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促进就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促进就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促进就业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促进就业发展规划前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饭碗”和“钱袋子”。“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进一步完善县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了县”十五五”促进就业发展规划(20262030)(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编制主要依据市促进就业“十五五”专项规划(20262030)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主要阐述“十五五”期间县促进就业发展的总
2、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县促进就业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一、“十四五”期间促进就业工作成效“十四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突出重点、稳中求进,始终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就业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突出减负、稳岗、扩就业、兜底线多措并举,多渠道促进以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创业,保持了全县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一)着力构建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与促进全县经
3、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起来,在省、市下发稳就业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先后研究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充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脱贫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措施和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6年)工作计划等具体就业措施,切实把稳就业政策用足、用活,执行到位,形成促进就业创业的有效合力。(二)着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在应对新发展格局下,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4、业。将全县148668名农村劳动力实名信息录入“省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平台”并做到动态维护更新;建立“贫困劳动力对象清单”“用工需求清单”和“乡村公益性岗位清单”;加快推进扶贫车间的建设,建设就业扶贫车间2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11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974人次。(三)以需求为导向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坚持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形成了“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各方参与、功能协调、积极推动”的技能培训新格局,扎实抓好“订单式”、“菜单式”培训,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742人次。(四)创新举措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
5、创业”深度融合,落实创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创新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网络申贷模式,变“群众跑腿”为“网络跑腿”,提升经办质量;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5809户(人),发放贷款金额7.409亿元;扶持大学生创业者27户,兑现补贴资金60万元;培育“云秀农业创业园”通过市创业示范园评审认定。(五)加强就业援助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信息管理,及时提供就业创业帮扶服务,累计接收托管高校毕业生档案18649份,托管失业人员档案1797份;开发就业见习基地9个,开展就业见习320人次。组织开展以“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春风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
6、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招工”“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招聘活动,累计受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3258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410人,帮助355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六)抓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兑现。大力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援企稳岗、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等优惠政策,发挥好失业保险保障民生、稳定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作用。失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3657.8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累计支出5280.27万元。(七)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坚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就业服务”有机结合,围绕“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推进全方
7、位公共就业服务。一是落实“减证便民”措施,制定深化就业领域“放管服”改革举措,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办事流程,取消连续失业一年以上证明零就业家庭证明等证明材料。二是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全县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将就业工作业务下沉到基层,运用省级公共就业服务网上经办系统办理业务,不断提升了基层的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打破城乡、区域户籍限制,实行均等化就业创业扶持。表1:“十四五”时期县促进就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十四五”目标2025年完成数城镇新增就业(万人)0.91.48城镇登记失业率(%)4.53.97注:O表示五年累计数、“十五五”促进就业发展面临
8、的形势(一)具备的优势。“十四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激发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就业创业活力,各项就业工作措施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五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稳就业”重视持续加大,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居于首位。二是随着我县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兴起,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大
9、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县共有法人单位3193个,产业活动单位3912个,个体经营户27545个,从业人员44910人。三是“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人社”改革进一步深化,为促进就业工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奠定良好的基础。(二)面临的挑战。“十五五”时期,是开创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抓好“稳就业”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守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的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就业
10、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稳定就业工作任务任重道远。一是疫情防控、国际贸易摩擦等各项不利因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持续影响经济加速复苏,从经济复苏到就业复苏有一个滞后过程,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的飞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市场出现了向专业型、智力型和技能型转变,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愿望强烈,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比例偏低,存在就业区域性矛盾。三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县、乡、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设施设备日益老化,工作人员紧缺严
11、重不足,无法满足稳就业各项工作开展基本需求。跨部门数据不能实现集中共享,无法做到就业创业政策精准落实。三、“十五五”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我县打造成新阶段创新引领发展先行区、践行“两山”理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窗P“三区一窗口”发展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12、和积极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确保全县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二)基本原则L统筹协同推进。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局,准确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 .促进合理流动。优化环境,健全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13、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劳动者自由有序流动。3 .稳定扩大就业。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健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供给。构建职业技能终身培训制度,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维护其参与就业创业的平等权利,有效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积极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三)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
14、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全方面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表2“十五五”时期县促进就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单位2025年基数“十五五”规划指标指标属性1.城镇新增就业万人1.48)1.15)预期性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0.39)0.3预期性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万人0.350.25预期性4.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8.79.52预期性5.扶持自主创业人数万人0.580.4预期性6.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7.41预期性7.城镇登记失业率%3.975约束性8.开展补贴性职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促进 就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