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浅层地热能利用碳汇碳普惠方法学(征.docx
《山东省浅层地热能利用碳汇碳普惠方法学(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浅层地热能利用碳汇碳普惠方法学(征.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浅层地热能利用碳汇碳普惠方法学(征求意见稿)2025年6月1引言12适用条件13规范性引用文件14术语和定义25项目边界、计入期和温室气体排放源35.1 项目边界35.2 项目计入期35.3 温室气体排放源36基准线情景46.1 基准线情景识别46.2 额外性论证47减排量计算47.1 基准线排放量计算47.2 项目排放量计算107.3 项目泄漏117.4 减排量计算118数据来源及监测118.1 项目设计阶段确定的参数和数据118.2 项目实施阶段需监测和确定的参数和数据158.3 项目实施及监测的数据管理要求188.4 数据管理与归档要求188.5 数据精度控制与校正要求199、方法
2、学编制单位19附录一、中国华北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20附录二、部分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及碳氧化率21附录三、新建建筑平均能耗指标221引言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具有显著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和低碳示范效应,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优先发展领域,对推动实现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本方法学属于能源产业领域方法学。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浅层地热能项目可按照本文件要求,设计、核算项目减排量。本方法学适用于浅层地热能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地下水地源热泵和地表水地源热泵项目可参考本方法学。2适用条件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根据山东省碳普惠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3、自愿参与碳普惠试点的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包括项目设计和申请以及减排量的核算和核查。采用本文件的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2.1 项目连续稳定运行,监测系统完善,数据记录完整准确,符合方法学相关要求;2.2 项目应取得立项批准文件;2.3 项目活动中使用的制冷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规定,因故障导致制冷剂泄漏的,当年减排量不予确认;2.4 项目活动中的冷热源主要为地源热泵,不包括无法独立核算的太阳能、余热废热等其他能源的使用。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GB17167GB50093GB50176GB55015GB/T18659GB/T21446GB/T32150GB/T
4、32224GB/T34050JJF136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电磁流量计使用指南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热量表智能温度仪表通用技术条件温度数据采集仪校准规范JJG596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640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JJG1033电磁流量计检定规程CJ/T364管道式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要求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1664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JB/T9248电磁流量计DB37/T5026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5、标准DB37/T528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4术语和定义4.1浅层地热能superficialgeothermalenergy从地表至浅层,储存于水体、土体、岩石中的温度低于25,采用热泵技术可提取用于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等的地热能。4.2地源热泵groundsourceheatpump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装置和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地下水地源热泵和地表水地源热泵。4.3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ground-coupledheatpumpsystem地埋管地源热泵是一种以大地作为低位热
6、源,以水溶液作为媒介,通过垂直或水平封闭管路与大地交换热量,把交换的热量提供给水源热泵机组,向建筑物制冷或供热的装置和系统。4.4计入期inclusionperiod指该项目情景相对于基准线情景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时间区间。4.5项目边界projectboundary与地热能利用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5项目边界、计入期和温室气体排放源5.1 项目边界项目边界的空间范围包括:提供给建筑物热量的地埋管换热器、热泵机组,以及地埋管换热器与热泵机组、热泵机组与建筑物之间的热量输配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成分的循环防冻液)循环图1项目边界在计入期内对供热/制冷系统的基本设计所做
7、的任何修改或改变都应当清晰地体现在监测报告中。改变可以包括以下情况:1)改变热量测量点;2)改变供热/制冷网络;3)供热/制冷系统中的其他设计变化。5.2 项目计入期项目活动的开始时间为项目验收合格并正式投入运营时间,项目寿命期限的结束时间应在项目正式退役之前。项目计入期需在项目寿命期限范围之内,项目采用可更新的计入期,更新两次,每次最长7年,共计21年;每次更新时需要重新进行基准线论证。项目活动的开始时间不早于2012年11月8日;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不早于2020年9月22日。减排量的核算周期以自然年为计量单位。5.3 温室气体排放源项目边界内应包括或排除的温室气体种类以及排放源,如表1所示。
