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检测讲义PPT课件.ppt
《电线电缆检测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检测讲义PPT课件.ppt(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验方法培训教材热烈欢迎参加学习班热烈欢迎参加学习班的全体同志。祝大家的全体同志。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内容提要内容提要课程安排第一章、电线电缆常用标准第二章、电线电缆检验(检测)的分类第三章、电线电缆常见检测项目第四章、电线电缆常用检测方法第一章、第一章、电线电缆常用标准电线电缆常用标准第一节:常用标准第一节:常用标准1、CCC认证产品的电线电缆标准(部分)(1)GB/T5013-2008/IEC60245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GB/T5023-2008/IEC6022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3)JB/T873520
2、11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4)JB/T8734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2、其它常用电线电缆产品标准(1)GB/T12706-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2)GB/T9330-200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3)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3、试验方法标准(1)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2)GB/T2951-2008/IEC6081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3)GB/T18380-2008/IEC60332电缆
3、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4)GB/T17651.2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5)GB/T17650-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6)GB/T19216.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4、电线电缆材料标准(1)GB/T3952-2008电工用铜线坯(2)GB/T3953-2009电工圆铜线(3)GB/T3954-2008电工圆铝杆(4)GB/T3955-2009电工圆铝线(5)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6)GB/T8815-2008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第二节:产品标准的构成第二节:产品标准的构成产品标准一般由下
4、列四部分组成(1)一般要求;总则-范围、引用标准、定义绝缘和护套材料定义、试验方法定义、额定电压定义标志要求、绝缘线芯识别要求、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导体材料的要求、导体结构的要求、导体性能的要求、绝缘材料的要求、绝缘结构和性能的要求、护套材料、结构、性能要求、成品电缆的外形尺寸和性能的要求等。(2)试验方法;列入产品的试验方法或列入通用试验方法中未列入的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3)产品的具体要求;名称、型号、额定电压、结构:导体截面范围、各种导体的种类、绝缘材料的种类、绝缘厚度、护套厚度、平均外径上下限、绝缘电阻等要求。给出该产品的试验项目、频次及方法。(4)引用标准;产品标准的补充标准第二章电
5、线电缆检验(检测)的分类1、试验类型的分类:(1)型式试验(符号T);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标准规定的一种型号电缆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型式试验的本质是一旦进行这些试验后,不必重复进行。如果改变电缆材料或设计会影响电缆的性能时,则必须重复进行。(2)抽样试验(符号S);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原件上进行试验,以证明成品电缆产品符合设计规范。(3)例行试验(符号R);是指成品电缆出厂之前必须要进行的试验。应100%进行。2 2、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可分为(1)原材料检验:也称进货检验,是对电线电缆所用原材料所进行的检验,以确认
6、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半成品检验: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以确认所生产的半成品是否满足要求(主要依据企业的要求)。(3)成品检验:也称出厂检验或抽样检验,以确认出厂的产品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3 3、其它分类方法;、其它分类方法;首件检验、自检、专检、互检、巡检等。第三章、电线电缆常见检测项目1、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2、绝缘线芯、成品电缆电压试验3、电线电缆的结构检测;导体直径、绝缘厚度、护套厚度、外径、椭圆度等4、绝缘电阻的测量5、标志检查6、绝缘和护套低温卷绕试验7、绝缘和护套低温拉伸试验8、聚氯乙稀绝缘和护套低温冲击试验9、绝缘高温压力试验10、护套高温压力试验11、绝缘和护套热冲击试验1
