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成熟.docx
《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成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成熟.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成熟 中国在非储备货币国家中,相对是强者。在储备货币之外也基本没有对手,因此,不必担心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产生冲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要求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其必要性,但也要看风险和可行性,尤其是要看条件是否成熟。一般说来,由于本币不是可兑换货币,或者说不是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后,可能出现无法满足货币兑换的数量要求的情况,因此,必然要有数量限制或者项目限制。故严格意义来说,不存在
2、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和自由可兑换,只存在资本项目的开放、管制放松、取消。即使国际货币国家,也还没有做到资本项目完全取消和放松管制。当然,如果约定某些方面的管制和限制不作为可兑换的限制条件,发达国家的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而发展中国家基本不可兑换。中国是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将来可能趋向大部分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质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那么容易,争论比较多,认识也不一致,最大的担心在于可能出现经济和金融危机。要弄清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风险,必须明晰可兑换的实质。1.传统意义上,可兑换货币是指本币与储备货币可兑换。货币可兑换,是指储备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非储备货币,而非储备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为储
3、备货币。比如,外资进入中国进行证券投资,这实际是拿储备货币来中国投资。如果我们出去进行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也是拿美元等储备货币。拿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就不被美国接受。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的可兑换理论完全是从西方来的,是发达国家或者说储备货币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对非储备货币国家提出来的要求。发展中国家或非储备货币国家基本是要求被兑换,而不是可兑换。也就是说,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允许美元资本在其境内兑换为本币,而发展中国家的本币在发达国家不能兑换为美元,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拿美元、英镑等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能拿本币去收购美国、英国的企业。这就是可兑换的差别。2.货币兑换
4、的实质问题:数量满足和消除兑换障碍。货币可兑换的实质是指对货币兑换所涉及的(跨境)交易和转移支付以及汇兑放松和取消管制或对外开放。如果资本项下的合法交易在汇兑、清偿、支付等方面的制度、数量限制彻底取消,则可称为完全可兑换,如果保留数量限制或某些制度限制,我们可以称为可兑换,其中又可以根据进程区分为有条件可兑换,基本可兑换、完全可兑换。货币可兑换或自由兑换的根本问题是汇兑的数量满足和自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也在于不能满足兑换黄金的数量要求,黄金的需求可以很大,甚至无限,但黄金的生产和供给有限,不能满足需求。但纸币可以解决黄金的这个缺陷。然而美元等纸币成为国际货币以后,只是解决了其自身兑换的数量
5、限制和兑换自由问题,没有解决其他国家汇率兑换中的数量限制和自由问题,因此,对于非储备货币国家来说,本来与美国一样,是持有和生产黄金来解决兑换数量问题(同时具有数量约束),而现在则要转变为持有美元等国际货币来满足兑换数量的要求。一般来说,作为储备货币国家不存在兑换的数量约束,也因此可以实行自由兑换,其行为过程完全自主。如果储备货币国家没有到资本输出阶段,资本项目可以不兑换。如20世纪70年代,为加强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有一个资本管制计划(capital control program),主要是对购买外国证券征收利得公平税(interest equalization tax),限制美国银行进行
6、海外借款,控制美国公司的海外投资。1974年取消,美国也在此时被认为取消了资本管制。非储备货币国家货币兑换进程存在着满足数量要求的困难乃至金融风险,一切债务危机、汇率危机都表现为不能满足兑换的数量要求。正因为不能充分满足货币兑换的数量和自由要求,从国际收支角度划分了经常项目可兑换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目的是通过项目限制和数量限制来保证货币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3.资本项目可兑换,一般指境内可兑换,不是境外可兑换。在资本可兑换过程中,有一种理论认为资本流动没有国界,因此,要求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也是从发达国家来看问题的认识,而不是从发展中国家看问题的认识。其实,资本流动是有国界的,资本的流动其地
7、位也是不平等的。比如,我们即使允许人民币可出境进行股票、债券和产业投资,但美国市场也不会同意用人民币投资,不会允许以资本项目的名义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在美国投资,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如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后,虽然有开人民币信用证的,大多是转开,不能直接开证。这说明非储备货币国家的资本流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被动的,不同资本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资本流动是有国界的。因此,即使中国实行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只是在国内可兑换,在国外不可兑换。人民币不可能达到美元那样,境内可兑换,境外也可兑换。就实际来说,资本管制和限制不仅有行政和法律的限制,还有数量和时间、税收、安全方面的限制,数量限制手
8、段和方式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审查和限制,表明发达国家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不仅如此,这些国家在很多产业、股权投资上都有限制,对共同基金等投资也有明确限制。资本项目的开放和可兑换都是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的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已经成熟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其必要性,但也要看风险和可行性,尤其是要看条件是否成熟。当然,开放步骤和时机也有选择问题。我们认为,在选择正确路径前提下,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已经成熟。1.中国不存在被蓄意投机的风险。从国际环境因素来说,亚洲金融危机后,带有政治目的或敌对性质的金融投机大大减少,金融危机主要是债务危机和国内政局
9、不稳定相互影响的结果。 无论是亚洲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后来的土耳其金融危机,以及巴西货币贬值和2001年底以来的阿根廷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都不是恶意投机或蓄谋产生的金融危机。就蓄意投机来说,中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和外汇资源,使得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部投机冲击。因此,如果开放某些资本项目,投机资本对中国进行恶意投机冲击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也要考虑自己的力量是否可以与中国抗衡,中国毕竟不同于经济规模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抗击外部危机和冲击的能力大大提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和开放,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尤其是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在人民币名义汇率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中国仍然获
10、得了巨大贸易顺差,表明中国贸易的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中国经济增长长期高于全球,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预计在未来的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可能高于全球平均增长。很显然,这为中国参与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使中国抗击外部危机和冲击的能力大大提高。1997年和2008年的危机检验了中国抗击外部危机冲击的能力。3.金融实力大大增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个重要风险就是本国的资本实力与国际比较,不堪一击。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有人说,美国花旗银行的全部利润能够把中国全部银行业的资产买下来。但是,中国的银行上市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到2008年美国金融发生危机后,中国的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资本 项目 兑换 现状 人民币 条件 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