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依据国务院“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五五”规划市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五五”规划和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编制背景“十四五”期间,区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围绕中央、自治区和市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聚焦贫困残疾人脱贫和残疾人民生保障,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一是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全区9366名贫困残疾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实施残疾人“六大扶贫”工
2、程,惠及7934人次残疾人。二是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每年为14.4万人次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帮扶4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贫困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三是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22506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服务率达84.3%,为10739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服务率达76.3%;为482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建成残疾人辅助就业机构1家,帮扶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新增残疾人就业738人,完成率达100%。四是有效维护残疾人群体稳定和权益,办理残疾人来访、来信、来电212人次,办结率100%,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明显,1057户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
3、碍改造。五是残疾人事业文化宣传深入人心,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蔚然成风。六是残疾人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大赛事创历史最好成绩,累计获得奖牌48枚,涌现出一批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展现了残疾人体育的卓越风采。七是残联基层组织改革取得突破,组织健全问题有了制度保障,残疾人事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区有持证残疾人2.7万余名。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残疾人返贫风险较大,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残疾人就业质量不够高,收入与社会总体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能力还
4、不足;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还存在一些障碍,残健共融的社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十五五”期间逐步改进、推动解决。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弱有所扶,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和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为主线,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夯
5、实残疾人工作基础,提高残疾人服务质量,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建成具有特色、保障得力、服务高效、残健融合、信息化程度高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体系,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专项福利补贴政策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更加完备,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托养照护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文化体育服务供给愈加丰富。残疾人事业法治基础坚实有力,无障碍环境进一步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健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
6、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残疾人收入水平稳步增长,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25年收入和就业1.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3.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1004.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1005.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6.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7.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8.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5(%)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9.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808
7、510.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808511.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数(万户)0.05三、主要任务(一)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1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易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对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及时给予有效帮扶。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低保边缘家庭的重度残疾人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单户纳入低保范围,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做好易地搬迁残疾人后
8、续帮扶工作。依法保障农村残疾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帮助残疾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扶持农村残疾人参与乡村富民产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残助残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协调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强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2 .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补贴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长期照护需求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统筹确定。推动落实“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构建主动发展、精准发放、动态监管的智慧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特困人员救助
9、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切实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残疾人的救助安置和寻亲服务有关工作。推进医疗保障政策衔接,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为困难残疾人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加强临时救助,在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做好对困难残疾人的急难救助。3 .加强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根据需要建立残疾人托养机构,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辅助性就业等服务。政府投资
10、建设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要发挥示范作用。对低收入重度残疾人数量和服务需求较多的乡镇(街道)建立集中照护服务机构,有条件的村(社区)依托公共服务设施,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护服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接收符合条件的盲人、聋人等老年残疾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务,为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更多残疾人有“微信群”“朋友圈”,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临时照护“喘息服务”、心理辅导和康复、教育等专业指导。逐步在残疾人服务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4
11、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各乡(镇)、街道要按规定落实政策,为重度残疾人、低保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进行补贴,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国家规定,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医疗需求。支持就业残疾人依法参加失业保险,推进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职工康复工作。鼓励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补充养老等商业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残疾人商业保险产品、
12、开展财产信托等服务。5 .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优待政策。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落实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1名随行陪护人员免费或优先进入各级财政支持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活动中心)、美术馆、展览馆、体育场(馆)、文化馆(室、中心)、公园、动物园等公共场所的政策。为残疾人携带辅助器具、导盲犬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场所和出入境提供便利。鼓励铁路、民航等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优惠便利。完善残疾人驾驶机动车政策。加强残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教育等服务,推动建立包括残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儿童在内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儿童福
13、利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全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康复、就业培训、文创技能、体育运动等服务。6 .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优先解决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将农村低收入残疾人住房纳入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范围,通过居民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基本住房安全。对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和回归社区安置的残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儿童成年后优先配租公租房,不断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7 .落实残疾军人和伤残民警抚恤优待政策。构建科学化残疾评鉴、制度化退役安置、规范化收治休养、标准化待遇保障的伤病残军人安置管理和服务
14、优待体系,合理确定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妥善解决伤病残军人生活待遇、子女入学等现实困难。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有关规定,加强相关抚恤优待工作,保证残疾军人、伤残民警优先享受扶残助残政策待遇、普惠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二)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L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制定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落实残疾人就业保护、支持和服务政策,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残疾人就业培训、就业服务、补贴奖励等保障残疾人就业的力度。加强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与社会保障
15、政策衔接,在核算纳入低保范围的已就业残疾人家庭收入时,可按规定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并在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对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的残疾人,用人单位应合理确定入职体检条件,提供无障碍环境,平等给予晋职晋级和工资福利等方面待遇,依法保障其平等就业权益。2 .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行动。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到2024年,区人民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到2030年,原则上区直属机关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编制50人(含)以上的区直属机关(中小学、幼儿园除外)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对正式招录(聘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按规定
16、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扶持,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加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和质量,对新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场地租金、机构运行、无障碍环境改造和辅助器具购置等补贴。统筹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帮助残疾人参与网络零售、云客服、直播带货、物流快递等新形态就业。扶持和规范盲人按摩行业发展,推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就业执业,促进盲人保健按摩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17、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加大盲人按摩培训,提升盲人就业技能。3 .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职业素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组织残疾人参加中国残联、自治区残联和市残联开展的线上线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农村残疾人技术技能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技术能手建立工作室。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多样性、实用性和有针对性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组团参加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残疾人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全国残
18、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4 .优化残疾人就业服务。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各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资源,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岗位支持、岗位开发等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质量。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活动,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示范中心。通过政府购
19、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建立跨部门残疾人就业大数据动态共享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三)加强残疾人医疗和康复服务。L提高残疾人医疗和康复服务质量。加强和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维护残疾人平等就医权利。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保障签约医生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个性化服务。加强残疾人健康状况评估。持续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福康工程”康复服务项目,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按规定合理确定康复救助标准,增加康复服务供给,将符合条件的孤残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残疾儿童优先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保障范围,基本实现残疾儿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残疾人 保障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