7、2、绝缘和护套热延伸试验13、绝缘和护套老化前后拉力试验14、绝缘和护套的失重试验15、氧弹(空弹)老化后拉力试验16、不延燃试验17、成品电缆的动态曲挠试验18、成品电缆的静态曲挠试验19、浸油后拉力试验20、绝缘热稳定试验21、绝缘热收缩试验22、绝缘线芯撕离试验23、编织密度的检查24、成束燃烧试验25、耐火试验26、低烟无卤试验27、耐臭氧试验28、扭结试验第四章、电线电缆常用检测方法第一节、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一、检验目的一、检验目的导体直流电阻的大小是电线电缆产品的一项基本性能指标,是一个重要的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测试目的是检查产品导电线芯的电阻是否超过标准的规定值,否则会影响电
8、线电缆产品的载流量。同时对整根产品测定其导体电阻还可以发现生产工艺中的某些缺陷,如线断裂或其中部分单线断裂、导体截面不符合标准等。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量电线电缆的导体的直流电阻。三、检验依据三、检验依据相关产品标准GB/T39562008GB/T3048.42007四、试验设备与器具四、试验设备与器具1、QJ57型、QJ44型、QJ36型直流电桥,微欧计等。2、通用导体电阻测量夹具。五、取样及试样制备五、取样及试样制备1、从被测试电缆上切取长度至少为1m的试样,用导体电阻测量夹具测量时至少取1.25m。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夹具相连部位覆盖物,露出导体大约100mm(保证试样
9、与夹具接触部位为导体)。大截面铝导体(95-185mm2)取3米,240mm2及以上取5米。有争议时185mm2及以下取5米,240mm2及以上取10米。1)取样时应避免试样受到拉伸或导体损伤。2)去除导体表面的附着物、污秽、油垢,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去掉。3)小心地用手矫直试样。2、型式试验时试样应在试验环境(15-25),湿度不大于85%中放置足够长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1。六、试验步骤六、试验步骤1、应使用最小刻度为0.1的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温度计离地面应不少于1米,距墙面应不少于10cm,离试样不应超过1米,且二者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被测试样连接在通用导体测量
10、夹具上。3、按电桥的操作规程测量试样在t时、长度为L米的导体直流电阻。4、铝绞线的电流引入端可采用铝压接头,并按常规压接方式压接,电位电极可采用直径为1mm软铜丝在绞线外紧密缠绕1-2圈后打结引出。以QJ57型电桥为例试验步骤如下:1、将电桥的电流端C1和C2与夹具电流端相连,电位端P1和P2与夹具电压端相连,试样夹在夹具上。(注意:绞合导体的全部单线应可靠地与夹具相连)2、打开电源开关。3、调整零位4、先选择倍率盘,将倍率转盘转到所需的位置,如不知道被测阻值,则应选用103档,再调整测量读数盘,把第一、第二主要读数盘放在被测阻值的大略读数位置,如不知道阻值,可先将测量读数盘转到最大读数值(1
11、1111)。5、电桥平衡的调整:在没有调整到合适的倍率和测量读数盘时,应将灵敏度尽量调小,随着倍率盘、测量读数盘的调整,再将灵敏度逐渐增大。(1)测量时,先锁住“G”,间歇地闭合使用“B”钮,同时观察指针方向,如向右偏转表示倍率的置数偏低,应增大倍率盘,否则减小倍率盘。(2)调节电桥的测量盘,使指针指零,调整时从高阻值的读数盘开始,直到最后一只测量盘。(3)当电桥接近最终平衡时,将灵敏度调到最大。(4)再次调零,再测量一遍。(5)读取被测电阻值:读取读数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字,第一读数盘不应为零,被测电阻值等于各测量读数盘示值之和再乘上倍率。6)用完电桥后应把倍率转至“断”位置,松开“G”钮。
12、七、试验结果评定七、试验结果评定1、按下列公式换算到导体在20时,长度为1000米的直流电阻:R20Rt254.51000((234.5+t)L)式中:t在测量时的试样温度,单位;R20在20度时的导体直流电阻值,单位km;Rt在t度时,长度为L米电缆的导体电阻;L电缆试样长度(指成品电缆的长度,不是单根绝缘线芯或单线的长度),单位m;2、所有产品20时的导体最大电阻值,应不大于标准规定值为合格。注意事项:1)扁形铜皮软线型号60227IEC41(RTPVR)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70km。2)一般用途的编织、高强度橡皮、氯丁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橡套电梯电缆型号为60245IEC70(YT
13、B)、60245IEC74(YT)、60245IEC75(YTF)的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在GB/T3956标准第5种导体的基础上应增加5%。第二节、绝缘线芯、成品电缆电压试验一、检验目的一、检验目的电压试验的基本方法是电线电缆绝缘上加上高于工作电压一定倍数的电压值,保持一定的时间,要求试样能经受这一试验而不击穿。因此耐压试验是一项最基本的性能试验,耐压试验绝大多数采用工频交流电压。耐压试验的目的是考核产品在工作电压下运行的可靠程度和发现绝缘中的严重缺陷。部分电线电缆的耐压试验为例行试验。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电线电缆产品耐受工频交流电压试验。三、检验依据三、检验依据相关产品标准GB
