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ppt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 指标及计算方法指标及计算方法指标及计算方法指标及计算方法1、井网密度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2 2、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或区块)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3、水驱控制程度 注水井注入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连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连通方向。不同注水方式,其注采井数比不同,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一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
2、布的油层,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选择注采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最终采收率。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中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
3、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7、输差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8、核实产水量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9、综合含水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1.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采取各种增产增注措施,提高产油能力,以达到阶段开发指标要求。2.中含水期(20%含水率60%):该阶段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主力油层产量递减。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含水上升,做
4、好平面调整,层间接替工作。开展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对于注采系统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开展注采系统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实现油田的稳产。3.高含水期(60%含水率90%):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搞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改善二次采油技术和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4.特高含水期(含水率90%):该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采取细分层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调剖等措施,控制注入水量和产液量的
5、增长速度。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不断增加可采储量,延长油田的生命期,努力控制成本上升,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0、单井日产油水平 单井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为该井的日产油水平。开发单元所属油井日产油水平的平均值为该单元的单井平均日产油水平。11、含水上升率 每采出1%的石油地质储量含水率上升的百分数。阶段含水上升率(阶段末含水率阶段初含水率)/(阶段末采出程度阶段初采出程度)100年含水上升率年含水上升值/采油速度100 应根据有代表性的相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界定合理的含水上升率,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率不超过理论值。13、采油强度 油井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采油量。采油强度
6、油井日产油量/该井油层有效厚度 在油田开发中,为保持开发层系内部各层均衡开采,要求不同井、层的采油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原则是:使大多数油井见水晚;防止油层出砂;满足注采平衡和保持地层压力;使含水上升幅度减缓。12、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已动用地质储量的百分数。14、储采平衡系数当年增加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量的比值。15、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已动用可采储量的百分数。16、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油田或区块当年核实年产油量除以上年末的剩余可采储量之值。描述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生产动态指标,在考虑了油田生产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剩余资源多寡等
