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概论试题.doc
《食品科学概论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科学概论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填空:1.食品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整合和应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以及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理论去研究(食品的性质)、 (导致食品变质的因素)、 (加工过程原理)以及(改造食品以满足公共需求)的学科。2. 食品科学的任务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开创新食品奠定理论基础)、(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推动食品法规与标准化建设)。第二章判断1、制作食品泡沫时,一般都是先打发泡,然后再添加糖,以使泡沫稳定。()2、虎克定律:在弹性极限范围内,物体的应变与应力的大小成反比。()3、应力松弛时间:M=/E,表示应力松弛快慢,黏性越大,应力松弛时间越长()4、广义麦克斯韦模型模拟实际黏弹性
2、体应力松弛性质。广义开尔芬模型模拟实际黏弹性体蠕变性质。() 5、食品有一个很短的应力松弛过程,从牙齿的咬合到重新张开间有短暂的静止期,麦克斯韦模型的应力松弛时间为6-8s,口感柔软。当松弛时间达到10-14s时,口感较硬。()6、在动态粘弹性的测量中,当应力和应变很小时,各模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7、布拉本德粉质仪是搅拌型测试仪。淀粉粉力测试仪是搅拌型测试仪。()问答题1、消泡原理:答:消泡剂滴至泡膜时,会在膜表面扩散。在消泡剂扩散之处,表面张力局部降低,使得这部分膜变得很薄而导致破裂。2、果实成熟过程的变化:答:未成熟的果实细胞间含有大量原果胶,它不溶于水,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坚固的
3、细胞壁,组织坚硬;随着成熟的进程,原果胶水解成水溶性果胶,溶入细胞液内,使果实组织变软而有弹性;最后,果胶发生去甲酯化作用,生成果胶酸,果胶酸不会形成凝胶,果实变成软溏状态。第三章填空:1.Ostwald熟化是由于不同直径的气泡之间(毛细管压力差),小泡中的气体会向大气泡转移,导致大气泡越变越大,小气泡越变越小,最终消失。2.泡沫体系的稳定机制:(气体扩散)、(毛细流动)、(重力排液)、(Ostwald熟化)。一 单选1. 在常量凯氏定氮法消化过程中,加入哪种物质会起到提高溶液沸点的作用( B )A硫酸铜 B硫酸钾 C氧化汞 D硒粉2在脂类测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溶剂萃取法( D )A索氏提取法
4、B酸性乙醚提取法 C碱性乙醚提取法 D巴布科克法二多选1食品分析中的仪器分析技术包括( ABCD )A色谱分析法 B光谱分析法 C物理技术 D生物技术 2美拉德反应形成的风味物质包括( ABCD )A羰基化合物 B含氮杂环化合物 C含氧杂环化合物 D含硫杂环化合物三判断题1食品作为天然的或加工后的生物体系其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核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还可能包括多种食品添加剂( )2典型的水果风味在水果形成的早期已经存在,并非是在一个相当短的成熟过程中形成的( )四问答题请用AH/B/X- 结构模型来描述甜味分子的一般结构特征(AH/B/X- 图如下)答:该模型中A和B是电负
5、性原子(如氧、氮、氯),H是氢原子,X是分子的非极性部分。舌头上的甜味受体有一种与之互补匹配的结构分布,这样,在甜味分子的AH/B结构和受体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而甜味分子的非极性部分X可以结合到受体的相应凹穴中。对于甜位化合物,A和B之间的距离必须为2.54。第四章1.冷冻保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 C )摄氏度A 1 B-10 C -20 D-52.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它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用全新的技术来(B)A改变食品状态 B 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C 创造新个体 D 改变食品的形态3.工业发酵中一般都采用(A)的灭菌方法杀灭培养基中的有机物。A高压蒸汽灭菌 B
6、火焰灭菌 C 干热灭菌 D常压灭菌4. 下列哪种发酵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发酵方式(C)A 凝胶发酵 B 固体发酵 C 液体发酵 D 乳液发酵5. 煮沸灭菌法是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水中煮沸(B)A1030min B1530min C550min D1020min6. 盐渍保藏方法要求食盐溶液的浓度应在(C)以上A 15% B 20% C 10% D 25%7.目前哪种酶主要可以用来降解啤酒中的蛋白质(CD)A 葡聚糖酶 B 纤维素酶 C菠萝蛋白酶 D 木瓜蛋白酶8.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消泡剂主要有(ABC)A 天然油脂 B 高级醇类 C 脂肪酸 D 甾醇类 9. 衡量食品工业废水污染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7、有(ABCD )A 总固体 B 悬浮物 C 有机物 D Ph10.目前发酵工业大多数采用( C )来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A加热灭菌 B静电除菌 C介质过滤除菌 D射线灭菌1. 干热灭菌的效果比湿热灭菌的效果更好。()2. 在发酵工程里,培养基连续灭菌中的间歇灭菌法是中小型生产厂家经常采用的一种培养基灭菌方法( )3.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必须先将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除,灭菌完毕应立即减压( )一. 单项选择题1. 不用透明容器而采用棕色牛奶瓶和避光纸盒包装牛奶的原因是(D)A.牛奶遇光易发生磷酸钙沉淀。B.牛奶富含抗坏血酸,但抗坏血酸对光是不稳定的。C. 牛奶胶体在贮存中易发生混浊和分层。D.牛奶
