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1).docx
《“十五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1).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十四五”以来,县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制度环境加快改善,为“十五五”时期全县服务业跨越、融合、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基础L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贡献明显增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逐步推进,县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对推进县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业增加值稳中有进,总量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4.88亿元,是2015年的1.72倍,提升幅度在市九个县市区中位列第4名。二是服务业对全县经济社
2、会贡献明显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由2015年的49.4%提升至2025年的54.7%;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达6.85%,2025年实现税收12.5亿元,占全部税收(31.6亿元)的39.6%o三是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持续增强,2025年服务业从业11.7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4.6%。2 .重点领域平稳增长,新兴领域加速成长。“十四五”期间,县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及产业基础,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全县“三二一”产业结构更加巩固,“服务”引领经济增长局面基本形成。传统服务业不断转型升级。商贸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98.01亿元增加到
3、2025年的129.92亿元,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16.50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0.58亿元。贸易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加强。县自营进出口从2015的7.07亿美元(约44.03亿元)到2025年的58.41亿元,其中自营出口55.84亿元,以橡塑、生物医药、汽车用品、产业用布及机电用品为主,进口2.58亿元。快递行业发展前景巨大。2025年,全县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84亿元,收发快递总件数7194.35万件,比2019年增长24.0%。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大琼台核心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大瀑布景区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北部旅游休闲集聚区、西部农旅休闲集聚区
4、和合小镇、寒山小镇、云端唐诗小镇、桃源小镇等平台有条不紊地推进,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逐步呈现。202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行者1760.30万人次,是2015年的1.44倍,年均增长为7.6%;旅游总收入为192.31亿元,是2015年的1.56倍,年均增幅达9.33%。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期间,积极培育本地实力开发商并引导外地较大型的知名开发商入驻。2025年房地产开发实现投资额63.85亿元,是2015年的2.66倍,年均增速22.48%;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16年的38.47万平方米增长到2025年的61.21万平方米,是2016年的1.59倍,年均增速13.3
5、6%o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网络科技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县抢占时代机遇,电商行业快速发展。2025年,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333.77亿元,居市第一。农村电商发展成效明显,涌现了5个淘宝镇、58个淘宝村,在推动乡村经济振兴、提升乡村品质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势强劲。“十四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均实现了较快增长,2025年末增加值达19.14亿元,是2015年的1.76倍,年均增速7.65%,占服务业比重为11.61%o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99亿元,是2015
6、年的1.55倍,年均增速9.09%,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2.73%o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8.97亿元,是2015年的1.75倍,年均增速11.8%,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27.77亿元,是2015年的2.01倍,年均增速15.0%o物流产业链不断完善,区域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发展初具雏形。全县营运性公路货运量从2015年的440万吨增长到2025年的605万吨。一批有特色、初具规模的物流龙头企业如银轮物流、华辰物流等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服务业不断进步。县加快整合全县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全县科技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5家,其中爱
7、合伙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圆圆电子星创天地为国家级星创天地、魔方空间为省级众创空间,苗圃工场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红石梁创业园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 .重点项目不断推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以“5523”工程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共有14个项目入选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库,争取到省服务业专项资金扶持,带动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县始丰溪文化休闲项目、赭溪文化创意中心项目、创新中心项目、石梁云端唐诗小镇、农商银行大楼等项目均有条不紊推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县以提高平台集约化水平和产出能力为重点,推进服务业平台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积极推
8、动-路桥山海协作文化产业园、坦头时尚车品小镇、北部旅游休闲集聚区、西部农旅休闲集聚区、和合小镇、寒山小镇、云端唐诗小镇、桃源小镇等平台建设完善。4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县以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建设为契机,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全省首批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中心在挂牌成立,与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建立科学发展研究实践基地,设立11家研究所。因势利导出台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多措并举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先后制定出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天政发2013)25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加
9、快服务业发展若干补充意见的通知(天政办发201549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天政办发201687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电子商务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天政办发201618号)、县人才新政三十三条(天县委发(2017)83号)、县“10+N”便利化行动方案2.0版(天经发联办20262号)等关于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人才培育、营商环境等促进政策,为全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同时,专门成立了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跟踪问效、督查考评、动态培育机制,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服务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10、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二)主要问题“十四五”期间县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但与其它城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 .服务业总量和比重亟需提高。由于起点低、城镇化缓慢、城市规模小等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2025年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低于全省(4.1%)1.2个百分点,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7%,虽然占比较2015年(49.4%)提高了5.3个百分点,但整体发展实力仍处于市中下游。服务业区域发展实力不平衡,整体呈现中心城区较高、中心镇次之、一般乡镇偏低的空间格局。2 .服务业结构不优。县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2025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传
11、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6%,而新兴服务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总量规模不大,占比偏低,增加值比重不到15%,对社会生产的经济贡献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从投资结构上看,实体产业投入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等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超过70%,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投资比重呈递减趋势。服务业结构不优,致使县服务业整体效益不高,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3 .服务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从总体上说,县服务业市场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小企业多、个体户多、分支机构多,个体户转企业少、规模以上企业少、大型服务业企业少。根据第四次经
