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工艺培训PPT课件.ppt
《扩散工艺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散工艺培训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扩散工艺工艺技术部高勇Summaryu电池工作原理u扩散原理uTempress扩散炉u异常情况2025/7/102SRPVSummary2025/7/103SRPV电池工作原理电池工作原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序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序制绒扩散刻蚀去PSGPECVD印刷烧结分检入库发电原理示意图u当用适当波长的光照射非均匀半导体(pn结等)时,由于内建电场的作用,半导体内部产生电动势(光生电压);如将pn结短路,则会出现电流(光生电流)。这种由内建电场引起的光电效应,称为光生伏特效应。2025/7/104SRPVu太阳能发电利用了光射入半导体时引起的光生伏特效应。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片正表面
2、时,光子会透过减反射膜,照射到硅表面,导带电子吸收了光子能量后被激发,跃迁成为自由电子,留下一个带正电的空位形成空穴。电子和空穴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PN结的两端运动,形成光电流,两种电荷聚集在PN结两端形成了电位差。此时在PN结两端加上负载,便会形成回路,有电流通过负载。扩散原理扩散原理PN结的作用结的作用这就是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PN结起电源的作用。2025/7/10SRPV5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在一块本征半导体的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分别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在P型半导体中有许多带正电荷的空穴和带负电荷的电离杂质。在电场的作用下,空穴是可以移动的,而电离杂质(离子)是固定不动的
3、N型半导体中有许多可动的负PN结的形成结的形成电子和固定的正离子。u当P型和N型半导体接触时,在界面附近空穴从P型半导体向N型半导体扩散,电子从N型半导体向P型半导体扩散。空穴和电子相遇而复合,载流子消失。因此在界面附近的结区中有一段距离缺少载流子,却有分布在空间的带电的固定离子,称为空间电荷区。2025/7/10SRPV6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在空间电荷区,由于缺少多子,所以也称耗尽层。u因浓度差,多子的扩散运动,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内电场阻止多子扩散,最后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达到动态平衡。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两侧,留下离子薄层,这个
4、离子薄层形成的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PN结的内电场方向由N区指向P区。PN结的形成结的形成2025/7/10SRPV7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PN结的正向导通性当P-N结正向连接时,PN结正向电阻很小,通过PN结的正向电流很大,这是由于外加电场在PN结中所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反,空间电荷区变窄。P区的空穴和N区的电子再这个外加的电场的作用下不断地流过PN结,使它的电阻大大降低,电流很容易通过。若外加电压继续上升,则自建电场被减弱和抵消,所以正向电流随着外加正向电压的增加而逐渐上升。PN结的特性结的特性2025/7/10SRPV8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PN结的反向截止性当P-N结反向连接时,P-N结呈现很大的
5、电阻,通过P-N结中的电流很小。这是由于外加电池在P-N结中所产生的电场方向用P-N结自建电场方向相同。电场变强,空间电荷区变厚,阻止电子和空穴流通,从而电流很难流过。这就是反方向连接的电流很小的原因。PN结的特性结的特性2025/7/10SRPV9扩散原理扩散原理扩散扩散关于扩散车间洁净度:u硅片的扩散是一种半导体掺杂过程,各种形式的污染都将严重影响成品率和可靠性。u生产中的污染,除了由于化学药剂不纯、气体纯化不良、去离子质量不佳引入之外,环境中的尘埃、杂质及有害气体、工作人员、设备、工具、日用杂品等引入的尘埃、毛发、皮屑、油脂、手汗、烟雾等都是重要污染来源。所以洁净技术是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
6、中的一项重要技术。uSRPV的扩散间净化等级为10000级(即每立方米0.5um以上直径微粒小于35w个),与外通道及其他车间保持3pa正压。2025/7/10SRPV10u扩散是一种高温制程,是常规硅太阳电池工艺中,形成PN结的主要方法。u扩散是一种由热运动所引起的杂质原子和基体原子的输运过程,将掺杂杂质沉积到硅片表面,由于热运动,原子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基体原子与杂质原子不断地相互混合,从而改变基片表面层杂质掺杂。u在以硅为底材的半导体制程中,主要有两种不同形态的Dopant:P-type,N-type。u扩散的目的在于控制PN结的性能,半导体中特定区域内杂质的类型、浓度、深度。扩
7、散原理扩散原理扩散扩散2025/7/10SRPV11扩散机制扩散机制扩散原理扩散原理a.空位扩散b.填隙扩散c.替位填隙扩散 d.直接交换e.环形交换acdebu磷在硅中的扩散机制分为空位式扩散和替位填隙式扩散。u在高温情况下,硅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当某一原子偶然地获得足够的能量而离开晶格位置,成为一个填隙原子,同时产生一个空位。当邻近的原子向空位迁移时,这种机理称为空位扩散。u假如填隙原子从一处移向另一处而并不占据晶格位置,则称为填隙扩散。一个比主原子小的原子通常做填隙式运动。2025/7/10SRPV12扩散原理扩散原理多晶扩散的一般步骤分为:升温 氧化 预沉积 再分布 氧化 吸杂(