8、表1项目边界内应包括或排除的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是否包括解释和说明基准线由于项目活动被替代的供能方式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CO2包括主要排放源CH4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N2O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由于项目活动被替代的供能消耗电力产生的排放CO2包括主要排放源CH4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N2O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项目活动项目活动导致的电力消耗产生的排放CO2包括主要排放源CH4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N2O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项目活动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CO2包括主要排放源CH4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N2O排除为简化计算而排除6基准线情景6.1 基准线情景识别为既有建筑物供热/制冷时,
9、其基准线情景为:采用原有的供热/制冷方式,为既有建筑物提供所需求的热量和冷量。为新建建筑供热/制冷时,其基准线情景为:采用满足国家新建建筑供热/制冷能耗指标限定要求,为新建建筑提供所需的热量和冷量。6.2 额外性论证浅层地热能属于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改善区域能源结构,是国家和我省重点推广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而且是公认的绿色普惠项目,生态价值理应被发现。但由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初期投资高,投资回收期较长,且伴随着资源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符合本文件适用条件的项目,其额外性免予论证。7减排量计算7.1基准线排放量计算7.L1总基准线排放量基准线排放量等于
10、供热系统基准线排放量与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之和,按照公式(1)计算:BEy=BEHey+BERfy(1)式中:BEy第y年的基准线排放量(tCO2);BEHgy第y年的供热系统基准线排放量(tc02);BErw第y年的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tCO2)。7.1.2供热系统基准线排放量当浅层地热能为既有建筑供热,既有建筑物供热方式采用化石燃料时,供热基准线排放量通过项目替代的供热量和原有供热系统的供热碳排放因子计算;既有建筑物供热方式采用电加热或空气源热泵机组时,供热基准线排放量采用项目替代的供热量和电加热器效率或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系数、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计算。当浅层地热能为新建建筑物供
11、热时,供热基准线排放量通过项目替代的供热量和项目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的所有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平均供热碳排放因子计算。供热系统基准线排放量按照公式(2)计算:BElie,y=PpHGyXSgYy(2)式中:B%e,y第年的项目供热系统基准线排放量(tCO2);G,y第y年的项目替代供热量(GJ);Sgz第y年的项目供热碳排放因子(tCO2GJ)o1)替代供热量的计算项目的计量设备若为热量表,则直接使用热量表的读数值计算。项目的计量设备为温度计和流量计,则替代供热量按照公式(3)计算:_VVFRjiyptjiy4.1868106(、T卜HG,yji6%t式中:F%G,y第y年的项目替代供热量(GJ
12、用G,y第y年第j个热泵机组第i个步长的用户侧流量(m3h);J-热泵机组个数;Z一步长个数;P一水的密度(kg/nP);4tmy第年第j个热泵机组第i个步长用户侧供水与回水的温差();4.1868x10-6水的比热容取值(GJkgC);Str一热泵系统全年监测时间的步长(min)。2)供热碳排放因子的计算a)当基准线情景为既有建筑物使用化石燃料集中供热或为新建建筑物供热,供热碳排放因子按公式(4)计算:Sgry=(Sgyx,y)(4)式中:Sg%第y年的项目供热碳排放因子(tCO2GJ)oSg-y第年项目替代的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或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第11个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碳排放
13、因子;ZM第年项目替代的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或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第个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碳排放因子的权重。供热碳排放因子的权重,按照公式(5)计算:fn,y=几y几y(5)式中:ZM第年项目替代的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或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第个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碳排放因子的权重;4,y第年项目替代的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或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第n个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GJ)。当化石燃料供热系统的供热量数据不可得时,采用供热面积计算权重,按照公式(6)计算:(6)fn,y=Wrlyllly式中:ZM第y年项目替代的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或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第n个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碳
