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阅卷人得分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小烦恼:有的同学脸上长了青春痘;有的同学体重明显增加;有的同学有心里话却不知道对谁说面对青春期的烦恼,我们应该()A.悦纳生理变化,调适矛盾心理B.追求靓丽外表,避免缺点暴露C.开放自己,对所有人敞开心扉D.顺其自然,矛盾心理自会消失2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老师展示如下素材:“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国历史上
2、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千古。在当时,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非常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女子木兰了。木兰的决定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你认为对于家人的反对,下列能够支持木兰这一决定的最有力观点是()A.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无法取长补短B.到边关打仗,才能够帮木兰树立个人勇敢形象C.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有利于发掘自身的潜能D.替父从军能让木兰正确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3 .古人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能抵五个师”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勇于向挫折与困难发起
3、挑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需要塑造完美无瑕的榜样需要奋发图强,不断学习A.B.C.D.4 .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下列语句不能体现的是()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B.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C.吾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人若有耻,则能有所不为5.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到:“2023年,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我们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应该要()青春短暂珍惜美好青春
4、美好及时行乐青春有格提升修养青春激扬勇担责任A.B.C.D.6. 2024年是北斗30年。历经30年科研攻关,几代中国航天人终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成功发射55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上述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坚定不移地走自信自强之路。材料体现了()自强要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有了自信就能成就伟大事业,我国已是航天强国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自强让我们更自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到了自信自强A.B.C.D.7. 2023年12月19日,在网红董某某的直播间中,有网友提至甘肃地震了L董某某看到后竟笑着回应:“甘肃地震离我800公里远,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5、24日,因其对甘肃地震的不当言论,董某某被禁言30天。这警示我们,做到“行已有耻”要()A.行动后审查愿望,增强“我想要”的力量B.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尽量不做C.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D.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另广耻”的能力8.下列图片中的行为与“止于至善”的追求相符合的是()A.B.C.D.9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以下属于情感描述的是()A.期末考试考得太差了,知道成绩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B.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对祖国的敬意油然而生C.我最珍贵的水晶球被弟弟摔坏了,把我气得暴跳如雷D.第一次爬华山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风景,
6、我开心极了10 .2023年12月26日,某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某县中学健康权纠纷案。被告小B因被小A辱骂,冲动之下邀约小C等人前往学校宿舍找小A麻烦,并对小A实施殴打,造成小A受伤。施暴的小B等人被当地公安局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下列能控制情绪冲动的正确方法是()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B.冷面相对,不理不睬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D.冷静处理,注意转移11 .对情感与情绪的内在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情感是不稳定的,会随着情绪的改变而变化B.情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C.情感是我们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D.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可能产生某种情
7、感12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下列情景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选项情景处理方式A同桌小胡请我给他讲解数学题让他自己看参考书,考试时我们可是竞争对手B我和小李是异性朋友,我怕别人误解与小李交往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C我来不及吃早餐,妈妈没完没了地唠叨请妈妈学会放手,尊重我的生活规律D我不喜欢语文老师严肃的讲课风格主动与老师沟通,劝诫老师学会反思自己A.AB.BC.CD.D13 .下图蚂蚁搬树枝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自主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积极作用A.B.C.D.14 .小扬自担任班级黑板报主编以来,在与同学们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原有的
8、生性内向、怯于表现的性格却变得越来越活泼、自信。这说明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发展个性赢得赞誉提高成绩A.B.C.D.15 .七年级9班有一个出了名的“爱乐帮爱乐帮”的成员们“不爱学习,讲哥们义气,不遵守班规校纪,同学们都不敢招惹他们。对此,你的看法是()应把小团体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随他们去吧这是典型的小团体主义,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应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A.B.C.D.16 .七(X)班有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学习中同学们相互答疑、相互竞赛,在生活上同学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因此该班多次被评选为学校的先进班集体。这说明()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反对竞争
9、的美好集体是充满关爱的集体成员团结奋斗能成就美好集体A.B.C.D.17 .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出了()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18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予父母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和抚养的义务;义务教育法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拥有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权利;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
10、能调整公民的所有关系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伴相随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A.B.C.D.19 .2023年9月22日,教育部就“预制菜进校园”表态,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网络保护C.政府保护D.学校保护20 .网络空间的拓展带来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针对上述现象,中学生要做到()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通过科学立法规范公民权利行使阅卷人得分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