7、主、客观因素后,用以考察油田生产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是油田技术、经济环境的综合反应。一般控制在811左右。2 2、指标及计算方法、指标及计算方法18、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累积产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中高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15%20%;中含水期末达到30%40%;高含水期末达到70%左右;特高含水期再采出可采储量30%左右。低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20%30%;中含水期末达到50%60%;高含水期未达到80%以上。17、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19、采收率 在现有技术、经济政策条件下,标定的可采储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u 注水开发中高渗透
8、率砂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5%;u 砾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0%;u 低渗透率、断块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5%;u 特低渗透率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1010-3m2)采收率不低于20%。u 厚层普通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5%;其他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0%。2 2、指标及计算方法、指标及计算方法20、水驱指数 油田(或区块)注入水地下存水量与累积产油量地下体积之比称为水驱指数。油田(或区块)扣除产出水后的注入水量占总注水量的百分数,也可称为净注率,油藏不产水时存水率为100%,随着油藏含水率的增加,存水率下降。注水开发地层水存水率可表示注入水的利用状况。累计注水量一定,地层存水率越大,注入水利用
9、程度越高,开发效果越好。21、存水率22、采油指数 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其计算公式为:Jo为采油指数t/d.Mpa,qo为采油量t/d,Pe 为静压 MPa,Pwf为流压 MPa 采油指数与油层物性、流体性质、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因素有关,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果。也可用来判断生产能力大小,采油指数越大,则油井生产能力愈高。23、单位厚度采油指数 是指单位生产压差油井每米厚度的日产油量。表示每米油层有效厚度油井的产油能力大小。在对比油井之间产能大小时,可消除油层厚度的影响,单独考察渗透率因素的作用。24、采液指数采液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油井日产液量。25、单位厚度采
10、液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每米厚度的日产液量。Jl为采液指数t/d.MPa,ql为采液量t/d,Pe 为静压 MPa,Pwf为流压 MPa 研究油井采液指数的变化规律是掌握油井产液能力变化规律的基础。如果没有产液量和生产压差数据可以估算。26、综合油汽比每注入1m水蒸汽所能采出的原油的数量,其单位为t/t。综合油汽比是评价蒸汽热力采油效果的重要指标。综合油汽比越大,开发效果越好,反之开发效果越差。27、注水(汽)强度 注水井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注水(汽)量。单位为m3/m 注水(汽)强度日注水(汽)量/油层有效厚度选择注水强度是否合适,对保持和恢复油层压力及调节含水上升速度有直接关系。28、
11、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总产液厚度+总吸水厚度)/(油井测试厚度+水井测试厚度)100%。中高渗透油藏一般要达到70%,特高含水期达到80%以上;低渗透油藏达到6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50%以上。29、吸水(汽)指数 吸水指数是指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单位为m3/(d.Mpa)日注水(汽)量 吸水(汽)指数 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吸水(汽)指数大小表示地层的吸水(汽)能力的好坏。30、单位厚度吸水(汽)指数 是指单位有效厚度单位注水压差日注水(汽)量。31、注采比开发单元注入水的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称为注采比。对于低于饱和压力开采的油藏,在计算时应考虑采出自由气体的地下体积。通常使用的注采比
12、有月注采比、季注采比和年注采比。它是研究注采平衡状况和调整注采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某一时间(月、季、年)内人工补充能量的程度或地下亏空程度的指标。同时又是油田配产配注的一项重要指标。水驱开发油田原则上保持注采平衡;中高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达到1.0左右;低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1.5左右;稠油蒸汽吞吐油藏累积采注比要大于1、周期油汽比大于0.15。32、地下亏空体积 在地层条件下,注水注汽开发油田累积注水、注汽量与累计产出量之差,单位为m,或104m。计算公式是:地下亏空体积=累计注入水/汽的地下体积-(累积采出油的地下体积+累积产出水的地下体积+累积采出溶解气的地下体积)累积注入水/汽
13、和累积产出水的地下体积通常都取标准条件下的体积值。地下亏空体积一般为负值,表示注入少于采出,如为正值,则表示注入多与采出,超前注水油田常有这种情况。改指标能反映人工补充能量的程度,是衡量注采平衡的一个指标。33、注采平衡 注入流体的地下体积和实际采出流体的地下体积相等。它表示在开采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油藏流体体积不变而压力也不变的状况。衡量注采是否平衡,可以用注采比的概念来表示。注采比等于1,则此时的注采平衡;注采比大于1,则此时注入大于产出,压力上升;注采比小于1,则此时注入小于产出,压力下降,注采平衡是一般注水保持压力开发油田追求的目标。34、产液剖面 油井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所测定的各生产层或生