14、排放因子的权重;时,y第年项目替代的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或所在城市建成区内第n个化石燃料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面积(m2)。b)当基准线情景为使用燃煤(或燃油、燃气)锅炉方式为既有建筑物提供热量。供热碳排放因子按下列公式计算:Sgry=(7)式中:SgG第y年的项目供热碳排放因子(tCO2GJ);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Ch/GJ);J锅炉的净热效率()。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照公式(8)计算:44EF=CC0F-(8)12式中: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Ch/GJ);CC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OF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c)当上述供热碳排放因子的相关数据不可得
15、时,采用国家公布的外购热力排放因子缺省值(SgYBC。d)当既有建筑物采用电加热或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供热方式时,供热碳排放因子按公式(9)计算:Sgry=(9)Sg%第y年的项目供热碳排放因子(tCO2GJ);%e电加热器效率或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系数;CFMWh到GJ的转换因子,为常数3.6;月修以CMy第y年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tC2MWh);e)若原有的供热方式无法确认,则按照新建建筑物供热碳排放因子选取方式核算。7.1.3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为既有建筑物制冷时,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通过项目替代的制冷量、原有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区域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计算。为新建建筑物制冷
16、时,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采用满足国家新建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制冷能耗指标限定要求制冷设施消耗的电力与区域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计算。1)为既有建筑制冷为既有建筑制冷,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按照公式(IO)计算:BERfy=_x:FXEFgrtdQMy(Io)式中:BEr第y年的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tC2);也“一第年替代制冷量(GJ);小e一原有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尸一MWh到GJ的转换因子,为常数3.6;E%CMy第y年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tC2MWh);第年电网组合边际CCh排放因子7%WrMy按照公式(三)计算:EFgrid,CM,y=EFgriaQM,yX3。M+EFg
17、rid,BM,yXBM(II)式中:E%Wy第年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tC2MWh);成前以OMy第y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tC2MWh);EFgYiaBM,y弟y年容堇边际排放因子(tCO2MWh);co。”一电量边际排放因子的权重;3期一容量边际排放因子的权重。项目活动中,浅层地热能系统夏季的基准线制冷量按照公式(12)计算:TJ-VVFRjiypjiy4.186810-tlsr,y-LjLi60/112)/Str式中:上“一第y年的项目替代制冷量(GJ);FRMy第年第j个热泵机组第i个步长的用户侧流量(m3h);J-热泵机组个数;,一步长个数;P一水的密度(kg11?);一第y年第
18、j个热泵机组第i个步长用户侧回水与供水的温差();4.1868x10-6水的比热容取值(GJkgC);Str热泵系统全年监测时间的步长(min)。2)为新建建筑制冷a)新建居住建筑夏季制冷的基准线排放量,按照公式(13)计算:BERfy=EkQ4上而XNXZYXEFgrid,cm,yX103)(13)式中:BEr第y年的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tCO2);Z.一第k个建筑,建筑类型m的净制冷面积(ri?);m一建筑类型;k单体建筑数量;必zr一新建居住建筑的制冷平均能耗指标(kWhm2a);E%CM,y第y年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tC2MWh)。b)新建公共建筑(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
19、夏季制冷的基准线排放量,按照公式(14)计算:BEr.)=c(4c,nXNXZZXEFgYid,cmX1。3)(14)式中:BEr第y年的制冷系统基准线排放量(tCO2);411n第k个建筑,建筑类型m的净制冷面积(m2);m一建筑类型;k单体建筑数量;NMz新建公共建筑的制冷平均能耗指标(kWhm2a);5%以CMy第y年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tC2MWh)。7.2项目排放量计算项目排放量为项目电力消耗产生的排放量和辅助热源中使用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量之和,按照公式(15)计算:PEy=Pey+Pfy(15)式中:PEy第y年项目排放量(tCO2);&y第y年项目电力消耗所产生的排放
20、量(tCO2);以y第年辅助热源中化石燃料消耗所产生的排放量(/。2)。第y年项目电力消耗所产生的排放量Qy,应按公式(16)计算:e,y=ECpj,yXEFgHd,CM,y(16)式中:用y第y年项目电力消耗所产生的排放量(tCO2);ECp,y第y年项目消耗电量(MWh);E%CMy第y年电网组合边际CO2排放因子(tC2MWh)。辅助热源使用化石燃料消耗所产生的排放量以W按公式(17)计算:Pfy=FCyNCVEF(17)式中:以y辅助热源运行时,第y年化石燃料消耗所产生的排放量(tCO2);FCy一辅助热源运行时,第y年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万Nn?或t);7W7A辅助热源运行时,第y年化
21、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GJ/万Nm3或GJ/t);辅助热源消耗的化石燃料的CO2排放因子(tCO2GJ)07.3 项目泄漏本方法学中,不予考虑泄漏排放。7.4 减排量计算减排量按照公式(18)计算:ERyBEy-PEy-LEy(18)式中:7?y第y年的减排量(tCO2);BEy第y年的基准线排放量(tCO2);PEy第y年的项目排放量(tCO2);LEy第y年的项目泄漏量,LEy=Oo8数据来源及监测8.1 项目设计阶段确定的参数和数据项目设计阶段需确定的参数和数据的技术内容和确定方法见表2-表H。表2SgL的技术内容和确定方法数据/参数名称SgYBL应用的公式编号数据单位tCO2GJ数据描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地热能 利用 碳汇碳普惠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