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备考计划.doc
《高三地理二轮备考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二轮备考计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一、考纲说明解读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围、试卷构造等方面来看均无任何变化。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察考生对根底知识、根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察。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小切口、大纵深考察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2、创设新情境考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考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4、要求答题规,注意地理术语的运用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察贯穿始终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拟大的科目。
2、一方面自然地理局部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另一方面知识点细小、琐碎,系统性差,不便掌握。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感觉全国卷高考难度大的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第一轮的地理复习,已初步掌握了高考围的地理根底知识,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根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地理的二轮专题复习打下了一定的根底。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仍明显的
3、存在着许多问题,机械背诵多,整理加工少;结论多,思考过程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具体表现为:1、审题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读题、析题的习惯,审题快速随意,容易无视关键字词。2、推导时,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展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3、提取知识时,感觉根底掌握不牢,地理概念模糊,双基薄弱,根本要领和原理混淆不清。4、作答时,不规,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或答不全要点,材料信息脱离,答案无序拼凑,语言表达混乱。三、主要教学任务: 二轮将使用“优化探究作为蓝本进展专题复习,根据高考的重点、热点容,打破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整合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在联系划分专题,将
4、知识进展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建立知识网络;将所学过的根底知识和已具备的根本技能结合起来,基于真实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轮复习预计5月19号之前完成,因此时间紧、任务重,针对考情、学情及考生的个体差异,大胆取舍,有的放矢,完成三大任务:1、主干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及综合运用。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华。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2016、2017年全国卷高考的整体难度有所下降,预计2018的难度与前两年差异不大,所以二轮复习必须强化对根底
5、知识的梳理。但复习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将所学过的根底知识和已具备的根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根底知识进展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到达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根据各类知识构造的差异,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1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2人文地理: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容分散,不容
6、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学过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历,从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国东北开展商品粮基地的措施。学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起,经济衰退,振兴后,联系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区如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煤炭城市的产业转型,煤城“市经济的转型等都有一样或相似的地方。3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展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
7、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在二轮复习中,务必要求学生加强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展跨区域比拟,通过比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2、重视知识重组,加强弱点训练、突破地理图表1知识重组二轮复习时间紧、知识多、任务重,不必追求知识的面面俱到。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延伸。横向延伸主要表达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
8、要抓住区域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进展区域特征的分析。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 首先分析南方低山丘陵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抓住气候和地形这两个关键性因素。其次要在分析自然要素的根底上分析人文地理状况,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生产等。2弱点训练二轮复习要有针对性,必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所谓“弱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对这样的知识,尤其是每次考试学生必定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的课本知识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展强化练习。非知识性弱点,主要指学生的考试习惯和考试素质。如书
9、写不规,审题不认真、粗心大意,表达不清楚,术语不规,心理紧等导致考试失误频频。这必须通过大量的专项训练,心理辅导才能得以解决。3地理图表突破重视文字、突出地理图表。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地理高考试卷,每一道试题都是读图、读表、读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解答。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又再次强调考察学生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上下,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上下。复习中要进展专项训练,如:太照图、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
10、降水量线等图、地质构造图、垂直带谱图等。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能力,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3、培优推临,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补差、分层辅导,重点做好本科临界生的辅导和帮扶工作。认真研究临界生学习的特点,耐心做好其思想工作,真诚教给其好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力争做到最好。具体做法如下:1学情收集通过前7次月考成绩,特别是调研考试、百校联考和一模中的地理成绩,分层次找出前20名、21-50名、51名以后的学生。每周五晚上,在每个层次学生中随机抽取1-2个学生,在信息收集本上写出今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二轮 备考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