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目录前言6一、能源发展现状7(一)综合能源消费情况7(二)能源供应情况概况13(三)“十四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16(四)能源利用状况22二、能源发展主要问题及机遇23(一)存在的问题23(二)发展机遇26三、能源发展总体要求29(一)指导思想29(二)基本原则29(三)发展目标31(四)能源需求预测33四、能源发展主要任务37(一)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增强多元安全的供应保障37(二)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38(三)提升能源利用效率39(四)突出重点领域节能,加大能源“双控”力度39(五)协调发展,探索创新能源管理模式42五重点项目43(一)优化提升中小水电站
2、43(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431 .合理有序审慎开发陆上风电项目432 .合理有序推广光伏发电项目443 .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444 .积极推动抽水蓄能项目45(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五)积极扩大天然气建设项目45(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47(七)能源“双控”预算管理项目47六、规划环境影响分析49七、保障措施511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512 .加强财税政策引导513 .充分利用社会资本514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525 .强化能源监督评估536.加强宣传引导53“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3、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期,也是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的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能源供应安全低碳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求借助区位优势、土地优势、生态资源优势融入区域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为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确保“十五五”期间能源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更加精准有力,全面准确把握好发展的宝贵机遇,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发展潜力的有利条件,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4、加快建设岭南古都省际画廊两广明珠,奋力打造全省山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面推动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县“十五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引县“十五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一、能源发展现状“十四五”以来,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扩大清洁能源利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一)综合能源消费情况在“十四五”期间,县坚持解放思想、东融西联、产业强县战略,以大项目投资为发展驱动,加快新型建材、矿产资源、林产化工等产业发展
5、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伴以电力、油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综合能源消费量县能源消费种类包括煤炭、油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能。综合能源消费量由2015年的104.21万吨标准煤增长至2025年的142.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8.2%,详见图1。电能消费量由净输入电力和一次电(即可再生能源发电)构成。150图1县“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量蟋三=火三i县2016-2025年期间的煤炭消费量,2016年快速增加,2017年开始增速降低至基本持平,其中2016年增速高达33.3%。县各年度煤炭消费量详见表1。表1县2015-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单位:万吨标准煤)项目2015年2016
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5年煤炭85.71114.29121.43120.00122.86120.00成品油*7.006.014.307.557.066.39天然气O00.0510.120.180.33液化石油气*O0.590.450.450.450.45电力(含一次电力)11.5015.9015.7214.6614.7815.52综合能源消费量104.21136.79141.95142.78145.33142.69注:“十四五”期间,液化石油气消费未纳入成品油消费。“十四五”期间成品油消费量基本持平,2017年消费量呈现谷值(同比下降28.5%)。已建成储配加气一体站,储罐容积
7、60立方米(液体),天然气消费量由2017年0.051万吨标准煤增至2025年0.33万吨标准煤。2.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清洁化县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清洁化,2015年-2025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如图所示。煤炭消费占比由2015年82.2%连续两年上升,2017年达到85.5%,2025年降至84.1%。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占比2017年占0.4%,2025年增至0.5%。100%OO425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煤炭油品天然气电力(含一次电)图2县“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县以建设交通网络为
8、依托,优化传统农业、壮大新型工业、提升旅游服务业,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加速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全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0.5%37.3%38.4%38.6%37.4%32.2%32.1%33.3%33.5%30.6%29.5%28.1%29.2%30.5%年5201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一产二产三产图3县2015-2025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县产业结构比重由2015年的32.2:37.3:30.5调整为2025年的37.6:31.9:30.5,第一产业比重提高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相应降低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基本持平。2
9、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84亿元,2016-2025年期间同比增速分别为4.1%、28%、5.9%、4.6%、0.l%o工业生产持续放缓,2019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同比增长L9%。20000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图4县“十四五”期间规上工业的能源消费量规上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由2015年的IOLO5万吨标准煤增长至2025年138.92万吨标准煤,“十四五”期间累计增长37.5%,年均增长6.6%o表2县“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情况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5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104.2
10、1136.79141.95142.78145.33142.69综合能源消费增速(%)31.23.80.61.8-1.8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101.0497134.2662138.7103144.7008137.5213138.9188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2.032.873.314.32-4.961.04.电力消费情况在“十四五”期间,县随着大项目投产拉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社会用电量从2015年的9.395亿千瓦时增长至2025年的12.62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为6.09%。fc后9a-螂出代G图5县2015-2025年期间全社会用电量5.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消费情况全
11、县燃气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燃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用气结构不断优化,燃气行业为我县“十四五”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碳做出了突出贡献。县现有LNG储配站1个,为新奥燃气公司建设的“储配加气一体站储配站”,储罐容积为60立方米(液体)。2018-2025年市及县的燃气用量详见表3,市天然气用气占比61.6%,高于液化石油气占比38.4%,而县的天然气占比仅为40.6%,低于液化石油气占比59.4%。表3201-2025年市和县燃气用量及所占比例天然气消费量(万立方米)天然气占比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液化石油气占比吨万立方米市130916.4561.6%47265.1881491.6938.4%县25440
12、6%286037259.4%(二)能源供应情况概况在“十四五”期间我县能源消费继续以煤炭占主导,伴以电力、油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常规能源。能源供应来源基本形成省内生产、国内调运和进口的格局。电力供应由省网统一调度为主,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主要通过市场调节供应,以水运和陆运输入。1 .电力供应电源:截至2025年底,我县拥有水电站114座,装机容量为14.783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5.19亿千瓦时,其中装机容量较大的都平、白垢、江口电站均属低水头电站,其余均属迳流式水电站,出力相对不稳定,缺乏调节能力。水力发电提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县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的41.1虬电网:针对变电容
