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docx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8月专心-专注-专业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管理学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数及学分51,3周学时数4开设学期2019-2020-1先修课程无开课院(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编写依据201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人 赵珂珂编写时间2019年制订使用教材 管理学编写组.主编:陈传明,管理学(马工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教学参考资料1.苏勇,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精粹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年。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3.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
2、工业出版社,2005年。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5.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吉姆柯林斯等,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9年。7.纳西姆塔勒布著,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中信出版社,2014年。8.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本课程主要阐述管理的基本特征及规律,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体系和方法,把握管理职能对于各种组织的重要作用,运用全面的、发
3、展的、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管理理论,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能具体理解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方法,同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掌握各种管理方法与管理实践的运用;具备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等。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管理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培养学生
4、用系统的、权变的观点和方法去应对各种具体管理问题。 3.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素质培养的本质在于“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反复体会管理理论与操作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最终具备管理意识、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获得个人的核心竞争优势。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界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管理的经典理论、管理基本思维方式、管理者的素质及有效的管理方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管理道德、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创新等知识体系。2.课程教学要求(1)“学中用,用中学”,即理论联系实际,一边学一边用;(2)把握体系和重点,即学习过程中要
5、把握管理学课程的理论体系、把握管理学理论的演变历程和规律,把握主要知识点和概念;(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4)加强阅读、思考和练习,拓展视野、培养管理逻辑思维方式、巩固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点。三、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一是总体介绍管理活动与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主要阐述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原则、职能等,管理学的性质、特征、内容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等;管理思想及理论发展,主要阐述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管理思想、西方近代早期管理思想,重点介绍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二是对管理要素和管理职能的分别阐述,包括管理目的、主
6、体与客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管理的环境,有关决策管理、战略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激励、沟通管理、组织协调以及有关控制内容。三是综合对组织的创新管理、组织文化及其变革与发展等内容。(二)难点管理是什么;管理理论等学派的基本观点;计划的技术和方法;常见的组织结构;领导的一般理论;常用的控制方法;决策的程序以及决策的常用方法;组织变革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技巧和工具;沟通和激励的主要手段;危机管理的一些方法;创新与创新思维等。 四、课程考试形式和要求本课程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管理知识与管理活动案例讨论相结合。课后作业包括研读教材、阅读经典、案例和作业。课程考核采用阶段评价、过
7、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讨论、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及期末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考核标准:出勤和平时作业40%、期末考试60%。五、课程教学时数分配章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式或手段课后作业形式备注第一章管理导论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三节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3讲授多媒体课后习题:3,4,7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第三节 当代管理理论6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课后习题:3,4;讨论课后习题8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第一节 决策及其任务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
8、与特征第三节 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讨论课后习题:3,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四章 环境分析及理性决策第一节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第二节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第三节 决策方法3讲授多媒体课后习题:1,2,4,5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第一节 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第二节 推进计划的流程与方法第三节 决策追踪与调整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讨论课后习题1,6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三篇 组织第六章 组织设计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第二节 组织结构第三节 组织整合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课后习题:3,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七章 人员配备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第二节 人
9、员选聘第三节 人事考评第四节 人员的培训与发展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课后习题:1,2,3,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八章 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构成和功能第三节 组织文化塑造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课后习题:5,6,7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四篇 领导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理论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与特征第二节 领导与领导者第三节 领导与被领导者第四节 领导与情境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讨论课后习题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十章 激励第一节 激励基础第二节 激励理论第三节 激励方法3讲授问题研讨讨论课后习题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十一章 沟通第一节 沟通与沟通类型第二节 沟通障碍及其克服第三节 冲突及其管理3讲
10、授问题研讨课后习题:2,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五篇 控制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章 第十三章方法与技术第一节 控制的内涵与原则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第三节 控制的过程第一节 层级控制、市场控制与团体控制第二节 质量控制方法第三节 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3讲授多媒体讨论课后习题4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十四章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第一节 风险识别与分析第二节 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三节 危机管理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课后习题:3,4,5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六篇 创新第十五章 创新原理第一节 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二节 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3课后习题:2, 3,5 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第十六章 组织创
11、新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3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课后习题:2,5扫码在线自测习题结束语结语: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展望复习课3讲授无扫码在线自测习题学时总计51第一章管理的内涵与本质【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管理学的学习意义、组织与管理两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难点:管理的本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组织与管理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本质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的基
12、本工具第三节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课后作业:课后习题:3,4, 7推荐阅读书目及其他学习资源: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历史演变有基本了解,熟悉管理学的经典理论。了解古典、现代、当代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不同时期的划分特征、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含义及主要流派分类;理解组织趋同、合法性、企业再造等概念。【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基本观点、先进性和局限性;掌握现代管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先进性和局限性;难点:掌握各流派管理思想,组织趋同的不同机制,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和过程。【教学内容】第
13、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研究一般管理研究科层组织研究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第三节 当代管理理论制度视角的研究技术视角的研究课后作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3,4;讨论课后习题8 推荐阅读书目及其他学习资源: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教学目标】重点: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决策原理有基本认识,了解决策过程,能够分析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了解决策的要素、功能和任务。难点:理解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决策的不同分类标准;能够区分不同的决策类型。【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特征;掌握决策过程模型和决策准则。难点:能够在不
14、确定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决策。【教学内容】第一节 决策及其任务决策的概念与要素决策与计划决策的功能与任务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与特征决策分类决策的特征第三节 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过程模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准则课后作业:讨论课后习题:3,4推荐阅读书目及其他学习资源: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掌握PEST、SWOT等环境分析方法,掌握决策树等决策方法,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决策。了解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了解行为决策、非理性决策的主要模型;了解机会评价框架。理解一般环境、具体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教学大纲 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