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必修二曲线运动主题单元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曲线运动主题单元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必修二曲线运动主题单元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必修二曲线运动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曲线运动作省姓名所属里像p 联系场址 q:联系由诂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寸T+表示相关学科。) 操作提示:您可以直接复制“口、“厅”替换下面的“匚即可。1思想品德音乐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其他(请列出):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曲数学外语历史口社区服务体育国物理地理社会实践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8课时+1实验课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章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五章。在第一、二章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描
2、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运动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三、四章中,学生学习了关于力的基本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对动力学的知识也有了一定了解。本章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介绍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一一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其中,平抛运动及匀速圆周运动规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各类测试中经常考查的热点。尤其运动的分解与合成作为处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既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知识 ,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本章学习,我们首先应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同样适用于曲线运动,是反映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其次,应领会到: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是物理等效思想方法在曲线运动研究
3、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另外,研究不同的运动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对具体问题进彳f具体分析,要学会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迁移和灵活应用。把教材八个标题的内容设计成五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曲线运动;专题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结合实验学习来完成);专题三: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专题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离心运动学生最后的预期学习成果将是一份关于“平抛运动”的研究报告。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2 .经历蜡块速度的研究过程,体会运动合成所用的
4、方法。3 .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4 .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 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5 .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6 .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并能用来进行计算.7 .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过程与方法:1 .经历研究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实验的过程,学会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设计实验的方法。2 .经历探究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过程,并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 .经历探究抛体运
5、动规律的过程 ,并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写出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规律公式。4 .能利用速度矢量变化无限逼近的方法得出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方向,能利用速度变化率的方法推导出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公式。5 .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日特点6.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体会探究过程的乐趣,有成就感。2 .有用曲线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动机。3能将曲线运动的知识拓展到天体运动和航天科学。4 .有今后进一步研究该部分知识的愿望对应课标1 .会用运动合成
6、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2 .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3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4 .会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主题单元问题 设计1 .怎样从现实生沽入手理解曲线运动及其运动万向?2 .如何从生活中的现象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怎样正确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4 .怎样根据实例理解向心力并会分析向心力来源专题划分专题一: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课时)专题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课时+1节实验课)专题三: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3课时)专题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离心运动专题一专题一: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需课时
7、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节内容编排在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中,本节曲线运动是整章教学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曲线运动。本节的教学重点有三个,分别是: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其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本节的难点.3.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并会应用。本节课采用讲授、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采取了观察实验,理论分析,思维探
8、究、分析实例、设计试验等新的教学尝试。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2 .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3 .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4 .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本专题问题设计1 .曲线运动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2 .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原则?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投影仪、投影片、斜面、小钢球、小木球、条
9、形磁铁.教学支撑环境具有多媒体操作平台的教室其 他学 习 活 动 设 计( 针 对 该 专 题选 择 的 活 动 形 小 及 桔 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探究曲线运动,正确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与性质1 .导入情景、提出问题观察图片中所描述的现象,问题: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的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运动?2 .学生发表见解3 .再创情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斜面、小钢球、小木球、条形磁铁。实验:条形磁铁吸引小钢球请学生总结:(1)曲线运动的概念(2)曲线运动的特点;(3)曲线运动的性质。4 .逐字分析,正确理解曲线运
10、动的性质,及曲线运动的条件思考:(1)物体受恒力能做曲线运动吗?(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引入: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结论: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活动二:科学想象并体会,探索运动的合与分解成问题演示红蜡烛运动的有关装置.提问:(1)什么是合运动?(2)什么是分运动?(3)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原则呢?(5)如何运用运动的合成与运动的分解?1 .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科学地想象并体会,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给以适当提示。2 .学生归纳总结教学评价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生活中的曲线运动举例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1、参与程度、积极程度2 、
11、举例恰当程度 3、课前材料的准备情况2、曲线运动的特点和性质评价方法:竞答评价指标:答题时间每题答对率3、学习活动过程评价方法:量规参与程度、积极程度思维逻辑、严密性表达展示协作精神专题二专题二: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所需课时1课时+1节实验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高中课程标准中抛体运动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平抛运动是该方法的实例应用,同时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学的匀变速运动规律解决新问题。、本节教学要突出“
12、自主、善导、创新”的主题,通过自主探索一一实例引入一一目标导学一一信息反馈,矫正回授一一学以致用等教学过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自行研究、共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生通过实验 研究,理论论证,发现平抛运动的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难点内容,共同总结出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生动的实例,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勤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2)
13、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3)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会利用其进行分析;(4)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应用于解题,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题问题设计(1)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条件及性质是什么?(3)如何分析平抛运动?(4)如何设计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电视常规资源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教学支撑环境具有多媒体操作平台的教室,网络教室其 他6 / 11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怙动一:目主探索课前提供平抛竖落器,让学生预习课文,动手体会,自主探索并思考以下问题:1、A
14、球和B球落地的先后?2、弹片形变量不同时,A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有什么不同?3、A球水平初速度的大小不同时,对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有无影响。目的: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动性2、避免在课堂上分组实验时间少,学生缺乏思考3、可能小球落地乱滚,课堂较乱。2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3 .在刚才同学们所举的例子中 ,我们能看到物体明显的形变 .把书放到桌子上,用手按压空玻璃瓶,书桌和空玻璃瓶能产生形变吗?4 .演示课本上微小形变的实验。总结:1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2 .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有的物体形变极其微小.活动二:实例引入生活实例引入,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把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15、降低难度的同时,提高学生 学习的兴趣。实例:网球被水平拍出后,在空中的运动;弹弓水平发射弹丸 ,弹丸在空中的运动;从水平桌面弹出的橡皮擦在空中的运动;问: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从多个实例中分析物体运动的共性,引导学生从受力与运动关系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条件、运动性质。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现象中发现规律。活动三:目标导学这是本节的重点。1、平抛运动的分解(1)通过对课前学生自主探究的反馈 ,小结出: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效果为自由落体运动;(2)课堂教师演示实验的观察 ,引导学生得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效果为匀速直线运动;(3)由于实验运动速度过快,以上的实验中能是定性的分析 ,为弥补不足
16、选用课本频闪照片 (或录像演示实验慢镜头)做分析,并提示学生运动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频闪照片,可以做定量的计算,求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但不宜当堂计算。用以上的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学生总结出把平抛运动的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 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平抛运动的规律:(1)建立坐标系,画出平抛运动轨迹。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结合直线运动规律,由学生自主得出平抛运动速度、位移公式。(2)问题设置:末速度、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相同吗?平抛运动物体空中飞行时间与 什么因素有关?物体飞行水平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平抛运动轨迹方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分 析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3)例题的分析,让学
17、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加深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 ,同时规范解题格式。(4)实验设计,利用本节知识,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积极探索、勇于 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评价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 .生活中的抛体运动举例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1、参与程度、积极程度2 、举例恰当程度 3、课前材料的准备情况2 .平抛运动的规律评价方法:测验评价指标:答题时间每题答对率及格人数(60-74分) 良好人数(7584分以上)优秀人数(85分以上) 平均分3 .学习活动过程评价方法:量规参与程度、积极程度思维逻辑、严密性表达展示协作精神专题三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所需课时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必修 曲线运动 主题 单元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