13、量不足或容量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匹配等供电问题,“十四五”期间实施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重点保障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电力供应,以及改善北部地区(都平)供电范围,提高供电质量,防范电网运行风险。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54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容量52.45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共有10座,主变容量8.48万千伏安。配电网基本覆盖全县2723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2 .煤炭供应情况我县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十四五”期间,受新型建材等大项目投产拉动,煤炭需求持续增加,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供应,以水运和陆运输入。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换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全省煤炭供应呈现
14、宽松型平衡状态,基本能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煤需求。3 .成品油供应情况在“十四五”期间,我县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铺开路网建设,加快县域交通网络与中心区全面对接,促进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加上我县重点发展旅游业,建成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全县接待游客大幅增加,拉动全县车辆保有量和过境车辆不断增加,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2025年成品油供应量约8.3万吨。县现有加油站33座,其中陆上加油站31座、水上加油站2座,基本覆盖全县行政区域。成品油供应主要来源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两大油品公司,部分来自社会其他石油销售公司。近年来,成品油市场供应稳定,基本能满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油需
15、求。4 .燃气供应情况“十四五”期间,通过城镇燃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多覆盖、双气源”的稳定供应网络。县燃气供应品种以液化石油气(59.4%)和天然气(40.6%)互相补充,其中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珠海金湾LNG。用气主体为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等用户。储配加气一体站储配站的LNG储罐容积60立方米(液体),已于2017年建成。县已经建成燃气中压管网59.9千米。5 .其他能源供应情况我县建成长岗镇3万千瓦农光互补电站项目,华润水泥分布式光伏项目、杏花镇0.0985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南丰镇侯村中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交通集团服务区充电设施项目等光伏项目,光伏装机容量3.
16、6989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100万千瓦时。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正在有序规划建设中,暂未形成规模。“十五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后,我县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将有较大提高。(三)“十四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L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119.13亿元(2015年价,2025年价为124.09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39.98亿元(2015年价,2025年价为145.77亿元)o2016年-2025年GDP(2015年可比价)同比增速分别为4.1%、1.8%、5.9%、4.6%、0.1%,年均增长3.3%。详见图6。iw,三4H凶军图6县2015-2025
17、年GDP同比增速(可比价)“十四五”期间,县解放思想、东融西联、坚持产业强县、绿色崛起不动摇,凝心聚力加快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华润水泥、润信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是以重大项目投资为发展驱动,加快新型建材、矿产资源、林产化工等产业发展。二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重点发展资源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深入实施“一极两核两组团”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高标准推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开发建设,全力把试验区打造成为跨省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引领产业强县增长极。强化试验区与县城的
18、空间产业衔接、布局优化和配套服务,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南丰新片区开发建设,辐射带动北部片区一体化发展。四是全面对接融入大湾区,坚持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2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十四五”期间,县推进节能各项工作,大力促进节能技术进步,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用能管理,实施节能调控,开展了重点领域的节能监察,全县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的L0279吨标准煤/万元,2016年-2025年同比分别下降4.12%、L62%、4.80%、3.20%、3.20%,累计下降15.9%,超额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8%18%2015年2016
19、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GDP能耗同比降低率TIGDP能耗累计下降率44%W三五叵W器da。归图7县“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3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片)正式获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为试验区发展、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建立健全县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联合招商机制,出台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和使用通用厂房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优惠政策。开展精准招商、有效招商、诚信招商,累计引进项目109个、计划投资总额298.5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38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县
20、固定资产投资额2015年为86.26亿元,2016年-2025年增速分别为4.2%、3.0%、10.4%,1.0%、8.5%,年均增速5.4%o扎实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两横两纵”主干路网、污水处理厂、IlO千伏红庄变电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的重要载体。累计完成土地开发6000多亩,建成通用厂房79栋,面积54.26万平方米,引进项目47个,投资总额41.55亿元,其中22家企业已投产,规上工业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2025年实现产值2.16亿元。4 .城市及产业发展概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
21、领域,坚持把加快发展与提高质量效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的同时,以推进南部建材产业建设、北部现代农业建设和中部贺江两岸环境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以及积极发展支柱型、创税型、生态型产业,走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循环化、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已初见成效。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我县现代农业增量提效,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19%,杏花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逐步形成南药、茶叶、食用菌、粮食、禽畜、水果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是高质量完成农商行组建工作,
22、已于2019年7月挂牌开业。二是扎实推进拆旧复垦工作,全市首个实现农村拆旧复垦项目指标交易。三是杏花镇凤楼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是引进培育杏花鸡、竹菰、食用菌、兰花、单机茶等一批种养示范基地。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启动建设项目159个,已建成129个项目。工业发展方面:一是大力实施“366”工程,充分利用石灰石、矿产、林产等优势资源,积极促进产业循环化、集约化、规模化改造。华润O水泥为龙头,延伸发展管桩、水泥砖、混凝土、花岗岩深加工、磨细石灰石粉等新型建材产业。持续深化与华润集团战略合作,有效推进华润水泥O有限公司增资扩产、技改挖潜、提质增效,推动成立
23、矿山、销售、物流等3家公司。二是建立完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上规入统。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华润水泥O有限公司产值、税收分别由2015年的16.57亿元、2.03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45.1亿元、10.5亿元,成为市工业企业纳税冠军。三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园区路网、供水供电、110千伏红庄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员工宿舍、园区食堂等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借助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享有政策叠加优势,可辐射大西南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把试验区作为未来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园区布局规划热电联产项目,将为试验区及周边企业提供电力、蒸汽、热水等能源供应服务,吸引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能源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