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语言基础运用汇编含答案.doc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语言基础运用汇编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语言基础运用汇编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语言基础运用汇编含答案1(2022北京东城一模)下列语段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农民张兴国种植超级优质稻喜获大丰收,加上粮食收购价提高,去年家庭收入多了不少。他对记者说:“我又多承包了15亩土地,面积翻一番,明年收入也会翻一番。”B好的运动场馆离不开绿色环保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低碳场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冰面平整如镜,碳排放更是趋近于零。C“打铁花”是一种大型传统民间烟火表演,表演者搭起高棚,将熔炉中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这充分体现出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D龙潭三湖从何而来一文说:“龙潭之水最初来自窑坑
2、苇塘。”龙潭之水全都来自窑坑苇塘吗?答案是否定的。2(2022北京东城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颁奖不用鲜切花,而是用非遗技艺手工编织的,被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花束编织者是来自北京10个区的约150位残障人士,在他们的提议下,花束中增加了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平均35小时编织出一束花,500束“荣耀之花”累计耗时近2万小时,残障朋友们也在用他们_的精神向运动员致敬。(1)请在语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成语,使整段文字语义连贯,内容贴切。(2)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3(2022北京西城一模)语言基础运用。雕版印刷技艺在各大平台直播
3、京剧脸谱图案在腕表上闪耀,故宫文物修复在屏幕上热映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由此,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用丰富的表现形式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价值。年轻人渴望深入了解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非遗传承人亦根据年轻人的特点,主动作为:一方面,以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活态展示,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设计,让非遗元素与“新国潮”(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的一种消费潮流)联动,极大地提升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非遗是中华民族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生动见证。非遗在()的基础上充分(),创造性
4、转化、创新性发展,越来越展现出青春的风采。(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焕发”“内涵”“风采”均书写正确。B为消除第句中存在的语病,可将“价值”改为“光彩”。C第句中画波浪线的两部分文字,语序正确,不需要互换。D第句括号中应依次填入“吸收现代元素”与“继承传统”。(2)文中第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己走入年轻人的生活”,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原文的语言表达效果好在哪里。4(2022北京朝阳一模)语言基础运用当呼唤春天的小草迎风摇曳,当来自奥林匹亚山的圣火划过夜空,这个冬天,人们为奥林匹克精神所感动,更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紧密团结所动容。对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
5、幕式的印象,会想到“温暖”二字。这温暖不只是各国运动员身着的羽绒服,腾空而起的烟火,更是开幕式所传递出的理念和精神。手手相传的五星红旗,见证56个民族心手相连的团结;冰球运动员挥杆击破坚冰,象征体育具有打破隔阂的力量;引导牌聚合而成的硕大雪花,是运动员在赛场中“各美其美”的表达;现场的志愿者,用真诚的笑容、诚挚的问候,温暖寒冬中各国运动员的心这些温暖的瞬间,传递了奥林匹克的理念,展现了奥运五环下的团结、和平、友谊。(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句都语意通顺,没有语病。B第句的“见证”可改为“鉴证”。C第句两个画线短语的语意不能呼应。D句加点的两个“温暖”意思相同。(2)请在第句横线处补充一
6、个短语,要求突出冬奥主题,并与前后文结构一致。5(2022北京海淀高三一模)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或有语病,或有标点错误,请加以改正。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不少孩子脊柱侧弯,已对身心健康产生危害,而孩子和家长还浑然不觉。那么,怎样预防脊柱侧弯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其次,通过科学锻炼,增强脊柱肌群的力量。6(2022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在下面语段【甲】【乙】处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使对联完整。陶行知常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甲】_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融汇了他
7、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小疑必问,_【乙】才算学生”,告诫学生要参与劳动、勤于思考、关心时事。7(2022北京丰台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体现中国美学风格的造型设计赢得广泛赞誉,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冬奥会的吉祥物,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风采,给海内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开幕式上诗画交融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充满东方美学意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精妙场合,到冬奥会会徽、奖牌、场馆的一系列精巧设计,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和
8、谐雅致,在潜移默化中完美地呈现在世界面前。(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句中加点的“展现”改为“表现”更好。B第句中括号内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仅、还。C第句中加点的“场合”应改为“场景”。D第句中加点的成语“潜移默化”使用正确。(2)第句中画横线的“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一处有语病,请在答题纸上作修改。8(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语言基础运用。“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从国家战略、技术发展等方面出发,启动的一项国家级算力资源跨越调配战略工程。这一工程首次将算力资源提升到水、电等基础资源的高度,统筹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助力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
9、甲】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乙】其中,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40分以上时,指数每提升1点,对于GDP增长的拉动将提高到1.5倍;当计算力指数达到60分以上时,对GDP的拉动将进一步提升至2.9倍。【丙】“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1)根据文意,下面语句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中的_处。可见,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2)第句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
10、9(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语言基础运用。流行语是一种时尚语言,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它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同时流行语依存于社会,最大可能地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普通民众的心理感受和诉求。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是“山寨手机”之后出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系列,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盗版”和“侵权”。对“山寨”的解读不限于此,有人解释“山寨”是一种向奢侈品的妥协,是追慕虚荣的表现形式。正是因为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产生了分歧,甚至理解截然相反,这习近平总书记增加
11、了这些词语的意义张力,使流行语更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句“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前可加入“在一定时期内”一词。B句与句互换位置不影响文句意思的准确表达。C句中的“山寨是一种向奢侈品的妥协”使用的是暗喻的修辞。D句中的“截然相反”可改为“参差不齐”。(2)划线句子有语病,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不改变原意10(2022北京房山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航天,硬核前行。2016年以来,捷报频传,交出了一份让国人振奋、让世界惊叹的答卷。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秘一个个浪漫名字背后,映照着中国航天
12、的奋进步伐,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展现出科技自强的实力,大国自信的豪情得以彰显。中国航天,未来可期。一张蓝图描绘到底,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白皮书为未来五年的工作擘画蓝图。过去,中国航天更加注重空间技术推动;未来,以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引领技术创新。实现“一体两翼”全面发展,加快发展高质量、可持续、增福祉的航天事业,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一项项重大工程亮点频频、令人期待。(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句加点的“了”字使用得当。B第句加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C第两句的位置不能进行互换。D末句“建成”“运营”的
13、顺序正确。(2)不改变原意,将第句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改成结构相同的句子。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1(2022北京平谷零模)语言基础运用。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古人的习俗很多,如出游赏秋,吃重阳糕,观赏菊花等,而遍插茱萸更是倍受人们青睐。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植物,有浓烈香味,可入药。无论是在诗文里,还是在现实中,都少不了茱萸的身影。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因此,重阳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唐代多位诗人曾先后以“茱萸”为题材写过诗,借茱萸抒发不同的情感。散发并寄托着浓烈香味、人们辟邪去灾愿望的茱萸,从野外随着重阳节来到人们身边,进而在诗文的卷册中持久芬芳。(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14、项是()A句中的“青睐”,可以用“钟爱”替换。B句中的“在诗文里”与“在现实中”应调换位置。C句中的“因此”应删除。D句中的“题材”应改为“体裁”。(2)文中画曲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A.“面积翻一番,明年收入也会翻一番”不合逻辑,从前文看,他家庭收入多了的原因不仅有面积,还有“种植超级优质稻喜获大丰收”“粮食收购价提高”等因素,故而只是面积翻一番,但如果稻谷没能丰收,收购价下跌,收入便不能翻一番。C.“这充分体现出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不合逻辑,从前文看“打铁花是一种大型传统民间烟火表演”,说明这种表演已经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市 各区 语文 语言 基础 运用 汇编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