14、/T3048.82007四四、试验设备及器具试验设备及器具1、高压试验台、闪络击穿试验仪等。2、水槽(需要时)五、取样及试样的制备(型式试验)五、取样及试样的制备(型式试验)1、成品电压试验取不小于10.5m的试样,剥去试样一端覆盖物露出导体的长度大约20mm。2、线芯电压试验取不小于5.5m试样,去除护套或编织层和任何其它覆盖层或填充物,不能损伤绝缘线芯,剥去试样一端绝缘露出导体的长度大约20mm。六、试验步骤六、试验步骤1、在水槽中试验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00mm,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水中试样长度成品10m、绝缘线芯5m,其余露在水面),浸
15、水时间不少于1小时。浸水试验时水温应保持在205之间(GB/T5013、GB/T5023规定)。2、接线:高压端接电缆的导体,地线接其余导体及水(若有)或屏蔽层。3、接通电源,按产品标准规定施加电压,电压应依次施加在每根导体对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其它导体和金属层(若有)或水之间,然后电压再施加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和金属层或水之间。4、加电压时应缓慢平稳地上升至规定的电压值,并持续保持产品标准规定的电压值。5、到规定时间后,电缆未发生击穿,则电压试验通过。6、五芯以上多芯电缆电压试验接线方式应使每一线芯与其相邻线芯之间,至少经受一次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频交流电压试验。第一次是在每层线芯中的奇数芯(并
16、联)对偶数芯(并联)之间施加电压;第二次中所有奇数层的线芯(并联)对偶数层(并联)之间施加电压。如果电缆中同一层中含有的线芯数为奇数,则应补充对未经受电压试验的相邻层间或相邻线芯间再进行一次规定的电压试验。然后电压再施加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和金属层或水之间。例如:一盘60227IEC53(RVV)31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其线芯颜色为蓝色、棕色、黄绿芯,用ZNY-5闪络击穿试验仪做电压试验步骤如下:1、取10.5m成品电缆、5.5m绝缘线芯,一端剥去绝缘露出导体大约20mm。2、将试样放入水槽中,试样两端露出水面的长度25mm,浸水1小时。3、接线:绝缘线芯电压试验:将高压端分别接绝缘线芯蓝
17、芯、棕芯、黄绿芯导体,接地端接铜棒(水)试验三次。成品电压试验:1)将高压端接蓝芯,接地端接棕芯、黄绿芯及铜棒(水)。2)将高压端接棕芯,接地端接蓝芯、黄绿芯及铜棒(水)。3)将高压端接黄绿芯,接地端接蓝芯、棕芯及铜棒(水)。4)将高压端接绝缘线芯导体(蓝、棕、黄绿芯拧在一起),接地端接铜棒(水)。4、接通电源。5、首先旋至开关至“自动”档,将时间继电器设置通电5分钟。6、踩上脚踏开关,按“起动”按钮,将电压缓慢平稳地升到绝缘线芯电压1500V或成品电压2000V,5分钟内不击穿为合格。7、若发生击穿,则“击穿”灯亮。8、关闭电源,试验结束。七、试验结果的评定七、试验结果的评定试样在规定的试验
18、电压和持续时间内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样通过电压试验。各种绝缘线芯、成品电缆电压试验的试样长度、浸水时间、水温、施加电压、施加电压的时间不同,应参照相关的产品标准执行。第三节、导体结构检查一、检验目的一、检验目的电线电缆导体结构是指导体构成的材料、单丝直径、根数、绞合方式、绞合后的直径、绞合节距、截面而言。产品标准中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型号都明确规定应采用何种导电线芯及应检验的具体内容。通过检验和测量来判断导体结构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符合截面为目的。截面小会影响载流量,发热使电缆加速老化,影响使用寿命。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电线电缆产品检测。三、检验依据三、检验依据电线电缆相关产
19、品标准及引用标准。GB/T4909-2009四、试验设备及器具四、试验设备及器具外径千分尺或类似器具五、取样及试样制备五、取样及试样制备离端头至少1米的绝缘线芯上,取至少1米长的试样进行,小心地剥除其一端约50mm长的绝缘,裸露出导体。六、测量步骤及要求六、测量步骤及要求以下内容及步骤只限于成品电缆型式试验中的导体结构检查。1、判断导体材料目测导体材料是铜或铝;镀锡或不镀锡。2、检验导体根数。3、测量单线直径在垂直于试样轴线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方向 上 测 量,并 取 算 术 平 均 值。测 量 时 尺 寸 为0.0201.000mm者保留三位小数;大于1.000mm者保留两位小数;按G
20、B/T8170数值修约规则进行修约。4、核对导体截面计算导体截面公式如下:S=d2/4n式中:S导体截面,mm2;d导体单线直径,mm;n单线根数。七七、测量结果的评定测量结果的评定1、各种型号的电缆使用的导体类别见产品标准。2、软导体中单线最大直径、硬导体中单线最少根数应符合GB/T3956及相关标准要求。3、根据计算截面,判断是否符合该档标称截面。第四节、绝缘厚度的测量一、检验目的一、检验目的检验产品的绝缘厚度是否符合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绝缘厚度为目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绝缘厚度是根据该产品适用的电压等级、导体截面的大小、载流量的大小、使用的环境条件、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并考虑长期使
