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步行街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行街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步行街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专业资料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简介一、项目名称XX市XX路步行街西段升级改造建设工程项目二、建设性质;改造三、项目实施单位;XXXXXX负责人:XXX四、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年限为12个月(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五、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是XX路步行街西段升级改造建设工程项目,其主要改造项目有:管线下埋、下水道扩能改造、路面改造、沿街立面改造、亮化工程、景观小品、监控设备。力图打造集购物、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展示于一身的精品步行街,达到整治空间。建筑外立面工程:外立面维护5050.50m2,外立面修复2698.50m
2、2,外立面修造2085m2,外立面整洁11442m2,外立面整修8030.40m2,外立面整改4963.20m2;地面铺装13220m2;绿化:银杏种植3株,金桂种植2株,竹子种植21m2,春娟和夏娟种植119m2;灯光照明工程:地埋灯30个,LED埋地灯150米,投光灯42个,拉线灯40个;招牌整治:店招店牌整治3800m2。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8200万元,该项目是全市人民所关注的民生工程,工程自身无任何收益,XX区财务有限,建议市政府明确XX区政府的投入部分在其他重大项目建设里的收益中给予考虑。采取“四个一点”的方式解决,即:向上争取一点、部门出一点、市区政府挤一点、业主担
3、一点。七、建设目标通过修复工程使XX路步行街西段成为集中反映XX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特色,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生活居住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达成历史保护与经济振兴的双赢。第二节项目实施单位简介、组织实施管理一、项目实施单位简介XXXX位于省市区,面积:3.6k37824人邮编:XXX代码:XXXXX。街道位于XX市中心城区,是XX区的中心街道,东至庾亮路,与XX街道为邻,南濒X湖、X湖,与XX路街道相望,西抵XX街,与XX区滨兴街道毗邻,北滨长江,与XX省XX相望。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3.9万人,有驻街行政、企事业单位100余家,下辖11个党支部,7个社居委(XX社区、XX社区
4、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8个街属企业。辖区主干道有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等10余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属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办事处内设机构6个:政工科(办公室)、企管股、城管股、民政股、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下设4个事业单位:财税所、流管站、劳动就业保障所、市容环卫所,按有关规定和章程设置了纪委(监察室)、人武部、工、青、妇、残联。有党政班子成员10人。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保证项目建设所需设备及时到位和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项目能够
5、按期全面完成建设内容。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办公室具体负责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并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帐,专人负责。在资金使用上严格实行主管领导审批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改造用地范围东起XX路XX路,全长800米,总面积15000M21、建筑外立面工程460M2其中外立面维护5050.50M2外立面修复2698.50M2外立面修造2085M2外立面整洁11442M2外立面整修8090.40M2外立面整改4963.20M22、地面装饰13220 M23、绿化中银杏3株金桂2株竹子21M
6、2春娟、夏娟119M24、灯光照明工程其中地埋灯30个LED埋地灯150米投光灯42个拉线灯40个5、广场家具其中挡车柱21个雕塑2处垃圾箱60个座椅25个6、招牌整治工程3800M2第四节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委托书2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8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条例;9 、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管理条例;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
7、98;1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7、城市容貌标准GB50449-2008;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016-2006;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2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8、2006;2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2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0、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1 、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2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第五节可研结论通过对XX市XX路步行街西段升级改造,建成后从规模和外观上看,具有广场商业、人车分流、区域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建成后在此经商的客户,都能得到丰厚的经济回
