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良好卫生规范GHP》.docx
《食品企业《良好卫生规范GH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企业《良好卫生规范GHP》.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食品企业良好卫生规范GHP1场所及周边环境要求1.1 建筑空地为绿化区,周围为农耕区域,无排放有害废弃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或气体污染源。1.2 具有隔离带,不易发洪涝灾害,以及大量虫害孳生。2场所设计、建造、布局和操作要求2.1 具备生产所需配套能功能区域及设备设施。2.2 水及排水系统、空调系统可满足生产所需要求。2.3 厂区内外有明显的隔离设施。2.4 生产场所内地面、厂房、仓库、设备设施、及场所内各建筑物能够确保接收、储存、生产和配送的食品安全。2.5 净化车间采用无毒、防水、防尘、易清洁消毒、不易腐蚀脱落及凝结水珠的材质。地面与墙角连接处做弧形处理,便于清洗。2.6 卫生间及废弃物存放
2、处,与生产区域有效隔离。2.7 配备防蝇、防鼠等相应措施。2.8 门窗可做纱窗或封闭处理,生产时应保持封闭状态。2.9 车间内操作台、传动带、传输车、工器具等与包材接触的设备表面使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洁消毒材质。2. 10车间配置充足的洗手、消毒、干手设施。配备必要更衣、洗衣功能区及设备设施。2.11合理的人流物流通道,避免交叉污染。2. 12仓储区域划分合理,标签、添加剂涉等设置专库及双锁。3库存管理3. 1入库管理制度待入库原辅料应单据和凭证齐全。单据凭证应包括规格、型号、数量、供货单位、经手人等信息。首先对原辅料进行外观检查,看有无受潮、进水、破损、变形、污染等现象;核对到货品名
3、规格、型号、标志、数量、发货单位、收货单位等是否正确。如发现有不相符的现象,仓管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其程度报告采购部或相关负责人。对货物内在质量的检验,由仓管员填写“报检单”,通知质管部进行材质检验。3. 3出库管理制度货物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仓库一切货物的对外发放,一律凭有关人员签章的“申请单”或“出货通知单”由相关人员办理出库手续。根据货物实发情况,仓管员开具出库单,交提货或发运人员作为出门交门卫放行的依据。门卫必须接到签发的出门证才可放行。3. 4贮存3.4.1堆码原则a)保证货物不变形,且能确保人员、货物及设备的作业安全。b)方便管理人员收发、盘点和维护,
4、便于装卸搬运作业。c)便于信息系统管理,充分提高作业效率和仓储利用率.d)轻启轻放,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标志直观清晰,标签朝外。e)仓库应经常整理,贮存物品与地面距离至少10厘米,与墙壁距离至少20厘米。仓库中的物品应定期检查,如有异常应即时处理。3.4.2防护a)原料和成品应分区储存,根据季节不同。冷风库的储存温度一般控制在I(TC左右(最高不超过15),相对湿度70%以下。b)在库内悬挂干湿表,表应安置在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照射的地方,不要挂在墙上,挂置高度约L5米左右。每日必须对库内温湿度进行观测,以确定库内温湿度的变化。c)加强入库验收。易霉物品入库,首先应检验其包装是否潮湿,在保管期间
5、应特别注意勤加检查,加强防护。d)加强仓库温湿度管理,尤其是在梅雨季节,使霉菌不宜生长。e)选择合理的储存场所。易霉物品应尽量安排在空气流通、光线较强、比较干燥的库房,并应避免与含水量大的商品同储在一起。4空气和水质4. 1水源及供水4.1.1 本公司所有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自来水。4. 1.2水质经过净化处理。4.3.3 全厂供水管道需采用耐腐蚀、不易生锈管材,对所有水龙头进行编号管理。4.3.4 生产车间供水与污水管道分开设置,无交叉污染。4. 2污水的处理4.1.1 车间排水总体流向由清洁区到非清洁区。4.1.2 排出的污水进入市政排水管网,不再回车间使用。4.3检查与纠正4.3.1质
6、检部质检员每月对水质进行一次微生物检测。4.3.2采样方法:先对需采样的出水口进行酒精消毒,打开出水口放水5分钟后取样,采样时需使用无菌工器具及容器。4.3.3每年经当地的卫生部门或具备水质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水的全项目检测一次。符合GB5749标准要求。4.4空气和通风4.4.1具备事宜的空调、净化空调设施。参照洁净级别设定相应的保养维护规程。4.4.2具备相应的通风、排风设施,便于清洁、定期检查。4.5蒸汽、冷却等间接工艺用水安全4. 5.1间接用水管路与食品加工用水管路完全分开。车间内所有管路,均标注管路用途。5包装材料5. 1包装5.1.1 包装物料必须为食品级材料制成,清洁、无毒,符
7、合卫生要求。5.1.2 包装材料清洁无破损,标识内容完整、无缺陷。5.1.3 所有内外包装物必须取得供应商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及每年一次的检验报告。5.1.4 包装箱应完好无破损,尺寸符合要求,装箱前符合内包装产品与包装箱是否一致,按照要求进行计数入箱。5.1.5 包装时如有使用隔板、防撞袋等要求的,应按照要求进行装箱,不得私自减少包装材料、程序,严禁产品二次封箱。5.1.6 入箱产品应检查外观,有破损、有渗漏禁止入箱,封箱时胶带应平整。5.2储存5.2.1库内物品与墙壁距离不少于30厘米,与地面距离不少于10厘米,与天花板保持一定的距离,按不同批次、品种、规格分开存放,标识清楚。5
