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轧辊的工艺计算.doc
《毕业设计轧辊的工艺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轧辊的工艺计算.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目录前言.1第一章 轧辊的工艺计算1.1 轧辊的基本参数.51.2 轧辊的材料、轧辊的硬度面.51.3 轧辊的强度校核.61.4 工作辊与支承辊的接触应力.91.5 轧辊的变形计算.101.6 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弹性变形.111.7 轧辊轴承的选择.121.8 轴承寿命的计算.121.9 轧辊轴承润滑.13第二章 压下螺丝与螺母的工艺参数2.1 压下螺丝的选择.142.2 压下螺母的选择.152.3 电机的选择.17第三章轧辊平衡系统的工艺参数3.1 支承辊平衡缸的选择.183.2 工作辊平衡缸的选择.19第四章机架的工艺参数4.1 机架的主要结构参数.204.2 机架的结构
2、214.3 机架的强度计算.24第五章 工作机座刚度计算5.1 轧辊系统的弹性变形.255.2 轧辊轴承的弹性变形.265.3 轴承座的弹性变形.275.4 压下系统的弹性变形.285.5 支承辊轴承座和压下螺丝间各零件的弹性变形305.6 压力调心板的接触变形.315.7 机架的弹性变形.32第六章 轧辊轧制力矩的计算.33第七章 减速器.34第八章 万向接轴的选择.35第九章 电动机容量计算与校核9.1 主电机容量的计算.369.2 主电机容量的校核.结束语.39参考文献.40前言随着汽车、制罐、无线电技术等部门的迅速发展,冷轧薄板的产量日益增加。冷轧的生产成本比热轧的高10%,投资费用
3、比热轧多20-25%,但冷轧钢板的性能和质量都比热轧的好,在同样的用途下,可以节约金属达30%,故冷轧薄板得到迅速发展。美国使用的薄板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冷轧的,热轧薄板的焊管冷弯型钢的坯料都是冷轧的。目前,国外绝大多数薄板是连续式生产,成卷供应。冷轧薄板轧机有:连续式冷轧机,多辊式轧机(八辊,十二辊,二十辊等),四辊可逆冷式轧机,六辊冷轧机和特殊轧机。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连续式冷轧机,四辊,六辊和十二辊式轧机。本方案十四辊窄带钢实验轧机。目前生产冷轧薄板的规格:薄钢板: 最小厚度0.15mm 最大宽度 2000mm铁 皮: 最小厚度0.07mm 最大宽度 1300mm薄板带钢:最小厚度0.0015m
4、m 最大宽度 1000mm世界轧钢工业和技术的进步主要集中在生产工艺流程的缩短和简化,近终形连珠,轧材性能高品化,品种规格的多样化,控制管理计算机化。使轧钢生产转入质量型的低成本的轨道上,以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轧钢生产工艺流程将更加紧凑,并趋向于铸轧一体化生产,经历百年的以辊轧为特点的连续变形的轧钢技术在可见的未来,仍然将是钢铁工业钢材成型的主流技术,由于连铸辊轧技术是连续的,高效和可控的,他便与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计算机产业应用方面一直处于整个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的前列。在新世纪 以辊轧为特征的轧钢工艺虽然不会发生重大变革,但在轧钢前后工序的衔接技术必将发生长住的进步。热轧生产正在趋
5、向生产薄(或小)规格的产品,以实现热轧产品代替部分冷轧产品。在20 世纪,由于连续特别是近终形连铸的发展,以实现轧钢行业淘汰了初轧工序,而即将投入生产的薄带钢连珠,将使连铸与热轧工序合二为一。从而取消了传统板带材生产的热轧工序,将连铸的薄带钢直接冷轧。与此同时,炼钢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了钢的纯净度,近终形连铸对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的优化控制,使保证刚才性能所需的最小压缩比发生了变化研究工作进一步证明,炼钢-连铸-轧钢三者技术进步的相互影响,将实现可谓的“极限近终形连铸”和“最小压缩比榨制”的低能耗,低成本的铸轧一体化。这不仅对板材,而且也是棒,线,型材生产发展的方向。本设计方案的四辊轧机和一般四辊轧
6、机的不同之处为工作辊相对支承辊直径小,其余都基本相同。四辊轧机轧辊的驱动方式有两种,即驱动工作辊和驱动支承辊的方法,前者传动装置较为紧凑,后者则尺寸较大,但是支承辊传动能够适用于小直径工作辊,且传动平稳,能够减少振动,由于这些因素,本实验轧机采用支撑辊传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轧钢工业,20 世纪轧钢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的重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应用,AGC 的广泛应用就是例证。以后的板形自动控制技术等,无一不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应用的结果。先进的高精度,多参数在线终合测试技术与高响应速度的控制系统相结合,保证了轧制生产的高精度,高速度以及生产产品的高质量。为适应近终形连铸技术,实现“最小压缩比