8、富含核黄素,但核黄素对光非常敏感。2.果蔬通过冷藏延长保存期的主要原理是(A)A.果蔬的呼吸热值随冷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B.在冷藏温度下,致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受到了抑制。C.在冷藏温度下, 果蔬的水分散失变得缓慢。D.冷藏必须和气调保藏相结合。3. 苹果、山楂制品中可能含有的特征生物毒素是(C)。A.黄曲霉毒素B.桔青霉素C.展青霉素D.肉毒毒素4. 新鲜肉中肌红蛋白的存在形式是 D 。 A.还原型肌红蛋白 B.氧化型肌红蛋白 C.氧合型肌红蛋白 D.一氧化氮肌红蛋白5. 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吸附乙烯的是:CA 消石灰 B 碱溶液 C 高锰酸钾D 碳酸钾6. 在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中,引起变
9、质最为显著的因素是:A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放线菌7. 谷类蛋白质中的限制氨基酸是(A)。A.赖氨酸B.精氨酸C.酪氨酸D.色氨酸多项选择题1.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的是(AE)。A.苹果B.葡萄C.菠萝D.甜瓜E.猕猴桃2. 在食品生产中所用到的重要的酶有那些(ABCD)A.糖酶 B.蛋白酶 C. 氧化还原酶 D. 溶菌酶三. 判断题1. 酪蛋白是牛乳的特征蛋白,其在天然乳蛋白质中的质量百分比高达80%左右。()2. 黄油就是奶油,而人造奶油是植物油的衍生物。()3. 果蔬采摘后,仍具有生命力,他们的呼吸作用可起到调节气体的作用,因此,气调保鲜主要用于果蔬保藏。() 4. 肉的成熟可
10、以改善肉的风味、持水性和结着性。( )5. 后熟是指果树原料从食用成熟度向采收成熟度转变的过程。( )四. 简答题1. 为了防止果蔬中水分的过度蒸发,防止萎蔫现象的发生,提高保鲜效果,在果蔬贮藏保鲜中常采那些措施: 答:(1)保持贮藏场所有一定的湿度,通过喷 雾、 洒水等方法提高库内环境的湿度。 (2)采用低温贮藏。 (3)进行涂蜡、涂虫胶及塑料小包装处理。 (4)尽量减少库内空气的流动,降低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第五章一、选择题(共十道)1 可明显减少维生素、矿物质等水溶性营养素损失的烹调方式是( )A.炸B.蒸煮C.烤D.微波加热2 以下食物搭配能较好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是( )A.大豆+
11、面粉B.鸡蛋+猪瘦肉C.大米+大白菜D.带鱼+猪肝3 在加热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氧化聚合的油脂种类是( )A.大豆油B.橄榄油C.亚麻油D.花生油4 锌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B.参与多种酶的组成C.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D.参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5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96%,92%,98% B、98%,95%,92% C、98%,92%,95% D、95%,98%,92%6.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转变成尿,随尿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A.三羧酸循环 B.鸟氨酸循环 C.乳酸循环 7.()是
12、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限速酶。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8.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并不是先形成游离的嘌呤,然后生成核苷酸,而是直接形成(),再转变成其他嘌呤核苷酸。 A.腺嘌呤核苷酸 B.黄嘌呤核苷酸 C. 次黄嘌呤核苷酸9.()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A.黄曲霉毒素 B.亚硝胺 C.赭曲霉素10.被动运输是()。A.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消耗能量 C.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 二 判断题(共十道)1 人体维生素A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视黄醇:另一个是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2 脂溶性维生素可很快在体内代谢掉,即使长期过量摄入也不会引起中毒
13、3 食品冻藏中,营养素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冷冻储存阶段。4 我国居民膳食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动物食品。5 血红素铁在肠内的吸收并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6.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7.三羧酸循环是从乙酰CoA和苹果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的。8.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作用形成氨酰-tRNA复合物,使氨基酸活化。9.脂肪酸氧化的反应历程: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10.传统上把摄入较小剂量即能损害身体健康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内源化学物称为毒物。三 综述题1简要回答平衡膳食宝塔的主要内容.2代谢综合征(MS)与碳水化合物、胆固醇、膳
14、食纤维、脂肪酸的关系?一 1-5 DACBB 6-10BACAA二 1-5 6-10三 1.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畜、禽、肉类、蛋类、鱼虾类等动物性食品,每天应该吃125225g其中畜、禽、肉类50100g、鱼虾类50100g、蛋类25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当吃相当于300g鲜奶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3050g干豆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为烹调油和食盐,烹调油不超
