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四五”工作回顾与“十五五”形势分析2一、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2二、“十四五”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9三、县主要污染现状10四、存在问题12五、“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挑战14第二章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20一、指导思想20二、基本原则20三、规划目标22第三章“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26一、加强“碧水”工程,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26二、提升“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31三、坚持减污降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36四、深入实施“净土”工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37五、加强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43六、提升固体废物处置水平,降低环境风险4
2、4七、强化宏观调控,加快生态优势转化47八、推进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建设54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筑生态安全屏障59十、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督管理力度64十一、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制度机制67第四章“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70第五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1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保责任制71二、完善资金保障,创新融资模式71三、加大技术保障,强化人才培育72四、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把好环境准入关72五、加大环保宣传,鼓励公众参与73附表县“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县区位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2县行政区划图错误!未
3、定义书签。附图3县水系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4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5县秸秆禁烧区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6县重点排污企业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7县主要优先保护类农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8县环境质量现状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9-1县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现状分布图(生活污水)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9-2县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现状分布图(生活垃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0县“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1刖5“十五五”时期是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时期,是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县创建“国
4、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五个转变,确保四个提升”的关键时期,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面临重大挑战与重要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在总结“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十五五”县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设置“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十五五”时期指导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十四五”工作回顾与“十五五”形势分析一
5、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县全面贯彻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坚决打赢生态环境保卫战,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污染减排、生态建设等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稳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切实维护环境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完成“十四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十四五”期间,全县主要地表水监测断面和县城饮用水水源地
6、水质稳定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I类标准要求,地表水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五年达100%。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25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市水质位居全国第一,县洛清江断面位列其中。我县辖区水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形成县“水清景美河”的生态环境名片。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十四五”期间,我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主要污染物So2、PM25等均达二级浓度限值。2025年我县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8.1%,完成市下达任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十四五
7、期间,我县未发生土壤污染相关的重大健康风险事件和不良社会影响事件。2025年我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4.97%,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声环境总体稳定。“十四五”期间,我县在城区内设置的4个功能区声环境噪声监测点,环境噪声均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要求,区域噪声达标率达100%,全县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卓有成效1 .碧水保卫战稳步推进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县开展了“清四乱”专项行动,保持非法采砂高压打击态势,打击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完成了洛清江流域沿岸县
8、江口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县中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及配套管网工程、鹿化公司磷石膏渣堆场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有效减少洛清江沿岸污染物入河量;同时加强对洛清江断面监测,掌握洛清江水质动态,配合市生态环境局解决洛清江渔村断面总磷超标问题。通过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十四五”期间完成县城及8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调整划分,印发实施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问题清单整改方案,多部门联合对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排查,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问题整治工作,依法打击保护区内网箱养殖、游泳、垂钓等
9、违法行为;督促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分散式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非点源污染,有效保障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每双年的第三季度开展109项全分析,其余季度开展61项常规项分析。对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16个农村1000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信息调查,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2 .蓝天保卫战有力推进着力推进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县开展工业炉窑排查,燃煤(生物质)锅炉整治专项行动,对燃煤锅炉、工业锅炉、水泥粉磨的除尘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达标排放。建成“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减少企业煤炭使用量,全面实施火电厂、新
10、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加大废气污染处罚力度。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建设了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涉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单位的排查,督促、指导涉VOCs污染物排放的企业进一步升级改造VOCS治理工艺及设备。加强多部门联合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及矿山进行检查,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减少道路运输扬尘污染,督促采石企业严格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作业方式开展生产工作,实现密闭运输、绿色开发。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制度。“十四五”期间,我县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制度,制定实施县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有效指导开展氮氧化物治理、工业粉尘治理,全面推进二氧化硫减排工作,2019年印发实施了县禁放烟
11、花爆竹区域严控方案(2019年修订),依法划定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加强县域范围内烟花爆竹管控,强化巡查执法,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25年印发县秸秆禁烧管控及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划定禁烧区与限烧区范围,强化秸秆禁烧与限烧管控要求,实施网格化巡查管理,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有效改善我县大气环境质量。3 .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积极配合市开展自治区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制定实施年度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土壤环境重点企业监管,督促柳化氯碱有限公司和市旭平首饰有限公司完成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加强尾矿库安全整治。完成疑似污染地块