12、济普查统计,全县服务业经营者共有31720户,其中75%都是个体经营户,缺少足够的发展后劲。服务业龙头企业较为缺乏,现有企业在服务内容、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上整体落后,缺乏有规模、有实力、有能够辐射省内和国内市场的龙头企业,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空白。4 .空间布局有待优化,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完善。服务业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中心城区核心地位不够突出,服务业集聚和引领作用不强,生活性商业中心覆盖率不高。专业市场行业涵盖不全,目前有县金恒德中国汽车用品城和白鹤国际袜业城两个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由于土地空间的紧缺,现代物流集聚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县域内尚未形成成熟的物流集聚园区,各物流企业呈零散分布的状态
13、未做到整合统一。城乡共同配送体系不完善,普遍存在配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配送质量低等问题。5 .产业服务水平不高,支撑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有待完善。服务业专业人才储备结构有待完善,现有服务业从业人员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而研发设计、文创服务、资本运营等高端人才相对欠缺,高层次专业技术服务人才、领军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瓶颈。2019年全县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占44.12%,但教育医疗人员高层次人才占据半壁江山,且高级工程师占比仅为5.58%,其他服务业行业高层次人才稀缺。服务业个别领域尚存在部门、行业垄断,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引领指导和监管作用尚未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保护、征信体系
14、标准认证体系、统计监测体系等方面建设相对滞后,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相关配套措施亟需进一步跟进。(三)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起步阶段,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来的第一个战略规划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迎来新的阶段,发展型消费、服务型消费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面对全球疫情大流行、经济衰退大变局、经贸摩擦大趋势,县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1 .趋势研判。服务业融合化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表明,进入工业
15、化后期发展阶段,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将成为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此外,随着服务业发展的多样化,服务业内部各种业态的融合也成为一种趋势,如文旅融合、文创融合、养老休闲融合等。服务业数智化趋势。全球化、网络化的新经济环境下,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使产业边界日渐模糊,融合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等服务消费蓬勃兴起。比如,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与生活性服务业的结合应用,挖掘用户需求,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类,扩大服务的可及性、便利度、舒适度,增强服务消费体验性,提高消费者的满
16、意度和获得感;基于信息技术的“平台经济”串联起生产、服务、物流、支付各个环节,形成“互联网+”等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服务业数智化水平提升,将突破传统服务业发展瓶颈,将大力减少优化商业链条上的中间环节和运营成本,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创新升级,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服务业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鲜明特征。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投资热点,制造业跨国布局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化发展,并带动全球服务投资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比已超过20%O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和结构优化,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生力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贸易第二大国。“十四五”期间,我
17、国服务贸易平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服务业跃居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大领域,近年基本稳定在60%以上,对服务业发展和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十五五”时期,在继续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一带一路”倡议走向深入、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等背景下,服务投资、金融、物流等开放半径将进一步扩大,促进服务业领域全球化发展迈向新阶段,同时制造业跨国布局也将加快带动生产性服务全球化发展,推动全球服务投资贸易迅速增长。服务业品质化趋势。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我国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与人民群众生活福祉密切相关的部分服务供给质量仍然存在短板。“十五五”
18、时期,我国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服务的向往从追求品质转变,对绿色、安全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增强高品质服务业对改善民生的保障能力,大力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和社会化服务的供给结构,推动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创建强势的服务品牌将成为服务型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2 .发展机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市场新机遇。随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十五五”期间,依托制造业优势,进一步推动产
19、业链向着中高端不断延伸,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将得到大大提升。而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消费升级促进服务业业态进一步细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品牌逐步构建,以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业态得以不断创新,实现向高品质转变。新一轮技术革命与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加速对现代服务业全面渗透,引发服务业的组织形式、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等深刻改革,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等消费模式蓬勃兴起,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零售等新兴服务业业态如雨后春笋,呈爆发增长态势。数字经
20、济发展成效突出,2025年省率先将“新服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制定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传统零售数字化、夜间经济数字化,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服务业发展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潜力可观,将有力促进服务业创新升级。“十五五”期间,县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数字化为服务业带来提升,改变传统流量式的单一平台,提高商家在特定区域的服务能力。新时代新阶段供需两端新需求。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服务业的基础支撑。“十五五”期间,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
21、合和互促互动,向服务型制造和柔性制造转型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大量需求。与此同时,“十五五”期间长三角和城镇化率仍将稳步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更加突出,特别是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快速转型,将带动教育、医疗、商贸流通业、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快区域融合发展。新时代迎来新机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为长三角地区共生共享、互联互通,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并将为长三角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全新发展红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将加快整个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在设施全网络、产业全链条、审批全窗口、环卫全流域、民生全卡通等方面加快突破,将积
22、极促进县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的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便捷流通,为县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县地处四大都市区的辐射区域,能够全方位参与四大都市区的功能协作,在旅游休闲、人才引进、创新发展、产业联动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县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战略性产业带来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支撑。杭台铁路的建成将使融入杭州1小时、上海2小时经济圈,使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但“虹吸效应”也在不断加大。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对接和呼应四大都市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参与长三角分工与合作,实现错位发展,为长三角、四大都市区提供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商务度
23、假、养生养老等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带来新机遇。省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四大战略定位”,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创新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创建一批试点区域和企业,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深入实施“品字标”拓面提质行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强社区商业、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新零售,拓展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增加高品质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服务业 质量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