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孤独感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职场孤独感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孤独感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职场孤独感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申请者:毛重琳导师:马超副教授摘要职场孤独感(WOrkPlaCeloneliness)是近二十年来西方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但目前为止这一概念并没有被详细介绍到国内。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成果并将其介绍到国内的同时,结合我国的组织文化背景,对我国员工的职场孤独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一:采用访谈法、开放式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编制了一份适合我国员工的职场孤独感问卷,该问卷包括存在性孤独感和人际性孤独感两个维度。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我国员工的职场孤独感。研究
2、二: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我国员工的职场孤独感在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务层次、团队规模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三:从人格特征变量、组织气氛变量、人-组织匹配三个角度探索了我国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交回避、羞怯、温暖支持、工作自主性、奖励取向、管理效率和人-组织匹配对职场孤独感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力;温暖支持在社交回避、羞怯、人-组织匹配对职场孤独感的影响中均起到中介作用。关键词:职场孤独感,存在性孤独感,人际性孤独感,组织气氛,人-组织匹配DEVELOPMENTOFQUESTIONNAIREABOUTWORKPLACELONELINESSANDRESEARCHONIT
3、SINFLUENCINGFACTORSMajor:AppliedPsychologyName:ZhonglinMaoSupervisor:ChaoMaABSTRACTManystudiesonworkplacelonelinesshavebeendoneinlate20yearsinwesterncountriesbytheresearcherofoccupationalhealthpsychology,butpsychologistsinChinahavenotintroducedthisconceptintoourcountry.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intro
4、ducetheconceptanditsresearchachievementintoourcountry.Onbasedofthis,thispaperconductedaseriesofresearch.ResearchI:UsingthemethodsofInterview,Investigation,QuestionnaireSurvey,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and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thisresearchdevelopedascaleofworkplacelonelinessforthestaffinchina.The
5、scaleconsistsoftwodimensions,existentiallonelinessandinterpersonalloneliness.lthasgoodreliabilityandvalidity,canbethemeasurementofthedifferentlevelofworkplaceloneliness.ResearchII:Theresultsofone-wayANOVAandmultiplecomparisonanalysisindicatedthesignificantdifferencesontheemployees,perceptionofworkpl
6、acelonelinessonsex,age,educationbackground,yearsofworking,positionandteamsize.ResearchIII:ThisresearchanalysedtheinfluencingfactorsofworkplaceIonlinessfromtheaspectof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organizationalclimateandperson-organizationfit.Thisresearchfoundsocialavoidance,shyness,warmandsupport,work
7、autonomy,ewardorientation,administrativeeffieieney,andperson-organizationfitweregoodpredictingfactorsofworkplacelonelinessanditstwodimensions.Thisresearchalsofoundoutthatwarmandsupporthasamediatingeffectbetweensocialavoidanceandworkplaceloneliness,warmandsupporthasamediatingeffectbetweenshynessandwo
8、rkplaceloneliness,warmandsupporthasamediatingeffectbetweenperson-organizationfitandworkplaceloneliness.KEYWORDS:WorkpIaceLoneIiness,ExistentiaILoneIiness,IFiterpersonaILoneIiness,OrganizationaIClimate,Person-OrganizationFit目录绪论11问题提出12研究意义43结构安排5第一章文献综述61职场孤独感研究概述61.1 职场孤独感的定义61.2 职场孤独感的结构维度71.3 职场孤
9、独感的测量81.4 职场孤独感的前因变量研究91.5 职场孤独感的结果变量研究122组织气氛研究综述162.1 组织气氛的定义162.2 组织气氛的结构维度172.3 组织气氛的测量192.4 组织气氛的前因变量研究212.5 组织气氛的结果变量研究233人-组织匹配研究综述263.1 人-组织匹配的定义和维度263.2 人-组织匹配的测量273.3 人-组织匹配的结果变量研究284组织气氛与职场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综述305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点325.1 以往研究的不足325.2 本研究的创新点33第二章实证研究设计351研究假设352研究工具373研究过程39第三章研究一:职场孤独感
10、问卷的编制401研究目的402研究方法402.1 问卷项目的收集与筛选402.2 探索性因素分析482.3 验证性因素分析522.4 职场孤独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543结果与分析56第四章研究二:职场孤独感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性研究591研究目的592研究方法593结果与分析59第五章研究三:职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671研究目的672研究方法673结果与分析673.1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673.2 各变量对职场孤独感的解释力713.3 路径分析77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82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822预防员工职场孤独感的策略823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85参考文献87附录94致谢100职场孤独感问卷的编