14、产层段的产出液量或油量。油井含水后可通过测量体积流量和含水率两个参数来确定产液剖面和分层产水量。根据开采方式的不同,测产液剖面的方法也不同。对自喷井,常采用综合仪、找水仪器等通过油管进行测量;对于机械采油井,仪器由特制的偏心井口经油套环空下入井内进行测试或用气举法测井。主要目的和作用:(1)判断油井出水层段及产油产水能力,为制定或调整配注方案提供依据。(2)监视油井生产层段的动用和水淹状况,为油井各种工艺措施提供依据。(3)评价各种工艺措施的效果(4)判断误射孔或套管破裂及窜槽的部位。35、吸水剖面 注水井在正常注入条件下所测定的各生产层或生产层段的吸水量。吸水剖面一般用相对吸水量表示,它反映
15、地层吸水能力的大小。注水开发油田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常常决定着生产井的产出剖面,即有什么样的吸水剖面就大致有什么样的产出剖面。因此吸水剖面资料能大致了解注入水的纵向分布,预测和控制水线推进,监视油层的吸水和产出情况,检验注水方案的实施。吸水剖面的方法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点测水井流量法、水井连续流量计法和井温法等。36、地层压力 地层空隙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又称为储层压力。如果流体为原油,则称为油层压力或油藏压力;如果为天然气,则称为气层压力或气藏压力。油气藏投入开发前,各处地层压力相等,称为原始地层压力。投入开发后,各处地层压力发生变化,且于注采状况有关,称为目前地层压力。是通过各口井分别
16、测定的,如果要测某一区块或者整个油气藏的地层压力,则需要将该区块或整个油气藏各井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地层压力加权平均。通常我们所说的区块或油气藏地层压力就是平均地层压力。该指标反映地层驱动能量的大小,地层压力越高,地层驱动能量越足,高产稳产形势越好;反之,效果变差。37、平均地层压力 油田独立开发区内的地层压力平均值。计算平均地层压力时,必须利用各井在同一时间段测得的地层压力以及必须将各井地层压力折算到同一基准面,求得基准面地层压力。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面积权衡法和体积权衡法。现场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公式为38、井底流动压力 井在生产状态下的井底压力。井底的含义一般指油层中部深度。井底流动压力
17、分注入井流动压力和生产井流动压力。注入井井底流动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二者之差称注入压差;生产井井底流动压力低于地层压力,二者之差称生产压差。井底流动压力直接与油气井产量或注入井注入量有关。改变井底流动压力就是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因而也就改变了油气井产量或注入井的注入量。生产井井底流动压力诱导油气流从地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推至井口;注入井井底流动压力诱导水流从井口流入井底,再从井底驱入地层。可见,井底流动压力在驱动流体运动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9、油井生产压差 油井生产压差是指油井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之差。一般来说,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油气井的产量越高。当生产压差大到某一程度,即
18、井底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较多时,油井井底附近地层会大量脱气,气油比会明显上升。对凝析气井则井底附近地层会出现明显的反凝析现象,尤其对于那些应力敏感性显著的油气藏,流压过于降低,生产压差过于增大,会导致井底附近地层渗透率减小,产能下降。也可能出砂。此时,油气井产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显然,这对保持油气井长期高产、稳产是不利的。因此,油气井不能任意放大生产压差,必须在合理的生产压差下生产。40、总压差 总压差是指目前地层压力(p)与原始地层压力(pi)之差。p=p-pi它表示油藏开发过程中油藏能量的消耗程度。p0 累计注入量大于累计采出量,地层能量充足p0 累计注采平衡,地层能量无盈亏p0累计注入
19、量小于累计采出量,地层能量亏损41、流压梯度 流动压力对井深的变化率。单位为MPa/100m。现场测流压梯度是测量不同深度两点的流动压力之差除以两点距离。流压梯度分注水井流压梯度和生产井流压梯度,该指标反映井筒不同深度两点流体密度及摩阻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流压梯度的变化判断井筒是否有水。如果油气井见水,则流压梯度会增大;此外,由于流压梯度也反映了井筒摩阻的影响,因此,在多相垂直管流中,应尽量避免用流压梯度来折算井内不同深度的流动压力。42、静压梯度 关井后静止压力对井深的变化率。单位为MPa/100m。现场测静压梯度是测量不同深度两点的静止压力之差除以两点距离。静压梯度分注水井静压梯度和生产
20、井静压梯度,该指标反映井筒不同深度两点流体密度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静压梯度的变化判断井筒是否有水。如果油气井见水,则静压梯度会增大,可以看出很明显的油水或油气分界面。因此,对井筒下步积水的井,不能根据井筒上部静压梯度来折算油藏中部静压。关井后井底压力恢复达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静压梯度曲线可以用来帮助确定油藏压力系统。43、饱和压力 在油藏温度下,地层原油开始析出天然气时的地层压力,又称泡点压力。饱和压力可以用来衡量油藏的饱和程度。对于原始状况而言,饱和压力高于地层压力,则为气顶油藏;饱和压力等于地层压力,则为饱和油藏;饱和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则为低饱和油藏。这是衡量油藏驱动类型的标志,地层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田 开发 主要 生产技术 指标 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