8、2.2内包装物存放要有外包装或防尘设施。库房内有防鼠设施,防止潮湿,霉变、杂菌污染。5.3运输运输工具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要求,使用前应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运输时不得与其他可能污染产品的物品混装,防止交叉污染。6废弃物管理6.1废弃物分类6.1.1一般废弃物:废包装材料、废旧纸张和报纸,办公垃圾。6.1.2生产废弃物:废弃产品、落地产品、废水。6. 1.3质检废弃物:废玻璃瓶、废液及过期实验药品等。6.2 原料处理间产生的废料,放在指定区域,再由原料处理间废料口送到废料处理间。6.3 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要装在半封闭的塑料盒中,由专人及时进行清理,运至废料间送到下脚料出口处。6.4 加工车
9、间的废弃物要由专用容器盛装,由专人及时送出生产区,使用后容器及时清洗消毒。6.5 日常工作中,车间内部废弃品日产日清,下脚料桶容器每4小时清洗消毒一次,在废料贮存间,每天所有废弃物清理出厂后,由专人对废料间清洗干净。6.6 用于废料处理的工器具不能在其它工序中使用。6.7 加工厂的生活垃圾由专用容器盛装,由专人进行清理,并送到指定的垃圾存放区。6.8 库区产生的废弃物要统一回收,定时清理。6.9 废弃物应于当日清理出厂。7设备与维护7.1公司设备包括办公设备、生产设备、化验设备。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使用、维修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修维护;质检部负责化验设备的使用与日常维护;相关部门负责建立生产设备和
10、化验设备清单。7. 2设备的检修计划及实施7. 2.1维修部制定年度检修计划,公司主管负责人审批后由生产部存档。7.2.2维修部按照年度检修计划做好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7.2.3检修完成后,每台设备的主修以及操作工要对该台设备做好跟踪,作好记录。检修过程维修人员要注意安全、文明检修严格执行维修现场管理规定。7.2.4质检部负责化验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并保存好检定校准证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7.3设备清洗换油规定7 .3.1对设备的加油部位,严格按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注油。8 .3.2按设备要求,选用正确的润滑油品种,与产品接触的要选用食品级润滑油。
11、7.4维修现场工作7.4.1 在维修工作之前,须同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协调(时间、空间及其它等)。7.4.2 在做维修及保养之前,首先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包括电、汽和高压部分;如有必要应派专人看护,并且挂上维修及检修标志。7.4.3 生产中维修设备的有可能对产品造成污染的,必须对手和工具进行消毒,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一定要谨慎对待。7. 4.4维修、保养中应做到部件摆放有序,零件应放在固定容器内,工具摆放整齐,对操作台上的油污及时清理,在安装之前应对拆装的零部件清理干净并确认数量后方可装配,需要润滑的部分必须润滑、需要消毒的部分必须消毒。8. 4.5安装完毕后,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对
12、零件、工具进行清点清洁,交付使用时对生产操作人员说明维修后设备情况及其注意事项,同时对所维修过的部位跟踪观察,确保无误后方可离开。7.4.6做好维修记录,同时旧件返库并说明原因。8产品污染风险和隔离8. 1微生物污染控制8.1.1 设备、工器具清洁消毒a)生产时应按照工艺规程的要求,并注意保持操作台的清洁,以保证产品质量。b)重复使用的工器具,其结构便于清洗、消毒。要加强检验,有污染者不得使用。c)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d)使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8. 2物理污染控制8. 2.1物理性污染:天花板、墙壁脱落物(涂料);工具上脱落
13、的漆片、铁锈;设备脱落的零部件;无保护装置照明设备的碎片;因头发外露而造成脱落的头发等。8. 2.2生产车间应避免天花板、墙壁、门窗有异物杂质脱落进入产品或污染食品接触面。车间应每天对天花板涂料有无脱落、设备生锈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并做“车间卫生检查记录”。8. 3化学污染控制8. 3.1化学性污染: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清洗剂、消毒剂等。9. 3.2质检部对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的规定按化学用品管理制度执行,规范对各类清洗剂、消毒剂、灭虫剂、化学试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有效标记、发放使用的管理。禁用没有标签的化学品,在非产品区域操作有毒化学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产品不受污染。9清洁消毒9.1
14、 需清洁区域包括厂区、各生产车间、更衣室及卫生间。9.2 需清洁消毒的区域包括,各生产车间及更衣室的空间地面、墙面、加工设备、案台、工器具和电子称等。9.3 生产部负责各个区域及工器具的清洁消毒,质检部负责对清洁消毒的监督检查。9.4 清洁区场地、车间、设备及工器具的清洁消毒分生产前、后与生产间歇进行。9.5 清洁用品包括地拖、自来水、抹布、75%酒精、臭氧发生器、二氧化氯等9.6生产前的清洁消毒9.6.1操作员工进入车间之前,必须换上容易工作服和工作鞋,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手部清洗消毒:a)用清水冲洗裸露于工作服外的手腕及双手正反面;b)挤压适量洗手液,双手交叉搓洗,注意清洗指甲缝等处,直至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良好卫生规范GHP 食品企业 良好 卫生 规范 G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