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工程施工方案.doc
《蓄水池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水池工程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蓄水池工程施工方案2.2.1 施工顺序土方开挖蓄水池垫层及底板蓄水池砼侧壁蓄水池其他辅助工程2.2.2土方工程2.2.2.1 土方开挖进场后首先进行土方工程的施工,考虑施工的紧迫性进场后进行土方开挖,1采用一台1立方米反铲挖掘机挖土,8t自卸车运到堆土区堆放,余土堆于弃土区。2土方开挖坡比:a.土方开挖坡比采用坡比1:2;b.土方开挖预留工作面宽度为1m,按土方开挖图预留。3旱地施工所有主体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在旱地进行施工。4雨季施工在雨季施工中,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土壤。5、土方工程施工工艺机械土方开挖人工保护层土方开挖排水6、预防开挖注意事项(
2、1)土方开挖前应认真学习和审查图纸,查勘施工现场,平整施工场地及清除地面和地上障碍物。(2)土方开挖应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原则,严禁逆向、逆坡开挖或先挖坡脚等的危险作业施工。(3)全面做好施工场地排水降水工作。场地规划、平整,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地下水控制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工程施工完毕,直至回填后才能停止。(4)基坑开挖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在2.5m以上安全距离。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械之间应保证在10m以上安全距离。(5)机械多台同时开挖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验算结果确定挖土机械离边坡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坍方、翻机事故。(6)机械操作时,严禁
3、在机械下方和在机械回旋半径内站人。(7)斜坡地段挖方宜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要根据工程地质和土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先确定土坡的开挖坡度,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止坡水流入挖方场地。(8)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2.2.2.2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措施1)土方明挖从上至下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保护边坡稳定。2)土方开挖按开挖图进行,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及高程要求进行。3)基坑放样测量以监理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
4、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定线放样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进行。4)开挖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及高程要求进行,防止欠挖、超挖。5)基坑开挖时,考虑到地基的特性,选用合适的开挖机械,开挖方式和开挖顺序,以减少对地基的拢动。6)基坑开挖中,对设计开挖坡面若干不安全因素,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7)基坑开挖时,结合开挖出土规划和修好下基坑的道路,使其利于后续工程的施工。8)基坑开挖与土方填筑工程结合,如不能及时填筑时,将回填土和弃土分别堆放,不得混淆。堆土区设置在基坑边线20m以外,以确保现场交通和基坑边坡的稳定。9)如开挖基坑发生严重流沙、涌泥,无法继续施工时,需改变原施工方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10)超过部分,
5、用与基础相同等级的砼或经监理单位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压实处理。11)建筑物的基底土不得拢动或被水浸泡。在开挖时预留50cm的基面保护层,在基础施工前突击挖除,采用人工开挖,以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随即进行底部工程施工。12)基坑内设置集水坑排水时,设置在基础范围外。13)砌石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要求,严禁超挖回填土。14)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并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15)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16)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按图纸要求完成
6、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在解冻后进行。2.2.2.3 土方回填 本工程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少量构作物附近的采用人工回填夯实机械运土人工夯实机械夯实施工方法1.建筑物四周及作业面狭小的地方的回填土方采用人工回填,蛙式打夯机夯实;2.机械可以回填的部位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推平、压实;2.2.2.4 土方填筑及碾压技术措施1、土方填筑前,必须清理地基,将影响建筑物安全的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淤泥应按设计要求清除,对地质勘探孔应逐一检查,进行处理。2、土方填筑必须在基础处理、隐蔽工程基坑清理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验收合格的填筑面应及时填筑,以防造成破坏。3、填筑前,
7、首先做碾压试验,以确定压实机具、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标准。根据填筑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压实方法;大堤及上游厂区范围填筑应采用机械压实;建筑物周边的回填土宜用人工和小型机具夯实密实,回填土的压实度均不小于规定数值。4、本工程填筑土方采用自卸车运土至填筑地点,现场指挥卸土,用推土机整平,控制摊铺厚度,再采用120推土机进行碾压,开始慢速行走,几层碾压后逐渐提速,碾压机械行驶控制在510公里/小时,其碾遍数控制在10遍以内,每层碾压均应取样做试验。根据碾压试验成果,确定碾压机械、最佳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及土壤最优含水量。当最后一层碾压结束后,再用人工精
8、平并修整。整个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有专人指挥,对作业面狭小的地方及边拐处机械压实不到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整平,蛙式打夯机压实。 机械(人工)压实时,按不同部位要求严格控制压实度,并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干容重试验,不符合要求再进行补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机械碾压时,应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平行堤轴线方面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碾压时宜采用进推错距法。 填方碾压及碾压试验: 碾压试验前均应对松铺土的厚度,平整度及土的含水量进行测定,特别是土体的含水量系土体压实的主要因素,故需要检测土壤的含水量W,使W值接近设计要求的含水量,当W大于W0
9、时,表明土中含水量过大,碾压时容易起“弹簧”,应将土晾干,或换干一些的土,当W小于W0时,说明土太干,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应喷洒水后再碾压。5、对构筑物周围作业面狭小的地方及拐边处,机械作业不到位的地方采用人工整平、蛙式打夯机夯实,建筑物与土方接触面先用黄泥浆涂刷一遍后立即进行土方填筑。6、土方填筑,采用接近最优含水量的土料,且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如果超出,应根据土料开挖方式、装运卸流程以及气象等条件对土料含水量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采取翻晒或加水等措施,使其含水量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填筑。7、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分段位置错开。8、
10、严格控制铺土厚度及土块粒径。人工夯实每层不超过20厘米,土块粒径不大于5厘米;机械压实每层不超过30厘米,土块粒径不大于8厘米;每层压实后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中铺筑上层土料。9、由于气候、施工等原因停工的回填工作面应加以保护,复工时必须仔细清理,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准填土,并作记录备查。10、如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现象时,应根据情况认真处理,并经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11、雨前碾压应注意保持填筑面平整,以防雨水下渗和避免积水。下雨或雨后不允许践踏填筑面,雨后填筑面应晾晒或处理,并经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12、负温下施工,压实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蓄水池 工程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