8、黑字步骤不可缺少)u升温:将炉管内温度升到工艺需要的温度;u氧化:减少死层影响,提高表面钝化;u预沉积:在硅片表面进行杂质的沉积;u再分布:表面沉积的杂质向硅片内部扩散;u吸杂:将多晶硅片内部的金属杂质分凝并吸除,减少少子复合。POCL3POCL3扩散步骤扩散步骤2025/7/10SRPV13扩散原理扩散原理氧化的作用氧化的作用u透过氧化层进行扩散,可以减少高浓度浅结扩散中造成的晶格损伤(晶格缺陷和失配),从而减少死层的影响,使电池的短波响应提高,使得Voc和Isc提高,故而提高效率。u二氧化硅膜对杂质的掩蔽作用:由于硼、磷、砷、锑等杂质,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速度比在硅中慢得多,所以这些杂质可以
9、利用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膜作为扩散时的掩蔽膜。此原理可以用来设计SE电池。2025/7/10SRPV14扩散原理扩散原理影响氧化的因素影响氧化的因素u衬底掺杂杂质浓度:杂质会增强氧化速率;u压力影响:压力增大,氧化速率增大;u温度:温度升高,氧化速率增大;u氧化方式:方式不一样,速率也会有差异,如湿氧氧化比干氧氧化快得多;u原有氧化层厚度:氧化所需要的氧需要穿透先前生长的氧化层才能到达硅表面与硅反应形成SiO2。2025/7/10SRPV15扩散原理扩散原理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2025/7/10SRPV16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扩散的杂质源是由N2通过源瓶将POCL3蒸汽带入扩散炉而引入的;u在高温
10、600)下,POCl3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5)和五氧化二磷(P2O5),其反应式如下:u生成的P2O5在扩散温度下与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磷原子,其反应式如下: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2025/7/10SRPV17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由上面反应式可以看出,POCl3热分解时,如果没有外来的氧(O2)参与其分解是不充分的,生成的PCl5是不易分解的,并且对硅有腐蚀作用,破坏硅片的表面状态。但在有外来O2存在的情况下,PCl5会进一步分解成P2O5并放出氯气(Cl2)其反应式如下:u生成的P2O5又进一步与硅作用,生成SiO2和磷原子,由此可见,在磷扩散时,为了促使POCl3充分的分解
11、和避免PCl5对硅片表面的腐蚀作用,必须在通氮气的同时通入一定流量的氧气。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2025/7/10SRPV18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在有氧气的存在时,POCl3热分解的反应式为:uPOCl3分解产生的P2O5淀积在硅片表面,P2O5与硅反应生成SiO2和磷原子,并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磷硅玻璃,然后磷原子再向硅中进行扩散。u用扩散工艺制作太阳能电池的PN结时需要进行两步扩散,即预沉淀和再分布。这两种扩散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扩散是表面源不同。前者属于恒定表面源扩散,后者属于限定表面源扩散,扩散后,杂质在硅片中的分布不同。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2025/7/10SRPV19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整个
12、扩散过程中,硅片表面浓度保持不变;u这类扩散的特点是:在整个扩散过程中,硅片表面始终暴露在具有恒定而均匀的杂质源的气氛中。u这种分布曲线的特点是:硅片表面杂质浓度始终不变,它与时间无关,只与扩散的杂质和扩散的温度有关。硅片内部的杂质浓度则随时间增加而增加随距离增加而减少。恒定表面浓度扩散(恒定表面浓度扩散(Predeposition)2025/7/10SRPV20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杂质源限定在硅片表面薄的一层;u这类扩散的特点是:在整个扩散过程中,硅片内的杂质总量保持不变,没有外来杂质补充,只依靠扩散前在硅片表面上已淀积的那一薄层内有限数量的杂质原子,向硅片体内扩散。随着扩散时间的增长,表面杂
13、质浓度不断下降,并不断地向内部推进扩散,这时表面杂质深度都发生了变化。限定源扩散(限定源扩散(Drive-in)2025/7/10SRPV21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多晶硅中铁、铜、镍等重金属杂质含量很高,这些杂质形成深能级,成为少数载流子的复合中心,影响了少子寿命和太阳电池的电性能。u通常采用吸杂来提高硅片的钝化,吸杂是把金属杂质束缚在预先设置好的区域来降低它们在器件工作区的浓度的一种方法。u吸杂的温度、冷却速度、吸杂的时间、硅中碳氧含量、金属杂质的含量及类型、位错密度和微缺陷是吸杂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u金属杂质除了以间隙位、替代位形式存在外,易在多晶硅生长过程中同其它杂质和缺陷形成高结合能的复合
14、物,通过吸杂也无法导致这些复合物分解,此时吸杂效果不佳。吸杂的作用吸杂的作用2025/7/10SRPV22扩散原理扩散原理u杂质的释放:金属杂质在多晶硅体内的存在方式有间隙位、替位态、沉淀或和其它杂质形成复合体,而这些形态中只有间隙态的才是可移动的,所以只有把以其它形态的金属变为间隙形态才可以被快速吸杂。u杂质的快速扩散:这些已变为间隙态的金属杂质快速扩散,到达吸杂点。u杂质在预定的吸杂位置被捕获:这些预定的吸杂位置可以是缺陷、空位或固溶度增强的区域,而且这些吸杂区域要对杂质原子具有更牢固的束缚能,以使这些被吸杂的杂质不致于被再次释放。吸杂的过程吸杂的过程 2025/7/10SRPV23扩散原
15、理扩散原理u变温吸杂是在吸杂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吸杂的温度和时间来达到最佳的吸杂效果。具体要求是先高温吸杂一段时间,然后再缓慢冷却到较低的温度再吸杂一段时间。u变温吸杂优于恒温吸杂的原因是:在变温吸杂中,首先采用高温吸杂,这可以快速有效的溶解金属沉淀或金属复合体,使杂质原子从不同的形态变为可以快速移动的间隙原子;而接下来进行的低温吸杂,极大地增加了吸杂的驱动力杂质原子在吸杂区域的分凝,此情况下金属在不同区域的分凝系数相差很大,所以显著地改善了材料的性能。变温吸杂变温吸杂2025/7/10SRPV24扩散原理扩散原理扩散层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扩散的深度(结深),扩散层的表面杂质浓度等方面。u结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散 工艺 培训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