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docx
《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执笔人:郑玉堂企业信息化是指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相关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的过程。无疑,企业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企业高效生产、管理创新及体制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上水平提升 的重要突破口。信息化中关键的问题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谓的信息资源,归根结底就是各类相关的“信息”本质上就是数据,即有一定格式的、代 表某些特殊意义的数据或数据集合。因此,企业信息化就是对企业数据集合进行数字化设计、实施、应用及管理,如何保证数据的
2、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成败 最为关键的因素。数据标准化工作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是信息化系统整体化和数据共享的基本保证。计算机系统是一套数据处理系统,要应用计算机处理各项业务,被处理的数据必须标准化、规范化,没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再大的投资也将付诸东流,业 界流行的企业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实现数据的标准和统一,业务流程才能通畅流转;只有实现数据的有效积累,决策 才有据可循;只有数据准确,才能保证系统的完善。特别是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系统,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是其重要的特点,更是强调数据的 标准和统一。数据标准化、规范化
3、是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没有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就无从谈起,而数据标 准化离不开业务模型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文档的标准化,只有解决了这些方面的标准化,并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业务系统的 “信息孤岛”。以往许多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有效地进行数据标准化工作。企业信息化的最大效益来自信息的最广泛共享、最快捷的流通和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如何将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 “孤岛式”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快捷流通和共享,是企业信息
4、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高质量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是 开发企业信息资源、建立全面支持企业信息化运行的IT资源平台的基本工作。数据标准化体系的设计目标是规范、标准、可控、支持高效数据处理和深层数据分析 的数据结构以及稳定、统一的数据应用体系及管理架构。一、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策略数据标准 化体系建设中需要综合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等分析方法,一方面使用战略目标集转换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自上而下分析企业数据类别;另一方面 借助系统规划和业务流程优化思想,梳理部分业务流程,自下而上提取基础数据;进而,提取并识别概念数据库、逻辑数据库、数据类、数据元素,建立数据模型
5、 遵循关系数据库规范设计数据库结构,最终实现信息的全面性和数据的规范性。目前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数据标准化建设策略有两种:全面标准化和渐进式标准化。在全面标准化策略下,首先实施独立的、全面的数据标准化项目,可以在整个企业 范围内基本完成“信息资源规划(IRP)”工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主题数据库体系,各子系统的建设在上述稳定的“信息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在渐进式标准 化策略下,则首先建立企业的数据标准化框架,配合试点子系统的运行,完成与试点子系统相关的业务数据以及部分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工作,其后在遵循统一原则的 前提下,各子系统项目分别完成相关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并将标准化成果纳入企业数据资源平台中。
6、一般情况下,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应采取渐进式的策略,数据标 准化进程与信息化项目建设进程同步进行,在保证见效速度的同时坚持标准化原则,以支持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各子系统的整合,实现“速度与标准并重”, 同时确保数据标准化的实用性,防止数据标准化空洞或流于形式。二、数据模型的建立数据模型包括两个层面:1、逻辑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或概念模型,它是按照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通常用一些实体和关系来表示,它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2、物理模型:它是面向实际的数据库实现的,表现为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研究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 属性、关系
7、等)、数据操作(主要有检索和更新两大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以及数据的约束条 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存储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 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此外,数据模型还应该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数据模型的建立步骤如下:从实际业务中抽取各类实体-定义各个实体自身的属性-定义各个实体之间关系,设计出实体-关系图(E-R 图)-根据E-R图把逻辑模型转换为符合相关模型类型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数据结构的建立-物理模型数据操作的定义-物 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标准化 企业 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