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批示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3篇(详细版).docx
《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批示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3篇(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批示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3篇(详细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批示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当前,各地都在审议去年预算执行情况、今年预算安排计划。这个时候,有句话特别值得一说,就是“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这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言犹在耳,现在正是抓落实的时候。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两会时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些年,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过紧日子”。如今加上了“习惯”两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意味深长。它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有些人开始不习惯了,需要针
2、对性地突出强调一下;二是告诉大家,“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要做好长远打算,党政机关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是一贯的、长期的、常态化的工作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落细落实、深入实施,”三公”经费支出被严控和压缩,配多大的办公室、坐什么规格的车、出差住宿就餐标准是多少等都有严格规定。这些年,一直“过紧日子”,于是,有的人觉得“紧日子”过了这么多年,还能有多少再“紧”的空间?有的人则奉行“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钱少了就“躺平”“休眠”,应付差事。有的人在预算安排上狮子大开口,就算上级“切一刀”,也还留下不少;更有的巧立名目、虚报冒领,甚至套取挪用,变着法把“紧日子”过成“松日
3、子”。这些都与“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相悖,必须尽早丢掉、彻底丢掉。“过紧日子”并非要少办事、不办事,而是树牢精打细算的节俭之道,把有限资金发挥出更大作用,争取多办事、办好事。这当然要靠节约,绝不允许“大手大脚”“跑冒滴漏”,绝不允许乱拍脑袋、劳民伤财。“关键一招”也得用上。只有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流程、杜绝政出多门,才能既有效压减政府预算资金,又更加高效地履行政府职能。这些年,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带来的是民生得到进一步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投入大幅增加,“紧日子”是过得值得的。“国富”在于“裕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了,党政机关的日子自然会好些。眼下,虽然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但仍然面
4、临“三重压力”,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与百姓同甘共苦,正是党员干部的分内事、该有的自觉。如果仍抱着一些其他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不然,“为人民服务”的党性修养何在?“三个务必”去哪儿了?中心组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研讨发言材料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支出的重要举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杜绝奢靡浪费等现象。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对加强财政改革与管理、做好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是我们应对眼前困难的权宜之计、一时之举,而是应长期坚持的
5、基本原则。“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是为人民理财、勤俭办事业的内在要求。人民财政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坚持过紧日子,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生动写照。从瑞金时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的小米加步枪,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虽然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过紧日
6、子”的思想,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措施,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了财政经济平稳运行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当前,完成中央部署的各项重大任务,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持续抓好过紧日子。过紧日子,不仅是一个财政管理的概念,要求提升预算科学性,统筹安排好各项财政支出,讲究花钱的绩效,而且是一个治理的概念,要求以政策优化和体制机制改革来提高政策效能,降低政府运转成本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首先是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和优先顺序,继
7、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在保证国家治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支出以及医疗卫生、社保、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社会性支出的基础上,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的一般性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影响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财政支出。对于低效、不合理的支出,坚决做到能压尽压、能禁必禁。其次是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优化收支预测方法,提升预算编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的质量,避免在收支上出现“远的看不清、近的看不准”现象。运用好零基预算理念,完善预算编制的技术基础,打破支出结构固化。优化绩效目的和手段,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并将绩效管理有效嵌入预算编制和管理之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再次是健全权责一致机
8、制,坚持“钱”与“事”有机统一,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协调性。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破除部门利益藩篱,避免形成政策合成谬误,减少由于部门决策不当或政策不协调造成的各项治理成本。统筹全盘和未来发展趋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此外,还要提升预算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统筹能力,完善中长期财政规划,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发展关系,加强政府规划、政策与预算的衔接,增强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和连续性。进一步探索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之间的有机统筹制度,形成紧密衔接、功能互补、统一完整、资金高效使用的预算体系。“财赋者,邦国大本。
9、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勤俭办事业的方针,而且在当今国家治理实践中具有深层内涵和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坚持节约支出、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有机结合,提升财政管理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将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落到实处,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强调,要把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持续增强“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督查指导,建立
10、长效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一、古往今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唐代大将郭子仪将书皮上多余的纸裁下来重复使用;宋代苏轼每日计划开支,注意节俭;周总理一生也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往今来各种节约的典型鲜是数不胜数。然而反观当下,铺张浪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我们身边往往能听到这样的观点:有的认为,勤俭节约是过去艰苦岁月的特殊要求,现在提倡这个过时了;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只要“不差钱”,奢侈几把
11、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有的认为,时下国家提倡拉动消费,即使浪费一些,也是为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观念无疑是错误的。对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提倡迫在眉睫。二、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究其根本就是攀比从众心理作祟曾几何时,社会上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浪费之风广泛流行,其本源是大多数人思想上的放纵,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进步了,过往紧日子过惯了,应当好好享受了,攀比从众心理不断作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约败由奢。”“奢”的本质是过分地奢念、苛求、奢糜、豪华、奢侈,忘掉了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和本质,其结果就会是党员干部思想上遭到腐蚀,政治上蜕变,组织上瓦解,战力削弱以致于党性丧失殆尽。习
12、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出指示,就是要从本源上治“奢凡事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克服贪图安逸、寻求享乐的观念,在国家不断发展富强的情况下,“过紧日子”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切不能把浪费行为当作个人生活上的小事。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该从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做起古人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俭进奢易,由奢进俭难。浪费也是腐败,勤俭才是政绩,浪费是贪的诱因,是产生奢磨之风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是治“奢”必须下的一副猛药。他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从本身做起,从一点一滴落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承受住考验,耐得住寂
13、寞,守得住节操,政治坚定不信邪,廉洁从政有良心,生活严谨不蜕变,明哲保身不奢侈,艰苦朴素不浪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增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自我束缚力,以我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气力影响和带动群众,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落到实处,对浪费浪费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果断维护制度的刚性束缚力,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营建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艰苦奋斗、节约勤俭的良好风尚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成由勤俭败由奢。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差异,都必须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我们党员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以下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推动 党政机关 习惯 日子 重要 批示 精神 专题 学习 研讨 交流 发言 材料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