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引引 言言 火是一把双刃剑,火的光芒给人类带来光明,是人们从原始走向文明的指引,给人们提供热能、动力。但是当火使用不当时,就有可能造成恶性的火灾,烧毁房屋建筑等物质财产,严重时,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火灾的基础知识火灾的基础知识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基础知识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水的性质与水的灭火作用水的性质与水的灭火作用电气火灾与电气防火电气火灾与电气防火学校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 火灾的基础知识一、火灾的概念及危害 1、火灾的概念: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中将火和火灾定义为:火是以
2、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火灾危害危害毁坏财物不良的影响残害人类生命破坏生态平衡2、火灾的危害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饭馆发生火灾,造成325人死亡。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3、学校火灾的特征学校火灾特征学校火灾特征多发生在宿舍伤亡大、影响大易发生在夜晚(1)火灾易造成伤亡大和影响大。克拉玛依友谊饭馆发生火灾,造成325人死亡,大部分是学生。最终因渎职、玩忽职守等对副市长
3、赵某、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某、克拉玛依市教委副主任副主任唐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五年;五年四年零六个月;五年;五年。(2)易发时间多在夜晚。据统计火灾一般都是发生在晚上。学生违规使用明火引起火灾,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线路过载,或使用电器不当,过度发热,引燃周围可燃物等;夜间:疏散条件差,发生火灾后,学生处于惊恐状态;学校的一些措施断送疏散的最佳时间:如加装防护栏,楼道出口安装铁栅栏,学生就寝后将宿舍楼出口上锁后无人看守。凡此种种,一旦深夜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混乱,极易造成找不到逃生出口而酿成惨重的后果。(3)易发部位多为学生宿舍。很多案例表明火灾是宿舍起火而最终导致成灾。学生宿舍
4、是学校火灾隐患最突出所在,如:学校疏于对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乱拉乱接电线、违章用电、宿舍内吸烟、蜡烛照明、熏蚊、楼道不畅通和消防器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4、火灾的分类(1)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机物质性质。如学生书本、木制课桌、学生宿舍的棉被、窗帘等。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酒精及一些其他有机液体。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学校食堂用到的天然气等以及学生在宿舍
5、违规使用液化气等。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钾、钠、镁等这些金属火灾等。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如学生宿舍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电吹风、夹板、插线板等以及教室里使用多媒体、饮水机等。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放入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如学生在宿舍开小灶,烹饪油脂起火等。(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
6、济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5、学校火源识别(1)火源的概念 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化学能、光能等。(2)火源的分类 明火焰;高温物体;电火花;光线照射与聚焦;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明火焰的危险性及其表现形式 明火焰:裸露之火,有很大的激发能量和高温。学校常见的明火焰:打火机火焰、蜡烛火焰、液
7、化石油气灶具火焰、酒精灯、酒精喷灯火焰等。温度都超过700与可燃物接触与爆炸性混合气体接触即使与可燃物有一定的距离,也可通过导热、导热、对流、辐射对流、辐射明火焰大于大部分可燃物的自燃点,如课本、蚊帐等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某学校学生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损失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案例:案例:高温物体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高温物体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并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如:学校食堂的铁皮烟囱表面、白炽灯泡、学生违规抽烟的烟头、未息的蚊香、照明灯等。铁皮
8、烟囱的表面的温度可达200左右。在靠近炉灶处可达500。汽车排烟管处可达150-200;发动机燃烧室内可达2000。烟头中心温度可达700左右,表面也有200-300。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消防部门的官员称,这幢建筑里的火警装置和灭火器都不能正常使用,校方和有关当局应对此负责。2001年6月5日,西广电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13名儿童死亡,1名受轻伤。火灾原因为点燃的蚊香引燃搭落在床架上的棉被所致。蚊香中心温度可达700左右,表面也有200-300。气焊熔渣温度可达1500左
9、右。电焊熔渣温度可达2000左右。熔渣粒径越大,飞散距离越近,环境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冷却。60W137-180100W170-216200W154-2961000W的碘钨灯温度可达500-600左右。400W的高压汞灯温度可达180-250左右。舞台探射灯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饭馆发生火灾,原因: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同时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后果: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人是学生,另外37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用电不规范引起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学生在宿舍乱拉电线、乱接插头导致短路、
10、接触不良等产生电火花引燃可燃物质等。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线路过载等,引起线路燃烧,点燃周围可燃物质等。开关火花、漏电火花、短路火花等等电火花温度高达上千度,极易点燃可燃物高压漏电火花2003年23日5时40分左右,东北某大学4号女生宿舍219室突发大火。火灾的原因为219寝室学生用“热得快”烧水,因晚上突然停电,她只好从水壶中拔下“热得快”放到床上,但忘了切断电源,早晨醒来后发现床上的“热得快”已经将床铺引着,惊慌之下,四处敲门喊醒其他寝室的学生。由于这名女生逃生时打开了寝室的门,结果通风后火势更加猛烈。案例:违规使用热得快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太阳热辐射线(太阳光线)
