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前言1一、发展现状3()发展基础3(二)发展形势9(三)存在问题16二总体要求19(一)指导思想19(二)发展原则20(三)战略定位22(四)发展目标231 .总体目标232 .阶段目标25数智“十五五”发展主要指标27三、加速推进数字基建的建设,夯实数字基础28(一)加速数字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8(二)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29(三)加大数字信息融合基础设施建设29四、构建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挖掘数据价值30(一)加强数据标准规范的建设30(二)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和数据治理能力30(三)探索社会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的价值31五、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34(一)
2、培养本地数字经济领域人才34(二)激活传统行业数字经济领域人才35(三)引进外地数字经济领域人才36六、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38(一)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园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38(二)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41(三)打造数字经济支撑平台体系41(四)引入先进制造产业,打造本地智能制造产业集群42(五)建设数字产业孵化园区,打造数字产业集群42(六)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44七、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46(一)加大数字农、林业发展的力度46(二)加快畜牧业数字化转型47(三)扩大新型电商规模48(四)构建国际贸易开放平台49(五)构建智慧物流体系49八、数字政
3、府建设52(一)加强数字政府云设施建设52(二)探索数字城市治理打造数字治理模式53(三)加大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投入53九、智慧城市建设55(一)积极构建数字治理能力55(二)大力发展智慧民生服务58十、保障措施63(一)加强组织领导631 .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632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633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明确建设模式64(二)强化政策支持641 .加大政策宣传642 .强化政策落实653 .力口大资金投入654 .完善配套帮扶665 .创新投融资链条66(三)加强人才保障67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672. 加强人才培养673. 完善人才政策68(四)优化营商环境
4、681 .落实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682 .加强招商引资693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70附件1:数智“十五五”规划重点项目表71附件2:指标说明92附件3: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96近年来,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以及生产力升级,一场不可逆转的产业及经济数字化变革将悄然而至。发端于知识经济、发展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依托各种智能技术而兴的全新经济模式一一数字经济,如今正成为带动产业经济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与新动力。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38.6%,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正取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成果。党中
5、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党中央深切关注壮族自治区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在考察时
6、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正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政府数字化转型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新经济增长路径。同时,打造融合创新数字经济新生态,创新数字社会发展新模式;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创新的重要门户,加快培育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以建设中国一东盟信息港为契机,推动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发展
7、数字经济。整合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资源,加快中国一东盟信息港信息小镇等项目建设,将建设成为中国一东盟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区域创新中心。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同时,数字政府的建设也是数字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十五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将加速推进。“十五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一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十四五”以来,区党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统筹推进
8、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经济生态。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区网络通信发展迅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截止2026年6月,乡镇级4G完成了95%全覆盖,宽带光纤完成了100%区域全覆盖,共建成通信基站321座。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仍在持续推进,区正在建设的通信4G基站数量为242个,5G基站174个,城区覆盖率100%。数据中心和基础算力主要依托市统一布局。区尚未建成本区自治的IDC机房,本区需要的数据存储和算力支持主要依靠市提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数字
9、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25年区产业规模、增长情况:区2018年生产总值为310.06亿元,增速为9.4%;2019年生产总值为336.08亿元,增速为6%;2025年生产总值为359.67亿元,增速为5.7%o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6亿元,占比2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1.67亿元,占比31.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2.4亿元,占比47.9%。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稳定有序。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2015年增加32.6亿元。粮食生产平稳有序,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1.1万亩,建成55.78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5万吨左右。划定糖料蔗
10、生产保护区142.7万亩,基本完成71.2万亩“双高”基地建设任务。蔬菜、水果产量较2015年分别增长49.2%、92.7%o稻渔综合种养等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效突出,建成自治区、市、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97个。第二产业增加值获得长足发展。区属工业总产值较2015年增长109.7%(此数据未包含建筑业数据),总量排全市六个县(市、区)之首。区属规上工业企业从2015年的15家增加至45家,上规数量连续位居全市第1位,亿元工业企业增加至14家;传统制糖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制糖及综合利用产业产值较2015年增长87.7%。规上绿色碳酸钙和木材加工项目实现从无到有,绿色碳酸钙项目已
11、投产6个,产值突破4.6亿元,汇宾钙业项目成为全市绿色碳酸钙产业龙头和标杆项目;培育规上木材企业26家,年产值达14亿元,占全市木材产业产值40%以上。化肥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民生堂中药研制基地、鄂中肥业等项目顺利投产。累计投入18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园区企业增至49家。第三产业增加值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高于“十二五”Ll个百分点。贸易限上企业增至7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增至48家。挖掘和培育进出口企业4家,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1倍。消费经济稳步提升,迎宾广场等老商圈扩容升级,方盛广场、大洋购物中心等新商圈日趋繁荣。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37家企业入驻区电商产业
12、园,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90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达67%,电商交易额较2018年增长171%。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2家、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星级农家乐6家。蓬莱洲(时光岛)国际旅游度假区2025年获职工疗休养基地认定,2026年获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认定。2026年前三季度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19.38万人次,同比增长28.39%;实现旅游总消费68.22亿元,同比增长32.38%。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高速增长。202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5.51亿元,同比增长124.1%。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强劲,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