11、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2L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岁时被按下“静音键”,3岁时才会发第一个音,开局即“困难模式L路途皆是坎坷即使这样,她依然选择用坚韧抵抗年少命运的不公,用画笔描绘青春追梦的模样,一路向阳,圆梦清华。2023年11月28日,李尧被评为重庆市首届残疾人十大榜样人物。“真正的强大是内心。”不要自我否认,也不要觉得自己弱,这也是李尧一路走过来的“密码工求学期间,李尧不仅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先后获得“求索杯”个人第三名、团体一等奖、枫华奖学金优良学风班先进个人奖等。(1)李尧身上体现了哪些正能量?(2)向李尧学习,我们如何让自己的青春一路向阳?2
1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杭州亚运会25米手枪速射个人赛中。李越宏以33中的总成绩登上冠军领奖台。团体赛摘金、个人赛夺冠,李越宏表示:“这是团队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每时每刻都在寻求突破。” 2023年7月2日,中国女篮时隔12年夺得亚洲杯冠军。中国女篮主教练郑薇表示,与许多强队相比,中国女篮队员的个人能力并不突出,球队要想在国际大赛上取得胜利,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2024年2月,2024年国际乒联釜山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举行。中国女团、男团双双夺冠,实现世乒赛男团十一连冠、女团六连冠。这次的比赛不仅彰显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更凸显了团队精神的伟大。队员们默契配合,为了共同目标
13、努力拼搏,最终取得辉煌的成果。材料二暑假将近,小辉准备在假期约上好友小刚到哈尔滨旅游,他们早早就做好旅行计划并且订好出行的机票和酒店了,但临近出发前几天,同行好友小刚却被要求留在学校进行数学竞赛集训并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小辉认为“假期是我们自己的时间,应该由我们自己安排,不必在意学校的安排”。小辉对此倍感郁闷(1)阅读材料一,结合集体力量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印证了哪些道理?(2)你赞同材料二小辉的观点吗?请你运用“坚持集体利益,湘关知识评析他的观点。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了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
14、定的法规。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1)材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是一,它与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2)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从做法说明、原因、意义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答案解析部分L【答案】A【知识点】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变化【解析】【分析】A:面对青春期的烦恼,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即悦纳生理变化,调适矛盾心理,故A说法正确;B: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体、仪
15、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故B说法错误;C:开放自己,但是不能对所有人敞开心扉,我们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人倾诉,化解烦恼。故C说法错误;D:我们应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烦恼,而不是放任不管“顺其自然“,矛盾心理也不会自己就消失To故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o【点评】本题考查正视青春期生理变化。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2 .【答案】C【知识点】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解析】【分析】
16、由题干可知,虽然在当时,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非常艰辛困苦的事情,但是木兰还是成功地代父从军。由此可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利于发掘自身的潜能,C正确;A错误,男女生有各自的性别优势,可以取长补短;BD错误,木兰到边关打仗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只有到边关打仗,才能够帮木兰树立个人勇敢形象和替父从军能够让她正确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均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故答案为:Co【点评】本题考查对男女生性别差异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3 .【答案】B【知识点】自强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
17、据所学,要自强,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必须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要努力进取、不屈不挠.故说法正确;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故答案为:Bo【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强的认识,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4 .【答案】D【知识点】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的追求。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都体现了至善的追求,故ABC说法正确;D错误,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大意是一个
18、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体现的是行己有耻。故答案为:Do【点评】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认识,“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5 .【答案】C【知识点】青春期成长的渴望【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青春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青春,树立远大理想,规划青春路径,进行青春的探索,努力奋斗,提升修养,勇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故说法正确;错误,青春是拿来奋斗的,不能及进行乐。故答案为:Co【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成长的渴望的认识,青春的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渴
19、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6 .【答案】B【知识点】自信及其意义;自强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材料通过中国航天人的奋斗,说明了青春需要奋斗,自强要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故说法正确;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自信的作用,我国还不是航天强国;错误,“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到了自信自强与现实实际不符。故答案为:Bo【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自强的认识,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7 .【答案】D【知识点】行己有耻及做法【解析】【分析】题干中网红的不当言论启示我们要有知耻之心
20、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故D符合题思;A错误,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B错误,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能做;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与题干无关。故答案为:Do【点评】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认识,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8 .【答案】B【知识点】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都是微尘捐款帮助他人是善举,在公共场所捡垃圾的行为是奉献社会的行为,都做到了止于至善,说法正确;错误,闯红灯是违法行为,没有做到
21、止于至善;错误,乱扔垃圾是不文明行为,没有做到止于至善。故答案为:Bo【点评】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认识,止于至善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9 .【答案】B【知识点】情感与情绪的区别【解析】【分析】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对祖国的敬意油然而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文描述的是因为考试成绩差而产生的即时、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属于情绪的表现;C不符合题意,个人物品被损坏而产生的即时、强烈的愤怒情绪,它属于情绪而非情感;D不符合题意,登上山顶并看到美景而产生的即时、愉悦的情绪反应,属于情绪而非情感。故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清远市 英德市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道德 法治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