11、对可燃物的照射(暴晒)点火和凸透镜、凹面镜等类似物体使太阳光线聚焦点火。如化学实验室一些易燃易爆物质没有按要求储存,被阳光直射,引起燃烧;物理实验室一些实验仪器教学后,未及时收集、整理,留下隐患等。放大镜聚太阳光点燃树叶引起光线聚焦的物体大多是凸透镜和凹面镜的物体球状的玻璃瓶放大镜案例:孩子玩放大镜,点燃废纸,引起火灾。2015年7月30日,阳光很强,某小童在家想用放大镜点废纸,看借助放大镜聚焦功能能否将纸屑点燃。后来,因为天气炎热,小童玩耍一阵子后便随手把放大镜放在了阳台上。谁知:由于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将放在窗台上的废纸点燃,引起火灾。消防部门提示:尽量不要把水晶、眼镜、玻璃球之类的物品放在
12、窗台边、阳台上或其他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因为:透明球体会聚焦阳光,形成一个高温高热的点,底下若有纸、布、木板等易燃物,很快便会燃烧起来甚至可能引发火灾。氢气(H2)与氯气(Cl2)乙炔(C2H2)与氯气(Cl2)等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日光或其它强光(如镁条燃烧发出的光)的照射下会发生爆炸。H2+Cl2 爆炸 光照光照化学反应放热点燃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自燃发热成为点火源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可燃物自身发热自燃,这类物质有自燃物品(黄磷 P)、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钠 Na)、氧化剂(Na2O2)与可燃物的混合物等。第二种形式为受热自燃,如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点燃与之接触的木板、草袋等可燃物。黄磷(P)自
13、燃点40左右,一旦泄露在空气中,极易发生自燃。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可达792.3,超过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自燃点。黄磷燃烧生石灰遇水放热煮熟鸡蛋一、要遵循既有利于教学,又要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药品,加强危险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教育。二、危险药品要存放在专用橱(柜)内,有存放专用橱(柜)的储藏室;有阴凉、通风、防潮、避光等条件;有防火防盗安全设施,实行专人管理。三、不同性质,互相会发生化学作用的危险药品要隔开存放。四、危险药品容器应封闭,防止漏气、潮解。见光容易起变化的危险药品应装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避光的容器里,对危险药品包装和药品质量要定期检查。五、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危险
14、药品储藏室(橱)周围及内部严禁火源;化学准备室、实验室的火源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有火源时,不能离人。六、危险药品要有可靠的懂得危险药品管理知识的人员管理,任课教师在教学需要领用化学危险品时,应填写领用单并签名,在保证教学需用量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领用量,用后多余量应及时交还保管人员绝不能让学生任意拿出实验室。七、化学药品容器都要有标签,并涂蜡保护;对分装的药品在容器标签上要注明名称、规格、浓度;无标签药品,不能擅自乱扔、乱倒。化化学学实实验验室室化化学学药药品品管管理理6、学校火灾的直接原因1、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2、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
15、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3、随意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4、在床上燃点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或者在宿舍违规使用蜡烛。5、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6、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7、实验课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造成火灾;8、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9、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发光第二节 燃烧
16、的基础知识2、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引火源助燃物化学反应链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上述的三个必要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只有三个要素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1、可燃物(1)可燃物的含义: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2)可燃物的类型: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一般来讲,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第三是固体。可燃固体:凡遇明火、热源能在空气(氧化剂)中燃烧的固体物质。如:书本、木制课桌、窗帘、被褥、床单等等。可燃液体: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液体。如酒精、乙醚、汽油等。可燃气体: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
17、燃烧的气体。如天然气等。2、助燃物(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空气中有21%的氧,化学实验室用到的高锰酸钾等。3、引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火源。蜡烛火焰、烟头、蚊香等。可燃物:纸;引火源:打火机火焰;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可燃物:丁烷;引火源:火花石打火;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识别燃烧三要素:(2)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发生燃烧还有“量”的需求,这就是发生燃烧的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3、燃烧类型 闪燃:在液
18、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从消防角度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极限A、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范围。其中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B、爆炸温度极限可燃性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消防安全 基础知识 培训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