12、初步调查,并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完成涉镉等重金属重点区域(50个行政村)排查工作。核实确定全县1109个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完成全县24家重点行业企业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制定重点监管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未发生土壤污染相关的重大风险事件和不良社会影响事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日趋完善1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十四五”时期,我县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处理量1.2万td,新建污水管网34.39km,服务人口约4.2万人。其中县第二污水处理厂2018年投入使用,一期处理水量为1万td,配套管
13、网22km,收集处理城南居民生活污水及经预处理后的工业园区二区生产废水,服务人口约3万人;中渡镇、黄冕镇、平山镇、四排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污水处理量2000td,配套管网12.39km,服务人口约1.2万人。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完成“十四五”建设任务,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我县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已在镇、江口乡、导江乡、四排镇、中渡镇、寨沙镇、平山镇等7个乡镇完成73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规模2520td,服务人口35287人,有效改善项目实施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2025年印发实施县
1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6-2035年),指导县中长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县加强县城垃圾填埋场维护管理和维护,加大县城垃圾收运力度,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积极推进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完成7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25td,有效改善各乡镇垃圾乱堆乱放情况。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完成四排镇那当村、四排镇江南村、寨沙镇龙江村、寨沙镇长田村、平山镇棉花坳、导江乡马步林场、江口乡新安村、黄冕镇幽兰村、黄冕镇旧
15、街村、拉沟乡拉沟村、中渡镇黄腊村等8个乡镇11个村级垃圾处理设施项目,主要建设村级垃圾中转室、可回收垃圾储存室、管理室及工具室等,加强村级垃圾转运能力,改善村庄垃圾乱堆乱放情况。(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十四五”时期,我县积极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通过加大环保投入、关闭落后产能、推进园区产业循环建设等措施推进减排工作。对43家重点工业企业、24家农业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以及全县种植业、养殖业等进行环境统计,全面掌握我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快园区产业循环建设,2019年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制定年度减排计划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落实责任;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纳入
16、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与乡镇、有关部门和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污染减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奖惩到位,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氨氮、总氮、总磷、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均完成市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五)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十四五”期间,我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已获“自治区级生态县”命名,并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修订了生态县建设实施方案,积极组织乡镇、村庄申报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生态村,截至2017年底我县已获6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称号;7个乡镇获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占全县乡镇
17、数的比例77.8%。荣获住建部认定“绿色村庄”7个,综合示范村1个、绿色村屯10个。2018年,获“自治区级生态县”命名;2019年印发实施了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30年),我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林业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绿化造林15.45万亩,绿化工程效果显著;全县森林面积达289.19万亩,公益林面积达63.6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3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0.6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2.31%),森林面积比“十二五”期末增长了6.24%,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1.95%,活立木蓄积总量增长了93.86%,超额提
18、前完成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深入民心,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十四五”期间,我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法律法规宣传,把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来抓。利用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专栏等活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法律法规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环保袋240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横幅250多条,展示环保宣传展板60多块,营造了全民参与环保宣传的良好氛围,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以窗口、网站等为载体,内容涵盖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行政处罚情况、有奖行为举报办法及环境日主题标识及主题海报等,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六)环境执法、监管工作
19、再上新台阶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十四五”期间,我县按照“双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对辖区内的污染源进行日常监管,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排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共出动约1500人次,检查企业约720家次。开展了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多次对县城污水处理厂、金利水泥有限公司等排污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规范企业排污秩序。制定了建材行业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多部门联合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人员185人次,检查企业60家次,排查出存在问题的建材行业企业共18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业务能力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培训制度并组织实施,开展“四所合一”机构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县
20、基层环保队伍业务水平。组织人员参加生态环境部专项督查,提升执法水平。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企业约60家次,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实战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县共办结环评报告书(表)批复198份,指导项目业主完成182例登记表项目网上备案。及时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向社会公开,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完成辖区内列入排污许可核发对象的制糖、屠宰、汽配、人造板、电镀设施等多个行业排查工作,督促相关企业及时申领排污许可,共核发排污许可证58个。环境保护监测能力明显提升。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2018年完成空气自动站建设
21、并正式投入运行,加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强化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2019年完成2座24小时采样监测的水自动站建设,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二、“十四五”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县环境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指标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防治指标、生态建设指标3大类指标,“十四五”期间通过不懈努力,各项指标全部完成,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详见表1。表1县“十四五”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十四五”规划指标指标属性完成情况备注1环境质量指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约束性100完成2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指导性100完成3地表水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指导性
22、100完成4环境空气达二级标准天数的比例%85约束性98.1完成5区域噪声达标率%100指导性100完成6污染防治指标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排放量吨/年完成市下达任务约束性上级未下达减排任务完成NH3-N排放量吨/年SCh排放量吨/年NOx排放量吨/年7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指导性98完成8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指导性100完成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指导性98.82完成10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60约束性70.07完成1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指导性43.87完成三、县主要污染现状(一)工业污染源1.工业废水。2019年寨县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CODcrNH
23、3-N.TN、TP排放量分别为1610.53吨、56.13吨、126.95吨、1.48吨。2.工业废气。2019年县工业污染源主要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884.28吨,比2016年排放量增加;污染源主要大气污染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516.10吨、1312.43吨,比2016年排放量减少。(二)生活污染源1 .生活污水污染城镇生活污水污染:2025年县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26万吨/年,主要污染物COD、NH3-N.TN、TP排放量分别为4316.71吨/年、506.74吨/年、725.71吨/年、506.74吨/年。农村生活污水污染:2025年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2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