21、用寿命的诸多因素,经过科学的计算和长期实践经验而确定的,如果是比规定值小,会失去电绝缘性能,直至被击穿,导致人身、财产损失,如果是比规定值大到某种程度(超过电线最大外径),给使用者带来诸多麻烦,直至不能使用,并给生产企业增加成本。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电线电缆橡皮、塑料绝缘的厚度。可以作为一项单独试验,也可以作为其他试验如机械性能试验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三、检验依据三、检验依据相关电线电缆标准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四、试验设备及器具四、试验设备及器具1、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或类似设备,两种装置读数均至0.01mm。注:有争
22、议时,应采用读数显微镜测量作为基准读数。2、辅助工具:刀片五、取样和试验制备五、取样和试验制备1、每一根绝缘线芯应在至少相隔1m的3处各取1段电缆试样,并各切取1个薄试片。(注:不同的电缆要求不一样,应根据标准的规定执行)。2、五芯及以下电缆每芯都取样,五芯以上电缆,任取五芯。3、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4、从绝缘上去除所有护层,抽出导体和隔离层(如果有的话)。小心操作,以免损伤绝缘,内外半导电层若与绝缘粘连在一起,则不必去掉。5、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六、试验步骤六、试验步骤1、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
23、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凡径向测量6点时,均约相隔60度为一点。1)在任何情况下,第一次测量应在绝缘最薄处进行。2)当试片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3)当试片是扇形绝缘线芯时应按图2测量6点。4)当绝缘是从绞合导体截取时,应按图3图4径向测量6点。5)当试片外表面凹凸不平时,应按图5测量6点。6)无护套扁平软线应按图6测量6点,两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的一半作为绝缘线芯的绝缘厚度。2、当绝缘内外均有不可去除的屏蔽层时,屏蔽层厚度应从测量值中减去。3、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0.5mm及以上时,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位。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0.5mm以下时,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三位,第三位为估计数。七、
24、试验结果的评定七、试验结果的评定1、每一根绝缘线芯取3段绝缘试样,测得18个数值的平均值(用mm表示),应计数到小数点后两位,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取该值作为绝缘厚度的平均值。(不同产品要求不同)。2、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绝缘的最小厚度。3、若绝缘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绝缘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的绝缘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的最小值。4、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产品标准的规定值。5、其最薄处的厚度只要不小于规定值的90%0.1mm为合格。绝缘厚度的测量位置参看下图绝缘厚度的测量位置参看下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第五节、护套厚度的测
25、量一、检验目的一、检验目的护套是起保护电缆绝缘线芯安全可靠的运行作用,护套的材料是根据使用要求、材料来源、经济性及工艺条件等因素选定之后,护套厚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机械因素;同时也应考虑长期环境老化和材料透湿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与产品的外径和导线截面两者有关,因此护套厚度一般除了随导电线芯截面增大而加厚外,还与产品芯数有很大关系。因此型式试验中要检查护套厚度是否符合标准规定。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电线电缆的橡皮和塑料护套厚度。三、检验依据三、检验依据电线电缆相关产品标准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四、试验设备及器具四、试验设备及器具1、读数显微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线电缆 检测 讲义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