15、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2 (1)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对血脂、脂蛋白浓度及糖代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部分个体进展为MS。(2)胆固醇过多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胆固醇饮食可引起血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成倍上升。(3)膳食纤维可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是谷物纤维与胰岛素抵抗负相关,与MS的患病风险负相关。(4)饱和脂肪酸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升高血TG和LDL-C;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TG和LDL-C;在膳食脂肪供能占总热量35%40%以下时,脂肪酸摄入的类型比脂肪摄入总
16、量更为重要。一、判断题6.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7.三羧酸循环是从乙酰CoA和苹果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的。8.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作用形成氨酰-tRNA复合物,使氨基酸活化。9.脂肪酸氧化的反应历程: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10.传统上把摄入较小剂量即能损害身体健康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内源化学物称为毒物。二、选择题6.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转变成尿,随尿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A.三羧酸循环 B.鸟氨酸循环 C.乳酸循环 7.()是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限速酶。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8.嘌呤
17、核苷酸的合成并不是先形成游离的嘌呤,然后生成核苷酸,而是直接形成(),再转变成其他嘌呤核苷酸。 A.腺嘌呤核苷酸 B.黄嘌呤核苷酸 C. 次黄嘌呤核苷酸9.()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A.黄曲霉毒素 B.亚硝胺 C.赭曲霉素10.被动运输是()。A.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消耗能量 C.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三、简答题代谢综合征(MS)与碳水化合物、胆固醇、膳食纤维、脂肪酸的关系?答案:一、二、B A C A A 三、(1)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对血脂、脂蛋白浓度及糖代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部分个体进展为MS。(2)胆固醇过多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胆固醇饮食可引起血极低密度
18、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成倍上升。(3)膳食纤维可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是谷物纤维与胰岛素抵抗负相关,与MS的患病风险负相关。(4)饱和脂肪酸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升高血TG和LDL-C;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TG和LDL-C;在膳食脂肪供能占总热量35%40%以下时,脂肪酸摄入的类型比脂肪摄入总量更为重要。第六章.食品安全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主要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 物理性污染 D.转基因污染2. 水质的微生物检测主要的依据是(
19、 ) A.大肠杆菌 B.菌落总数 C.沙门氏菌 D.志贺氏菌3.下列细菌不能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的是( ) A.炭疽病 B.结核病 C.布氏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4.小麦、面粉、面包、玉米粉中可能出现的霉菌毒素为( ) A.黄曲霉毒素 B.棒曲霉素 C.桔青霉素 D.T-2毒素5. 对人危害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估算为( ) A. 暴露评估 B.风险评估 C. 食品安全状态 D.残留监控6. 下列不属于食品可持续性安全指数的是( ) A. 人均耕地 B. 森林覆盖率 C. 人均水资源量 D. 粮食储备水平二 判断题1.现代食品安全问题为:营养失控、微生物致病、自然毒素、环境污染物、人为加入食物链
20、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其他不确定的饮食风险。( )2.液相色谱溶剂消耗量少,检测器种类较气谱多,灵敏度比气谱高,液谱柱制备较气谱柱容易。( )3.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有:抗生素快速筛选法,快速涂抹实验,磺胺现场实验法,免疫检测技术.( )4.汞、铅、砷、有机磷、有机氯、亚硝酸盐、苯并芘都属于食品中化学性污染。( )5.二噁英是一类非常稳定的亲脂性固体化合物,其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所以二噁英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6.化学物的危险性评估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和其他农业化学品、兽药残留、不同来源的化学污染物以及天然毒素,但微生物细菌毒素不包括在内。( )简答题1.防止霉菌毒素
21、中毒的措施有哪些?2.简述食品标准的分类。 答案一1. C 2. A 3. D 4. A 5. B 6. D二1. 2. 3. 4. 5. 6.三防止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2)作物收获时要及时晒干、脱粒 (3)粮食的储存管理(4)食品加工前应测定毒素含量(5)不吃霉变食品 。(1)按级别分类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五级。(2) 按性质分类 :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3)按内容上分类 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 第七章单项:1 以下哪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科学 概论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