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概况.ppt
《麻风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概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风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概况.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内容麻风病的概况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麻风病传染两个影响因素麻风病流行特点和现状麻风病防治概况2麻风病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丙类)潜伏期平均为5年,可长达20余年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致容貌损毁和肢体畸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畸残发生可治愈、不需隔离3麻风分枝杆菌革兰阳性细菌,无鞭毛和芽孢,有无荚膜尚难定论,抗酸染色呈红色体外培养尚未成功九带犰狳、红松鼠-携带麻风杆菌4麻风杆菌感染后体内过程5亚临床感染阶段95%:无临床表现进展持久性疾病瘤型(LL)结核样型(TT)亚临床麻风 自愈中间界线类(BB)界线类偏瘤型(BL)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WHO:皮肤涂片细菌阳性的多菌型
2、MB)和细菌阴性的少菌型(PB)麻风未定类麻风(I)临床各型麻风传染三个环节二个因素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易易易易感感感感人人人人群群群群传染传染传染传染途径途径途径途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6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未经治疗的MB患者未经治疗PB患者健康携菌者(健康人皮肤中查到AFB)西非黑猩猩西非黑长尾猴北美野生犰狳不列颠群岛红松鼠动物疫源性瘤型麻风患者鼻分泌物或溃疡是主要传染源7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传染传染途径途径传染方式入侵门户皮肤与皮肤的直接密切接触细菌飞沫被粘膜接触或吸入细菌污染物作为载体的传播暴露处皮肤呼吸道粘膜破溃
3、8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易易易易感感感感人人人人群群群群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特异性遗传学素质人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一般成人抵抗力较儿童强9麻风病传染二个因素热带、亚热带地区温暖潮湿温暖潮湿麻风杆菌存活时间长麻风杆菌存活时间长皮肤暴露部位多皮肤暴露部位多紫外线照射强紫外线照射强卫生状况:卫生状况:医疗条件,文化教育:文化教育:健康知识,居住条件:居住条件:接触机会,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疾病流动,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人为传播,10热带病流行病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社会病贫穷病11经济发展与麻风病流行麻风病的流行特点人间分布人间分布人间分布人间分布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时间分布时间分布时
4、间分布n年龄年龄n性别性别n种族种族nn地区地区n家庭家庭nGISnn时点时点n趋势趋势n预测预测n数量或频率特征12年龄分布13麻风高流行区,发病年龄高峰通常为20岁左右麻风低流行区,发病年龄高峰上移,通常在40岁以上性别分布14男性高于女性(通常为2:1,中国为3:1)种族分布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黑种人、黄种人和混血人种:与种族易感性有关与不同种族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有关15地理分布世界:赤道两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分布特点:局限性、集簇状分布历史:北纬38度以南的东南沿海 及长江流域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当前:云南、贵州、四川等16家庭分布17型比差异型比(新麻风病例中多菌型患者所占
5、比例)流行初期型比较低,流行得到明显控制型比上升印度50%以上的患者是单块皮损的少菌型麻风中国各地麻风的型比相差不大流行程度较高,30%左右流行程度下降,59.6%67.9%1880年代初,多药联合化疗(MDT)引入,患病率下降90%以上1991年第44届世界卫生大会“全球在2000年消除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麻风决议”,目标(患病率95%1999年,90%县 (市)患病率1/10万,发现率0.5/10万上海、山东、辽宁、江苏、天津、浙江等省份率先达到基本消灭标准200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006年,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2011年9月,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风病 流行 现状 防治 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