13、加54.0%,拉动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13.8%;信息传输(电信行业)保持平稳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2%。数字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扎实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实现数据共享和行政监督。2026年l-11月数据共享平台已进驻部门48个,发布目录228条,挂载资源228条,资源挂载率达到100%。共28个执法部门全部按要求使用了全区统一的监管事项管理系统,共认领本层级监管事项889条,监管事项认领率为93.11%,监管事项检查实施清单完善率为99.48%,开展监管事项覆盖率为59.28%,联合监管覆盖率为79.37%,“双随机、一公开
14、事项覆盖率为66.01%,录入区2026年符合规范的各类监管数据为4095条。2026年1-11月,电子政务外网已经覆盖430个单位,完成率为79.78%。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有栏目138个,2026年共更新政府文件、政策解读、部门动态等信息7527条,其中,政府文件22条,部门文件238条,部门动态804条,乡镇快讯861条;成功转办区长信箱信件23件,市长信箱54件,依申请公开3条,未发生被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壮族自治区2026年上半年政务公开指数报告显示,在被评估的37个县级政府中,区人民政府位列第二。12345服务热线工作推进顺利。2026年1月-H月,区12345工作站共承办转派
15、了9648个热线工单涉及行政执法、噪声扰民、环境污染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及时签收率为97.75%。其中已办结8460个,办结率为96.07%,满意率为90.74%。在政务服务方面,一是建设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区通过调整优化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提升乡(镇)、街道政务审批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审管分离,建立起“一站式”服务模式,大幅度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结时限,大幅度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一个窗口流转、一枚印章审批,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促进政务服务便民化,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
16、感。二是推行集成窗口运作模式。区积极推进“一事通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目前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各窗口单位的工作流程和服务容量进行整合,把各办事窗口统一设置为“一窗受理服务区、24小时自助服务办理区、水电气专区、社会民生事务办理区、就业社会保险事务办理区、基本建设项目办理区、商事登记办理区、公安服务办理区”等8个办理区,办理区内设置部门专业“一窗”103个、综合受理“一窗”4个、分领域“一窗”17个,2026年以来,单一事项办件数127587件,业务办理窗口实现审批申请统一受理、受理人员统一管理和对外咨询统一答复,极大推动了相关部门做好即办件窗口授权和审批流程的简化优化。三是推行政务事项
17、异地办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代表全市先后与广东佛山市、湖南怀化市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区与湖南郴州市永兴县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将“跨省通办”惠民工程推向一个新台阶。区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配合市级梳理编制形成“跨省通办”事项目录,梳理出187项高频事项、打造出6个“跨省通办+套餐服务”事项套餐实施“跨省通办”,并设置1个“跨省通办”专窗。同时,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同城通办”。四是启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区政务服务中心已建设并投入使用“好差评”系统,2026年1-11月,区线办件评价量为203356件,好评量为203349件,好评率为99.99%。五是率
18、先实现“区、乡镇、村居(社区)三级”政务一体化平台全覆盖。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覆盖区所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了横向联通、上下贯通的政务服务模式。深化“互联网+税务”改革,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并投入使用。全面实行“38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及简易注销改革快速推进,全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4.17万户,年均增长12%o在线受理人大民生APP平台反馈问题3653条,代表满意率99.93%。智慧城市的发展使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在“平安城市”建设方面,“雪亮工程”项目共享总平台已实现与市级
19、总平台对接,建设区县级一总两分平台,运维系统及区县级网络边界,将接近2万路百姓天网资源接入,实现全区19个委办局、24个乡(镇)、街道及290村委专线的开通,实现建设平安乡村,形成了全区范围内视频监控一张网建设,在2026年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创新高,测评分达99.02%,排在全区第15位,全市第1名。智慧医疗方面,2025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参保87370人,实际参保率达到99.99%o同时,区全域范围内医院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系统服务和“村医通”就医直接结算系统等便民措施。智慧养老方面,全区建设了多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养老服务数据与市级平台的互联互通,为智慧养老
20、服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智慧公交方面,区全域公交车实现了车载GPS定位设备100%的安装率,配套建设实时显示公交到达时间的电子站牌,并逐步推动城乡公交线路的开发。智慧教育方面,区全域中小学实现了高速宽带100%的覆盖,并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二)发展形势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1、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
22、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形势。当今世界,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蓝海,正在快速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海量数据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产要素,伴随互联网特别是产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数据资源正在加速产生、传播和应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运行效率。“万物互联”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基础,信息网络逐渐突破传统信息处理终端以及传输方式限制,朝着更广
23、更快、更深的方向发展,人、机、物互联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基础,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海量数据的积累、信息系统算力的提升,世界经济正步入第三次发展热潮,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已经逐渐渗透到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驱动全球经济的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跨越。为此,全球主要经济体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作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新依托。尤其是当今外部形势变化,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使未来增长动能呈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在“后疫情时代”
24、加强全球竞争力、寻找增长新动能,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了重要的战略选择。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前沿技术迭代加快,5G、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业数字化提速,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行动方案,超前布局5G网络、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带动实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成为主战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度扩散到传统产业中,产业的边界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链、价值链加快整合重构。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掌握未来竞争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数字 经济一体化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