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管理制度.doc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管理制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管理制度第1 章 总则第 1 条 目的 为实现以下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劳动 关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 妥善处理公司劳动争议,有效控制劳动争议的发生。2. 保障公司与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3. 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第 2 条 内容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 因公司开出、辞退员工和员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 因执行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 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受理的
2、劳动争议。第 3 条 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划分1. 人力资源部是劳动争议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劳动争议的起因、证据等信息的采集并根据情况综合 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2.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按照法定原则和程序处理本单位的劳动争议,回访、检查当事人调解协议执行 情况并督促其执行。3. 调解委员会负责建立必要的制度进行调解登记、档案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4. 调解委员会由员工代表、人力资源部人员、管理者代表、工会代表组成。管理者代表不超过委员会 人数的 1/3。第2 章 劳动争议的预防及处理原则第 4 条 在进行劳动争议预防前须先明确劳动争议的类别及产生原因1. 劳动争议的类别(1)按劳动争议的主体可划
3、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团体争议。(2)按劳动争议的性质可划分为权利争议、利益争议。(3)按劳动争议的标的可划分为劳动合同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争议, 劳动报酬、培训奖惩等因理解和实施不同而产生的争议。2. 劳动争议的产生原因(1)劳动权利义务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2)市场经济情况下的利益原则,使公司和员工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又有利益差别和冲突。3. 劳动争议的预防措施 针对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对劳动争议进行有效预防,常用的措施有以下四项。(1) 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下属的情绪和劳动关系矛盾,并协同人力资源部采取措施,防患于 未然。(2) 人力资源部
4、应广开言路,积极深入到员工的生活、工作中,了解公司员工的整体思想动态。(3)对现有劳动关系形式进行分析,预见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问题,及时加以了解和解决。(4)公司应健全裁员、辞退、劳动合同解除等相关管理制度,将员工离职后的后续工作安排妥当, 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第 5 条 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1. 着重调解,及时处理。2. 查清事实,依法处理。3.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 6 条 劳动争议的处理途径1. 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2. 调解: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遵循群众性、自治性、非强制性原则。3. 仲裁: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劳动 争议 处理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