9、报;对市民来说,无疑多了一个休闲购物的好去处。街改造是我市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是提高现代城市品位和建设现代化商贸区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居住环境、增加群众收入的“强市富民”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段改造成功后,社会各界对步行街区域旧城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步行街改造的各种条件和时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路至路,全长800米,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对沿街古建筑实行恢复,按修旧如故的原则,努力恢复历史文化名城的面貌进行改造,并将其列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推进现代城市建设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可以说进行步行街改造的意义重大:一是提高城市品位,健全城市功能,解决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我市城市化进
10、程;二是步行街改造的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这个前提下,改善群众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加群众的收入就成为步行街改造的最终目的。XX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风貌基本表现为于近代的中西合璧的本土文化。其中XX路一线集中体现了XX本土商业文化。XX路西段部分,主要兴盛于XX开埠后。租界的辟建客观上刺激了地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清同治年间,西门外就开始形成一条商业街市,称为西门外正街,即XX路中段和西段的前身,至民国初,这条街已经发展为XX最为繁荣的商埠大街。拆城修路后,城内外的XX路(城内东西大街与西门外正街)浑然连成一片,1928年拓建大街时,取大中二字为路名。近代XX路两侧密
11、布着各类本土商号,尤其是浔阳镇(即今XX区)的百货店全部分布在XX路,饮食、旅馆等服务业亦甚多。20世纪30年代初,XX路各类商业铺面达八百余家,有米业、精盐业、油酒酱园业、瓷器业、京广洋货业、茶栈业、钱业、银楼业、布匹绸缎业、五金颜料业、中西药业、转运报关业、饮食业、旅馆业以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裕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繁华的商埠大街之一。XX路两侧大部分建筑为二至三层楼房,不少商号受北侧英租界影响,在传统中式建筑的沿街立面上采取中西结合的装饰手法,其门、窗、柱一般采取巴洛克等西方装饰,而门头招牌广告及楼面立体雕塑则采用中国传统装饰内容,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兼
12、容并蓄,形成了独特而浓郁的中西合璧的商业文化。1、区位环境项目所处的XX路历史文化街区地处XX市老城区甘棠湖北岸,东至XX路,南至浔阳路,北至长江大堤,西至滨江路与XX路。其南侧边缘为甘棠湖滨湖绿带,且东南角正对XX市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烟水亭;东部为城区商业节点,城区商业主轴西向延伸至街区东南角;其北部紧依长江,为XX港所在地;西部为城市主干道滨江路与龙开河路(原龙开河)。2 空间形态XX路历史文化街区以沿街带状空间为主要特征,在同一条路上具有较强的延续性,而街道与街道之间则相对独立。这种形态在XX路体现尤为突出,商铺沿XX路紧密排开,并由小巷道向地块内侧纵深发展。XX路独具S形的独特街道形态
13、尺度宜人,是整个历史街区空间骨架精髓之所在,也是街区内两侧历史建筑最为密集的街道。3 建筑体由于XX路所处地段为老城区,地段内建筑类型、质量非常复杂。既有解放前形成的中小体量的历史建筑,又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济适用方针指导下完成的外形单调、形体冗长的住宅,也有形式多样的新建筑,如高层综合建筑。建筑性质建筑性质多为商住混合,一层为商业,二层及以上为居住。少数新建的建筑为商业或宾馆。拥有医院,邮局,小学各一处。()建筑层数XX路两侧大部分建筑为二至三层楼房,层数主要为六层以下,整体来说,街道的空间尺度营造得比较合理、宜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新建的建筑,层数大部分在七层以上,最高至十六层,对原有
14、街道空间尺度破坏严重。()建筑质量除新建的少量建筑质量完好以外,其余建筑质量都一般,修建年代也较早。特别是保留下来的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又缺少保护,质量都较差,墙面、门窗破损都较为严重,需要修复。()建筑结构除新建的几幢高层为框架结构以外,其他房屋结构大多为几近淘汰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且使用年限也接近结构期限。历史建筑层数较低,为砖木结构,修建年代早,结构不稳定。()主要问题普遍来看,建筑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风貌不协调新建高层建筑在高度、体量、立面单元、色彩材质等方面均未考虑和历史地段整体建筑风貌的协调性,形式突兀,对整体风貌和街巷空间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违章搭建
