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doc
《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活版复习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1、认识作者2、识记文言词语3、翻译句子4、掌握内容5、分析写法二、自主复习组长检查 (一)认识作者:沈括,北宋,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二)识记文言词语通假字(1)活板 “板”通“版”。(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通 “以”,“已”和“后”连用,表示时间。(3)若止印三二本 “止”,通“只”。(4)文理有疏密 “文”通“纹”一词多义1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2)皆为板本 动词,是(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8)每韵为一帖
2、动词,做(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被动用法2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4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
3、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 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5帖(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6就(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7.若(1)不若燔土 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 如果8.火(1)以草火烧 名词作状语,用火烧(2)再火令药熔 名词作动词,用火烧 词类活用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
4、词,“用标签标出” (三)、翻译(组长检查)7(四)内容理解1、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 特点活(1)、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2)、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3)、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5)、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五)说明方法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的说明刻字的厚度、硬度。2.“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
5、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4、“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5、“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字印树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二典例示范(一)完成1822题。(14分)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殊不沾污。18解释句中加粗部分。(2分)(1)又为活板 ( )(2) 和纸灰之类冒之 ( )(3) 持就火炀之( )(4)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19翻译。(2分)用讫再火令药熔,
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20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2分)21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分别把各个步骤的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4分)设置铁板_按平版面22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梦溪笔谈(卷三辨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
7、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2分)(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2分) 答案:18(1)发明(2)混合(3)靠着(4)交换着;完成。19用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了,用手掸去,一点也不会沾上脏东西。20刻字、胶泥、令坚21用药物蒙铁板、设置铁范、密布字印、用火烧
8、22(1)(2分) 百炼成钢,比喻人经过多次刻苦的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的人物。(2)(2分) 多揉多摔打(二)【甲】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作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考试大为你加油【乙】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殊不沾污。【点拨】甲文和乙文表现的是同一内容,但各有侧重。甲文重在介绍书籍的演变因而介绍得比较概括,乙
9、文重在介绍活字印刷的工序,因而说明得具体而详细。1.甲文划线句中“厚”字的意思_;乙文划线句中“薄”字的意思是_。2.乙文中哪些句子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了甲文中说的“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3.乙文在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这个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词,意为_;甲文说“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词,读_。4.甲文和乙文为了说明活字印刷“活”的特征,都用了适当的说明方法,甲文主要用的是_;乙文则主要用了_、_等方法。5.加粗字词性相同的一项()A、每字为一印 若止印三二本 B、火烧令坚再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版 复习 导学案含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