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汇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docx
《8篇汇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篇汇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篇汇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第一篇,共八篇深入学习2023年度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讨材料、心得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走活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重要节点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基调、明取向,既直面挑战、剖析问题,又系统部署、前瞻布局,从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重点任务等各环节,系统性夯实2024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底气。今年以来,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通过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多维度、多层面的政策“组合拳”,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等方面
2、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近来,国内外机构陆续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专家普遍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这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会议直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等,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表明了解决问
3、题的决心和底气,也提出了解决路径。政策组合拳的综合施策,将是开展2024年经济工作的一大要诀。从会议要求来看,政策层面突出体现了延续、巩固和协调的特点。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会议着力强调了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合力促稳,前瞻谋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可起到“一子落,满盘活”之效。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会议列出的九大重点任务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
4、化产业体系建设”被提到首要位置。“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近年来,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逐渐显现,以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持续走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的新增长极。作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国家高新区园区前三季度生产总值(GDP)达到12.3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11%,占全国比重为13.50%o科技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产业转型升级成效的日益凸显,这些都是提升我国产业供给“硬实力”的关键所在,将持续夯实我国
5、经济长期向好的底气和动能。2024年经济工作蓝图已经绘就,重在抓落实。下一步,各方需奋发有为、主动担当,快速将中央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确保重点任务落实落细,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二篇某单位理论学习组关于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提纲及学习心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蕴含着稳与进、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把握好这两对都证关系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新时代以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
6、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则是在对国际国内环境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进行战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重大转型意义的新要求,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发展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形势看,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明年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态势,仍面临解决好非均衡复苏以及来自
7、总量和结构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辩证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标。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动能。坚持“稳中求进”要抓好抓实“稳”的基础,坚决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为实现“进”的目标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坚持“以进促稳”要主动为“进”培育力量、把握方向、开辟道路,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更加坚实、更有活力的“稳”,实现“稳”和“进”的良性互动。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是“进”的前提,经济环境的“稳”也需要积极政策作为支撑,多出有利于稳颈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
8、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意在兼顾熨平短期波动和化解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是“稳中求进”的政策取向,也是以进促稳”的重要举措。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辩证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立与破,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这对于仍处于经济恢复关键阶段的我国尤为重要。我国在长期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摸着石头过河”以及“渐进试点”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范例。此前的“先立后破”
9、主要是对某些具体行业、领域的要求。此次会议提出先立后破,意味着这一原则将从部分行业、部分领域上升到对经济社会全局的更高要求。在具体的经济工作中,应该“立”什么、“破”什么?我们要先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的经济拉动能力立起来,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衰退阶段的行业则是要“破”的部分,但在“破”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并未确立之前,不宜对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操之过急,要更加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协调性。在经济工作的总体推进中,要提升新机制与新模式“立”的优先级,对“破”旧的工作和影响有所控制,在防范经济失速风险的情况下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结构性改革。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在稳与进、立与破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三篇2023年有关围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及学习心得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以及高成长企业、高端产业的集聚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发挥优势特色,率先打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国
11、家高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最大优势。从科技创新看,国家高新区聚集了近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78%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一半,是毋庸置疑的创新“先锋队”。从产业创新看,在国家高新区诞生了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等诸多第一;智能机器人、卫星导航等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加速产业化;园区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占全国近一半,显然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高地。科技、经济两张皮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必须破解的难题。最大限度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国家高新区自成立以来的首要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表明,国家
12、高新区不仅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也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前三季度,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同比名义增长7.11%,占全国的13.5吼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了诸如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等一批高科技产业集群,集聚了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分之二的科创板上市企业,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基石。国家高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着力提升高水平创新能力。园区的优势就在于协同攻关、合力创新。在园区内,要用好集聚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在园区外,要推动更多
13、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创新基地平台向国家高新区布局,灵活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率先实现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至关重要。科技创新要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企业去做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高新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完善涵盖各类企业的全链条全周期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打造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落脚点在于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归根结底,新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国家高新区要巩固已有特色优势产
14、业,强化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品牌孵化和新业务延伸,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更要向世界级高端产业园区看齐,锚定更高目标,以场景为牵引,促进新技术迭代应用。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第四篇2023年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交流研讨发言提纲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与势的深刻洞察、对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深切考
15、量,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就经济发展形势提出针对性要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从国际形势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形势看,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在此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具有重
16、要的现实针对性。越是面对风高浪急的挑战,越要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稳”与“进”、“立”与“破”两对辩证关系,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是大局,也是进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举措,体现的正是“把该稳的稳住”。进是目标,也是稳的动能。“以进促稳”意味着没有进就不会真正实现稳,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在转方式、调
17、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以畅通经济大循环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该进的必须进,才能实现经济稳、大局稳、人心稳。正确处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坚持先立后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形象比喻生动说明了先立后破的重要性。坚持先立后破,首要在“立”,即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避免未立先破、破而不立。特别是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并未确立之前,不宜对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操之过急,要更加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协
18、调性,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切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正确处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除了要兼顾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还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整体把握、协同推进,不可偏废。无论是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还是要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抑或是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九项重点任务,都贯穿着“稳中求进
19、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逻辑,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全省上下要深刻领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部署,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第五篇2023年某某读书班在学习贯彻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言材料、党课讲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会议用“回升向好”评价今年经济。对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与2022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3年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定调有所不同,“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今年的新提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十二个字,蕴含着两对辩证关系:一对是“
21、稳”与“进”,一对是“立”与“破”o把握好这两对辩证关系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首先看“稳”与“进”。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的“稳”至关重要。只有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发展,充分保障就业民生,才能从容化解风险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简言之,“稳”是进”的重要基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系列举措,扭住“稳”的关键点。而“进”则是“稳”的目标,也为中国经济之“稳”提供持久的动力。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汇编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交流 发言 材料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