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说课与模拟上课.ppt
《备课说课与模拟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说课与模拟上课.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LOGO备课、说课备课、说课与与模拟上课模拟上课LOGO备课、说课与模拟上课的关系备课、说课与模拟上课的关系备课:备课:即教学设计(其结果为教案)即教学设计(其结果为教案)说课:说课:对教学设计的阐明对教学设计的阐明模拟上课:模拟上课:依据教学设计展开的试讲依据教学设计展开的试讲听课评课:听课评课:针对教学设计及正式上课的针对教学设计及正式上课的 观摩与反思观摩与反思LOGO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 1.1.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2.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本课在专题与模
2、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3.3.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4.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5.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6.6.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7.7.学法教法。学法教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 验(创设)法等验(创设)法等8.8.教学流程。导课教学流程。
3、导课-展开展开-强化强化-收束等收束等9.9.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 LOGO第三课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屈辱 的岁月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悲壮 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 到革命 目标:通过讲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展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斗争、救国救亡的历史画卷,认识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烈冲击。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英勇不屈进行抵抗中国人民英勇不屈进行抵抗开明知识分子的努力与尝试开明知识分子的努力与尝试林则徐、林则徐、魏源的主张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改良派的改良运动改良派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教材分析示例教材分析示例初中初中LOGO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 1.1.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2.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3.3.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4.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5.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5、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6.6.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7.7.学法教法。学法教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 验(创设)法等验(创设)法等8.8.教学流程。导课教学流程。导课-展开展开-深化深化-升华升华-收束等收束等9.9.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 LOGO教学目标叙写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叙写基本要求1.1.教学目标表述一般按照三维的角度进行。教学目标表述一般按照三维的角度进行。2.2.主语是学
6、生。教学目标实质为学习目标。主语是学生。教学目标实质为学习目标。3.3.表述目标时,主语可省略,用动宾结构。表述目标时,主语可省略,用动宾结构。4.4.目标表述应该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目标表述应该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5.5.先确定重难点,避免每个维度目标重叠。先确定重难点,避免每个维度目标重叠。(可将重点与过程与方法目标挂钩,难点与(可将重点与过程与方法目标挂钩,难点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挂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挂钩)6.6.每个维度的目标细目,一般每个维度的目标细目,一般2-32-3小点为宜。小点为宜。LOGO目标表述动词:目标表述动词:“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道知道”、“了解
7、了解”、“列举列举”、“简述简述”、“说明说明”、“讲述讲述”、“概述概述”、“理解理解”、“领会领会”、“阐明阐明”、“归纳归纳”等。等。“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分析分析”、“综合综合”、“比较比较”、“概括概括”、“辩证辩证”、“评价评价”、“探讨探讨”、“讨论讨论”等。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会、体感受、体会、体验、认识、感悟等心态词汇。验、认识、感悟等心态词汇。LOGOLOGO教学目标叙写示例教学目标叙写示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1.知道知道,了解,了解2.2.列举列举,简述,简述(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1.通过通过实验(
8、阅读),分析(或概括)实验(阅读),分析(或概括)2.2.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讨论(或比较)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讨论(或比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1.感受(或体验)感受(或体验)2.2.认识(或体会)认识(或体会)LOGO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 1.1.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2.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3.3.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4.4.
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5.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6.6.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7.7.学法教法。学法教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 验(创设)法等验(创设)法等8.8.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导课。导课-展开展开-深化深化-升华升华-收束等收束等9.9.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 1.1.
