场影像记录,影像记录应能体现工作时间、双方人员及评价对象的标志性建筑设施、周边环
12、境、现场工作的主要过程、主要设备设施、安全设施、安全隐患、整改完成情况等。7.4.8 项目组与委托方就评价和检查结果交换的意见应形成记录,记录应有双方签字。7.4.9 项目组应根据工作计划和作业文件的要求编制安全评价报告。7.5 报告审核批准7.5.1 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进行审核。7.5.2 评价机构应建立并持续改进报告审核批准程序,报告审核批准程序至少应包括:a) 明确报告审核部门和审核人员及其职责;b) 明确项目组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的要求及标准;c) 明确规定审核记录要求。7.5.3 项目组审核可以采取会议审核或专人审核的形式。会议审核应有项目组主要人员参加,也可
13、以邀请项目组以外的人员或专家参加。审核内容应包括:a) 评价依据是否充分、准确、有效;b) 项目概况介绍是否清晰,评价范围是否与合同一致;c) 评价单元划分是否合理;d) 风险辨识是否全面;e) 评价方法选择是否适当;f) 对策措施建议是否可行;g) 评价结果是否准确;h) 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i) 文字、数据等信息是否准确等。7.5.4 评价报告项目组审核修改后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应包括:a) 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效;b) 评价方法的应用、评价范围是否准确;c) 报告是否有重大疏漏;d) 项目组审核结果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审核意见进行了修改或纠正;e) 对策措施建议是否
14、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f) 评价结果综述是否准确。7.5.5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应包括:a) 是否进行了合同风险分析;b) 是否签订了评价合同;c) 是否有明确项目组组长和成员的评价项目任务书;d) 是否制定了评价工作计划;e) 是否进行了现场勘验,现场勘验人员是否符合要求;f) 现场勘验书面和影像记录是否完整、有效;g) 是否提交了书面或电子版整改建议;h) 报告审核记录是否齐全, 是否保留了审核修改痕迹;i) 与委托方的意见交换记录是否完整;j) 存档资料是否完整。7.5.6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争议及解决过程应有详细记录并存档。7.5.7 项目组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及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15、应有书面记录,每一级审核应对修改情况进行确认,并保留审核修改痕迹。7.6 文件控制评价机构应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对过程控制体系文件实施有效控制,包括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7.7 法规标准识别获取7.7.1 评价机构应建立法规标准控制程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并建立数据库。7.7.2 法规标准控制程序应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确定需要获取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种类、内容、获取途径,整理、识别与更新等要求。7.7.3 对于最新获取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及时告知本机构人员,并适时组织宣贯和培训。7.7.4 评价机构收集的法律法规、技术
16、标准应能够覆盖所有的业务范围。7.8 设备和软件管理7.8.1 设备7.8.1.1 评价机构应根据业务范围和评价工作的需要配备各类技术装备。7.8.1.2 评价机构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及管理台帐,对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维护和保养。7.8.1.3 评价机构应为安全评价人员配备满足工作需要且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7.8.2 软件7.8.2.1 评价机构应配备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定性定量评价软件,并定期对软件进行维护升级。7.8.2.2 评价机构应建立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系统,实现过程控制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查阅过程控制体系文件、法律标准、基础数据库、人员档案管理、资质和印章使用审批、实施评
17、价全过程的各种审核、批准、记录等功能。7.9 人员管理和培训7.9.1 人员培训7.9.1.1 评价机构应确定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7.9.1.2 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评价方法、事故案例等。7.9.2 技术专家评价机构应制定技术专家的聘用、培训、保密及从业行为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技术专家库。7.10 档案管理7.10.1 评价机构应制定档案管理程序,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规定档案分类、归档的内容以及档案借阅、更改、复制、统计、交接、保存、销毁等相关管理要求。7.10.2 档案应至少包括文书档案、人员档案和项目档案。7.10.3 文书档案至
18、少应包括:a) 上级发文、评价机构内部发文;b) 过程控制体系文件;c) 机构拟定的各类计划、规划、规章制度等;d) 收集的法规标准清单;e) 购买的设备和软件说明书,以及检定或校准、维护和保养记录。7.10.4 人员档案应包括安全评价师及相关人员的简历、学历证书和职称证书等专业能力证明文件、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从业登记、培训和劳动合同等内容。7.10.5 项目档案可采用电子版或纸质版归档文件,包括但不限于:a) 各版本的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报告修改痕迹;b) 评价过程中的各类影像资料;c) 过程控制相关记录;d) 委托方提供的资料;e) 各版本安全评价报告(送审稿、备案稿应保存纸质版)。7.10
19、6 档案保存期限安全评价机构应根据档案管理相关法规及行业的特点,明确档案保存期限。档案资料的管理分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a) 评价报告是永久性档案。b)定期档案是指公司根据需要确定的在一定期限内保存的资料。c)电子文档存档期限可参照纸质文档保存期限设定。 7.11 资质和印章管理7.11.1 评价机构应建立资质证书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资质证书保管、使用、登记、复制以及复制件管理等内容。7.11.2 评价机构应建立印章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印章的保管、批准、使用、登记、销毁、使用人的责任等。7.12 信息管理7.12.1 信息公开安全评价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网上公开机构信息、
20、安全评价报告及现场勘验影像资料。7.12.2 保密7.12.2.1 评价机构应建立保密制度,保守本机构和委托方的技术和商业秘密。7.12.2.2 保密制度应包括保密承诺、保密范围、资料管理、处罚内容等。7.12.2.3 评价机构应与安全评价师及相关人员签署保密协议。7.12.2.4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评价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要求实施。7.13 内部审核7.13.1 评价机构应依据过程控制体系运行要求建立内部审核程序,明确内部审核的范围、依据、内容、方式、频次和实施审核人员以及纠正、预防措施要求等内容。7.13.2 内部审核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间隔不超过12个月),当机构内、外部环境发生
21、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内部审核。7.13.3 内部审核工作由机构负责人任命内审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档案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7.13.4 内部审核应编制审核工作计划,保留审核过程痕迹和审核结果的记录。对发现的不合格项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7.13.5 内部审核应覆盖评价工作的全过程。7.14 投诉和申诉处理7.14.1 投诉申诉7.14.1.1 评价机构应建立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对过程控制体系的运行加以监督。对于偏离过程控制方针和目标的情况应及时加以纠正,预防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7.14.1.2 评价机构应编制投诉和申诉处理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评价 过程 控制 征求意见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