11、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绪论1问题提出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healthpsychology)是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致力于为人们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营造健康的场所,使人们在工作场所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使个体获得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感和主观幸福感,同时使组织保持较高的绩效和生产率,使员工保持对组织的忠诚,减少职业伤害、职业倦怠、反生产行为和离职行为的发生。自职业健康心理学这一概念出现后,它就备受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临床医学家的青睐。近二十年来,职场孤独感研究逐渐成为西方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认为研究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的孤
12、独感十分重要,正如BeII等(1991)所说:“人的一生中,在工作中体会到的孤独感是最严重的。因为每个人都要生存,工作占据了人一生最多的时间和身心都最为成熟的时光,研究个体在工作场所中的孤独感,对于个体和组织健康都十分重要J西方心理学界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对职场孤独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关于职场孤独感的理论体系,并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我国,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职场孤独感这一概念更是被学术界所忽视。在我国,关注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大多数是直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人士,他们将其称为“职场孤独症”,并认为其
13、已经是在职场中急速蔓延的一种负性情绪。目前,“职场孤独症”这一词汇在很多人才交流网站和白领的社区论坛中十分常见。但仅有少数心理学研究者对职场孤独感予以了关注,即使是这样的关注,也仅仅是从新员工入职的心理适应角度进行的。例如,西南大学的董蔚楠和陈旭就从企业新入职员工入手,调查了他们的孤独感在性别、城乡、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在专业的心理学和管理学期刊上,至今都没有对职场孤独感这一概念的详细介绍和探讨。而事实上,职场孤独感已经是我国职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首先,由于我国目前流动工人过多、企业待遇差等原因,很多劳动者会经常性地跳槽或被迫变换工作,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友谊
14、关系。流动工人以及寄居大城市的“蚁族”,在生活中也由于远离家庭和亲友等原因而产生较强的孤独感O这种来自生活和工作中的双重孤独感正侵蚀着众多的中国产业工人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蚁族”。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很多工作越来越独立,很多科技行业的研发人员分工越来越明确,协同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工作中网络使用的普及、虚拟团队和弹性工作安排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工作不再以团队或者集体的方式运作,越来越多的小微型企业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员工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劳动单元,在工作中很难有条件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独立工作的客观现实,使很多员工很难感受到融入团队或者组织的归属感,长期处
15、于孤立的状态,会诱发他们的职场孤独感。第三,我国经济在近三十年来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竞争取向和结果导向不约而同地成为了很多企业的价值圭臬。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过分推崇竞争型的组织文化,在管理上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就像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从事繁重和乏味的工作。这种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人的价值的组织文化使得组织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普遍较少,造成了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离,使员工很难在职场中发展出工作中的友谊。综上所述,职场孤独感是当今我国职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工作场所中的消极情绪,会对员工个体及组织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16、国外的很多研究证明,职场孤独感会引发工作排斥、工作倦怠、员工离职等一系列负性结果,也会造成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的降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对员工职业健康的关注和保护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普遍接受和认同,在这种共识下,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应该强调和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予以更多的重视,应该成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个题中之义。综合以上分析,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员工的职场孤独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和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些经典研究变量相比,职场孤独感这一概念可以说是一个新兴名词,目前为止
17、国内研究者并没有对这一概念的详细介绍和关注,更谈不上本土化的研究。本研究不仅要将近二十年来国外职场孤独感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到国内,而且还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组织文化背景下员工的职场孤独感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人格特征变量、组织气氛变量以及人-组织匹配对职场孤独感的影响。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探索我国组织文化背景下员工职场孤独感的结构维度,编制本土化的职场孤独感问卷,并对问卷做信度、效度分析。(2) 了解我国员工职场孤独感的现状,探讨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变量下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差异。(3)探讨人格特征变量(社交回避、羞怯、竞争心态)、组织气氛变量(温暖支持