10、导入导入:复习旧课或以材料、故事、问题等导入新课。:复习旧课或以材料、故事、问题等导入新课。2.2.展开:展开:教师对主要教师对主要史实史实的来龙去脉进行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述,讲述,解决解决“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3.3.深化:深化:师生对历史的师生对历史的原因、意义、作用、启示、影原因、意义、作用、启示、影响、证据响、证据等进行等进行讲解、探讨讲解、探讨,解决解决“为什么为什么”、“有何价有何价值值”、“因何得知因何得知”等等问题。问题。4.4.升华升华:教师对历史:教师对历史情感或理性情感或理性的挖掘,解决的挖掘,解决“站在何站在何种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上看待历史上
11、看待历史”等问题。等问题。5.5.收束收束:教师以:教师以知识梳理、作业或习题知识梳理、作业或习题的方式结束课的方式结束课堂,有时也通过堂,有时也通过“深化深化”或或“升华升华”的方式收束。的方式收束。教学思路即教学思路即历历史教学的史教学的过过程程。一般而言,一堂。一般而言,一堂历历史新授史新授课课的教学的教学过过程可以分程可以分为导为导入、展开、深化、收束等四个入、展开、深化、收束等四个环节环节,有,有的的时时候,在深化和收束之候,在深化和收束之间还间还有升有升华华的的环节环节。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备课)中的有机结合导入导入展开展开深化深化收束收束用什么用什么材料材料促进主干知识促进
12、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理解?和重点内容的理解?用什么用什么问题问题推动学生的思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维发展和能力形成?用什么用什么语言语言讲授历史的来讲授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用什么用什么活动活动促进历史理解促进历史理解和历史认识的生成?和历史认识的生成?教学流程示例(一)教学流程示例(一)v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v2、现场感知,构建新知、现场感知,构建新知v3、师生对话,形成共识、师生对话,形成共识v4、小组讨论,突出重点、小组讨论,突出重点v5、激疑启思,突破难点、激疑启思,突破难点v6、总结应用,拓展延伸、总结应用,拓展延伸依依次次递递进进
13、突突破破难难点点情情境境体体验验,突突出出重重点点教学流程示例(二)教学流程示例(二)v1、故事故事导入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激发兴趣(导入)v2、史实讲述史实讲述,构建新知,构建新知(展开)(展开)v3、史料分析史料分析,突出重点(深化)突出重点(深化)v4、小组讨论,突破难点、小组讨论,突破难点(升华)(升华)v5、总结、总结收束收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收束)(收束)教学流程实例(三)秦朝一统2.史料分析,探史料分析,探“一一统统”之背景之背景3.表格数理,析表格数理,析“一一统统”之表之表现现4.小组合作,悟小组合作,悟“一一统统”之影响之影响1.故事导入,入故事导入,入“一一统统”
14、之之情境情境望望远镜远镜走走进历进历史(史(导导入)入)显显微微镜观镜观察察历历史(事史(事实实)多棱多棱镜评镜评价价历历史(史(结论结论)反光反光镜镜借借鉴历鉴历史(启示)史(启示)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开辟教学流程示例(四)教学流程示例(四)LOGO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板块 1.1.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学理念。如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等2.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本课在专题与模块中之地位、课文各部分之关系等3.3.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4.4.教学目标。
1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5.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能力目标)、教学难点(价值观目标)6.6.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课时课型。课时安排如一课时、课型如新授课等7.7.学法教法。学法教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阅读(指导)法、问题探究(引导)法、情景体 验(创设)法等验(创设)法等8.8.教学流程。导课教学流程。导课-展开展开-深化深化-升华升华-收束等收束等9.9.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核心内容及其联系。核心内容及其联系 板书示例板书示例1
16、表格式表格式提纲式提纲式关系图式关系图式示意图式示意图式LOGO中华中华民国民国临时临时约法约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民主民主共和共和君主君主专制专制武昌起义武昌起义(1911.10.101911.10.101911.10.101911.10.10)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11912.1.11912.1.11912.1.1)中中国国近近代代化化进进程程的的里里程程碑碑板书设计示例板书设计示例2走走向向大大一一统统的的秦秦汉汉政政治治统一六国统一六国统一六国统一六国 地理上一统地理上一统地理上一统地理上一统地方:郡县制地方:郡县制地方:郡县制地方:郡县制政治上一统政治上一统政治上一统政治上一统
17、中央:皇帝制度中央:皇帝制度中央:皇帝制度中央: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文字统一文字统一文字统一文字经济上一统经济上一统经济上一统经济上一统文化上一统文化上一统文化上一统文化上一统奠奠定定了了统统一一多多民民族族国国家家的的格格局局板书示例3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政体的政体的演进演进与与强化强化演演进进强强化化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板书示例4英英国国代代议议制制的的确确立立和和完完善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推翻君主专制推翻君主专制推翻君主专
18、制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王位继承法王位继承法王位继承法奠定君主立奠定君主立奠定君主立奠定君主立宪的法律基础宪的法律基础宪的法律基础宪的法律基础责任内阁制形成责任内阁制形成责任内阁制形成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改革议会改革议会改革议会改革典型的君主典型的君主典型的君主典型的君主立宪制确立立宪制确立立宪制确立立宪制确立选举面扩大选举面扩大选举面扩大选举面扩大板书示例5确立确立确立确立完善完善完善完善渐渐进进的的民民主主政政治治制制度度创创新新板书示例6朝朝 代代中国中国早期早期政治政治制度制度特点特点夏夏商商周周1.神神权权与王与王权权相相结结合合2.政治政治结结构构以血以血缘缘关系
19、关系为纽带为纽带“家天下家天下”占卜制占卜制宗法制宗法制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主要证据主要证据传说传说考古考古(殷墟甲骨)(殷墟甲骨)文献文献特特 点点新中国初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期的外交三三大大方方针针五五项项原原则则板书示例7中中苏苏建建交交日日内内瓦瓦会会议议与与万万隆隆会会议议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外交立法(国会)行政(总统)司法(法院)三权分立平衡平衡利益利益制约制约权力权力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利益调和板书示例8一七八七年宪法背景背景内容内容作用作用影响影响过程过程邦邦联联联联邦邦LOGO 说课就是教师向同行或教研人员说课就是教师向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课 模拟 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