7、轧制”,且提高带钢的硬度、机械性能。本轧机设计为四辊可逆式轧机,它衔接连铸后的技术工艺减少工序,可实现往返可逆轧制。四辊轧机还能提供较大的轧制力,故能提高轧件的可轧硬度,扩大了轧件硬度范围,实现了规格的多样化。一、轧辊的工艺计算轧辊是轧钢中直接轧制轧件的主要部件,轧辊直接与轧件接触,强迫轧件发生塑性变形。轧辊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轧机的工艺条件正确选择轧辊对轧机的生产率、产品品种质量等都有重要影响。1、轧辊的基本参数:D轧辊的直径 L辊身长度d辊颈直径 l辊颈长度工作辊:根据文献3中式3-2:其中:R轧辊辊身的半径 压下量 摩擦系数既有R根据文献2表1-2在没有润滑条件下冷轧钢 0.18 p 取
8、 =0.2 =2-0.2=1.8则R =45 既D1考虑到工作辊所收的冲击载荷及减小刚度变形,控制板形,取100 1 D = mm根据文献1 L= Bmax + a式中: Bmax 板带的最大轧制宽度a 视板宽而定的系数当Bmax 200mm 时,取a =100200mm由于Bmax =250 故取a =100mm所以L=250+100=350mm支撑辊根据文献2表3-3对于支承辊传动的四辊轧机:34 取3.2即有:D2=3.2D1=320mm辊颈辊颈是轧辊的支撑部分,轧辊是依靠辊身两侧的辊颈支撑在轴承上的。使用滚动轴承时: d=0.50.55D考虑到工作辊辊颈处强度,取d1 =0.55 D1
9、 =55mm考虑到支承辊传动,还要受扭转力矩。故取, d2 =0.55 D2 =176mm选取 d2 =180mm 辊颈长度考虑到轴承的安装配合,尺寸如下图:工作辊和支承辊得简图:最大重车率:根据文献2,表3-4工作辊最大重车率:36% 取6%支承辊最大重车率:10%2、轧辊的材料,辊的硬度面材料:根据文献2,选用合金锻钢,在我国“重型机械标准”中已有规定,JB/2Q4289-86 标准中列出了热冷轧机轧辊用钢, 选用9合金锻钢,材料的机械性能好,强度和硬度高作为轧辊这一重要部件,其要求高,故选用合金锻钢。辊面硬度:根据文献3,表3-5 和表3-6,对于工作辊:Hs 95,其淬硬度深度必须大于
10、6mm辊颈硬度范围:3050 Hs , 取40 Hs 。对于支承辊:表面淬火硬度 Hs D=8090其有效淬硬度深度必须大于10mm。辊颈硬度范围:3050 Hs , 取40 Hs 。3、轧辊的强度校核四辊轧机有两个工作辊(直径小)和两个支承辊(直径大),轧制压力由工作辊传到支承辊,再由支承辊轴承座传给机架。由于支承辊具有较大的刚性,其直径为工作辊直径的几倍,故抗弯断面系数业必工作辊大的多。辊系在轧制过程中将产生弯曲变形,驱动的支承辊还将存在扭转变形。如果工作辊和支承辊的辊身同时为圆柱形,又都以相同的弯曲率弯曲,工作辊及支承辊的弯曲挠度为:w=R1 B= R1式中: R1 比例系数因为 = ,
11、则轧辊的弯曲力矩与作用在轧辊上的载荷成正比:式中: 、 工作辊及支承辊的弯矩, 、工作辊及支承辊的直径 、 工作辊及支承辊的作用力因为:P= + , ,则轧辊的弯曲力矩与作用在轧辊上的载荷成正比:所以: 因为总轧制力P=1470KN即有: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的轧制压力作用在工作辊上,使之产生变形,而其余约99%的作用力在支承辊上。由于轧制时湾区里咀绝大部分由支承辊承担,在计算支承辊时,通常按承受全部的轧制力的情况考虑。对于支承辊:支撑辊的弯曲力矩和弯曲应力分布见上图,在辊颈1-1 断面和2-2 断面的弯曲应力均满足强度条件:=117.84MPa =117.295MPa支承辊辊身中部 3-3
12、 断面处弯矩是最大的,若认为轴承反力距离l 等于压下螺丝中心距 l ,而且把工作辊对支承辊的压力简化成均布载荷,可得3-3 断面的弯矩表达式:=116KN.mM支承辊的扭专力矩(见支承辊扭矩的计算)T=148.8KNm所以得:=114.7MPa b R式中:P总轧制力 1-1 断面直径, 11 d =180mm2-2 断面直径, 22 d =203m、 1-1 和2-2 断面到支反力 处的距离 =93.5mm =133.5mm考虑轧辊磨损重车后的工作尺寸,取 =320(1-20%)=256mm对于合金锻钢,当强度极限 =700750MPa 时许用应力 =140150MPa所以, 、均小于即,可
13、知 支承辊是安全的对于工作辊:如同支承辊,可有:=33.05MPa =6.56MPa其中: 是经过重车后的最小直径,重车率为 6%,即有: =100(1-26%)=88故:可知工作辊是安全的。4、工作辊与支承辊的接触应力根据文献3,Hertz 理论:两个圆柱体在接触区内产生局部的弹性压扁,存在呈半椭圆形分布的压应力,半径方向产生的法向正应力在接触面的中部最大。其中: q 加在接触表面单位长度的负载、相会接触的两轧辊半径考虑重车率, =44mm, =150mm 、与轧辊材料有关的系数其中: r 为泊松比, r =0.3E 为材料弹性模数, E =210 MPa带入数据计算得: =2118.33M
14、Pa 根据文献3,表3-8。轧辊材料表面硬度8095HS所以, =2400MPa, =730MPa为保证轧辊不产生疲劳破坏: =0.304 =647MPa1.15符合安全要求。窗口高度H :对于四辊轧机,H =(2.63.5)()=(2.63.5)(100+320)=10921470 取 H =1110 断面尺寸:机架立柱断面尺寸是根据强度条件确定的,由于作用于轧辊辊颈和机架立柱上的力相同,而辊颈强度近似地与直径平方有关。在设计时,可根据比值( )的经验数据确定机架立柱断面积,再进行机架强度验算。根据文献2,表5-1铬钢的四辊轧机: =1.21.6其中辊颈 d =180 故有: F =388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轧辊 工艺 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