18、工作自主性、奖励取向、管理效率)、人-组织匹配与职场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职场孤独感的解释效力。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索人格特征变量、组织气氛变量、人组织匹配对职场孤独感的影响机制。(4)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实际,为企业预防员工的职场孤独感提供参考建议。2研究意义职场孤独感研究是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很完整的理论体系,本研究结合我国本土化的组织文化背景,对职场孤独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于我国职业健康心理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的理论意义如下:第一,基于我国的组织文化背景对职场孤独感
19、的结构维度进行了探索,并编制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职场孤独感问卷,为其他学者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第二,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中,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层面的,或者仅仅考虑人格特征变量的影响,或是仅仅考虑组织特征变量的影响,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不是十分丰富。而本研究对影响职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梳理,将员工的人格特征变量、员工感受到的组织气氛变量结合起来,并从团体心理学和互动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充分考虑了人-组织匹配这个重要因素在职场孤独感形成中的作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因素,并探讨了其中一些变量间的影响机制,对于后续研究者了解职场孤独感的成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和帮助,可以说是一个创新之处。另外,研究职场孤独感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组织行为学、情绪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表明,员工在组织中的负性情绪会对其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带来破坏作用。国外职场孤独感的研究也证明了职场孤独感会导致员工各种消极行为的产生。过去我国的经济处于粗放型的增长阶段,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很少有企业有意愿去关注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提升、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组织内部的文化建设和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并且开始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关注,很多大型企业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纳入了人力资源战略的
21、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职场孤独感,对于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员工心理援助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预防员工职场孤独感的有效方法,进而避免员工因职场孤独感而对自身和组织造成一系列的破坏作用。3结构安排本论文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是简述了研究的背景,提出了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并对本文的基本框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章为相关文献回顾,介绍了职场孤独感、组织气氛、人-组织匹配的研究历史,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探讨了过去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研究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及研究步骤。第三章为研究一:职场孤独感问卷的编制。主要内容是通过文献查阅法、访谈
22、法和开放性问卷收集职场孤独感初始项目,再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项目,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确认职场孤独感结构维度,形成最终问卷的项目,最后,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确保研究问卷的质量。第四章为研究二:职场孤独感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性研究。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变量上的员工在职场孤独感上的差异。第五章为研究三:探讨相关的人格特征变量、组织气氛变量、人-组织匹配和职场孤独感间的关系;探讨人格特征变量、组织气氛变量、人-组织匹配和职场孤独感之间的影响机制。第六章为研究的讨论、结论和建议。通过讨论提出本次研究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建
23、议。第一章文献综述1职场孤独感研究概述1.1 职场孤独感的定义早在1984年,GUmbert和BOyd就发现,小微型企业的企业主和员工在工作中普遍感受到孤独感,他们将个体在工作场所中的体验到的孤独感称为职场孤独感(WOrkPIaCelonelineSS)。他们认为,小微型企业主和员工缺乏可以与之分享经验、意见和情感的同事交往,他们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职场孤独感中。随后,Bell(1990),RUSCh和SteinbUrg(1992),Sullivan(1999)等都对职场孤独感做了一定的研究,Wright(2005)系统论述了职场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并对职场孤独感做出了更为准确的定义。他认为,职场
24、孤独感是由于个体在工作场所中所期望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获得的人际关系在数量或质量上存在差异,以及个人缺乏弥合这种差异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导致的一种孤独体验,这种孤独体验会使员工缺乏对组织成员身份的认同,使他们在组织中的情感需求处于被剥夺的境地,并造成一系列的消极结果。Wright对职场孤独感的定义十分清晰和准确,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Wright同时认为,职场孤独感属于工作场所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必须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由于孤独感这个词语在现实使用时,容易和其他一些概念产生混淆,Wright(2005)在定义职场孤独感的同时,特别强调研究者必须注意职场孤独感和职场孤立(WOrk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孤独 问卷 编制 及其 影响 因素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