15、建筑违章搭建和附属设施违章设置情况仍局部存在。立面破损历史建筑的立面受到风化、人为等外力的破坏,部分装饰构件缺损。非历史建筑由于经营业主的变更和功能的调整,对外立面的改造简单粗暴,此类情况以二楼和三楼最为集中。墙面老化使用墙面涂料或粉刷的建筑中,部分出现外墙涂料变色、起皮、开裂或粉刷层脱落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容景观,而且造成很大安全隐患。立面不洁除新建建筑外,许多现状建筑由于长时间未进行立面清洗,存在大面积落尘、留污现象。外立面杂乱外立面杂乱包括以下情况:空调外机架、花架、遮阳(雨)篷、晾衣架布置杂乱;门窗、封闭阳台的形式、材料不统一;广告招牌布置杂乱、尺寸不统一、形式色彩与原建筑不协调
16、等。外立面杂乱对市容景观影响极大。附属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附属设施及其支架由于常年遭受日晒雨淋,出现锈蚀、老化现象,存在坠落危险,其中以空调外机和大型广告牌安全隐患最大。广告招牌沿街的商业店招较为混乱,出挑一般为1到1.5米,严重影响了街道的美观。店招的尺寸面积不一,或遮挡到二层的窗台,甚至将整个历史建筑立面完全遮挡,缺乏整体性。店招材质、色彩与建筑不协调,反差过大。墙面广告过大,遮挡建筑主体,使街道过分喧闹。5 地面铺装地面铺装材质,颜色较统一,但地面窨井盖较多,影响了铺装的整体效果。加上街道卫生较差,铺装显得不够整洁。部分地段铺装损坏严重,没有及时修补。新修的小块路面,没有铺砖,而是直接用
17、水泥路面,这些都影响了铺装的整体感。在与周边的街道的衔接处,铺装反差较大,有待调整。6 绿化行道树的种植,中段北侧较连续,其余多数地段种植不连续,或没有种植行道树。行道树冠较小,树形不理想。绿化树种也较单一,只有梧桐、樟树两种。沿街缺少景观绿化,没有让人休息停留的场所,空间丰富性较差。缺少集中的绿化景观,不能聚集人气,形成丰富的空间活动,空间节奏平乏。7 公用设施果皮箱严重缺少,造成街道卫生较差。公共厕所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变电箱、电缆箱等设施沿街分布过多,破坏街道空间。8 夜间照明沿街照明设施过于陈旧,形式不够美观大方。历史建筑缺少照明设施,重点建筑的照明不够突出建筑的特色。商业照明不够均匀
18、没有整体感。道路照明设施不连续。路路XX路步行西段的整体修复,以展现上世纪初中西合璧的近代商业文化为主,记录其不断发展的历史印迹。重点是各种要素细节的配合和整体氛围的营造,但不能削弱步行街的商业吸引力。历史上,XX路的环境以基本铺装为主,与当下的商业环境需求有一定落差。XX路修复设计应根据街道环境各种元素的历史印迹、功能特点,发掘可以利用的构成要素,承袭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化精神内核,提升XX路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品位。XX路107栋。5、交通条件本项目地点位于XX市XX区大路路步行街。东起XX路设计原则(1)主题性现代化的起步近代商业文化作为城区十个经典老地名之一的XX路,是XX百姓寄予深厚情感
19、的传统商业街。清同治、光绪年间,XX的西门外就开始形成一条商业街市,十世纪三十年代初,XX路计有各类商业铺面800余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她见证了XX现代化的起步和东西通商的辉煌。本次集中力量打造民国一条街,以展现上世纪初中西合璧的近代商业文化为主,记录其不断发展的历史印迹深度挖掘XX路西段的历史业态,打造XX老字号一条街。(2)历史文化商XX路街道修素置于一个特定的( 2)统一性历史、文化商一条街XX路街道修素置于一个特定的和( 3)协调性整体连续和谐空间从街道本身出发,将一条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家具、色彩等,避免其成为历史文化片段的
20、堆砌和拼凑。街道空间属于一种线性的视觉空间,街道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街道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街道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4)多元性中西文化交融场所特征延续XX路修复设计应根据街道各种空间元素的历史印迹、功能特点,发掘可以利用的构成要素,以多样化的形式承袭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化精神内核。XX路的街廓空间呈现出丰富的不规则形态。巧妙地处理街道空间中各要素,制造进退有序、开阖有致、曲折有度的街道空间,会使XX路街道景观充满戏剧性和活力。( 5)实用性功能设计以人为本街是人们行走、徜徉、休息、交流的开放空间。贯彻简约、以人为本的实用性思想,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轻松、舒适、
21、独具特色的休闲购物环境。街道空间形式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活动内容的功能需要,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可以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增加设施,改善交通的可达性和可驻留空间。步行商业街应以商业、文化景观为主,以亲切宜人的形象出现。设计策略历史信息留存以反映中国近代历史中XX对外开埠后长江中下游重要口岸、商埠的风貌特色为主线,集中力量打造民国一条街。以展现上世纪初中西合璧的近代商业文化为主,记录其不断发展的历史印迹。1、重点保护历史建筑:重点保护各个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结合产权和功能的置换,最大程度的恢复历史原貌。2 、保留历史印迹:保留具有时代性和集体记忆的特征,既包括门、窗、柱、浮雕等近代西方建筑装饰
22、也包括解放后红色建筑印迹,还包括矾石子、钢窗等改革开放前后的营造手法,延续建筑和城市的生长感。3 、部分整体复建:深度发掘历史信息,结合部分危房和严重影响风貌的建筑改建,部分整体复建历史建筑。4、传统店招特色:整理具有传统XX路特色店招的样式,结合不同建筑功能和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引导。5 、人文典故展示:对不同保护类型的历史建筑和老字号/原址,设计系列建筑铭牌,明确保护要求,阐述人文故事。结合业态调整,设置XX近现代史陈列馆(特别是XX老照片、老地图的展示)、民族工商业史料馆、XX古建筑模型馆等非营利性的文化设施。商业氛围提升XX路长期以来,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步行街 升级 改造 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