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docx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我县实施农村上地流转推动产业化、城镇化的调查报告为了解驾驭我县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状况,探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动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县政协组织力气先后深化城关、池河、饶峰、两河、奥斗、锹桥6个乡镇12个村,就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着重在驾驭土地流转基本状况、组织实施、阅历成效与存在问题等方面与流转农户、产业能人、村组干部、乡镇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广泛征询看法,提出对策建议,明确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供应参考。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基本状况我县辖15个乡镇,202个村,11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
2、22万,其中农业人口46411户,15.3万人。现有耕地28万亩,人均1.5亩,其中水HJ84000,农村劳动力87747个。高山与偏远山区搭荒土地3164亩。2008年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74730万元,农夫人均纯收入2722元。近年来,我县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强村大户为抓手,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着力推动以蚕桑“一县一业”建设为主的产业化进程,创新土地经营体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主动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全县上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8098,流转农户达3412户。流转土地中大部分用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占全部流转面积的69%
3、其中蚕桑产业流转面积5931亩,烤烟生产流转面积2799亩,发展高效农业流转面积2106亩,花卉苗木种植流转1053畜牧业生产流转面积654MC上地流转形式多样,主要形式有租赁、转包、入股转让等。其中,租赁6715亩,转包6586亩,转让2071亩。流转面积比较集中,连片流转1。0亩以上的户数9户,流转面积50亩以上户数达28户,流转10亩以上的户数达507户。二、做法与成效机构健全。一是为确保土地流转工作I项当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渊常深化基层调研指导工作C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同时,成立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仲裁机构,负贵流转业务
4、与纠纷调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服务机构,做到有规章制度、有工作流程、有人员、有场所,近90%的村成立了土地流转经办中心并开展具体工作。二是建立了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的工作机制。明确r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镇党政一把手每年每人包抓5o-oo亩土地流转示范点。目前,全县已落实示范点40个,完成土地流转3550亩,通过抓点示范,有力地促进r全县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二)宣扬动员,提育思想相织。是加大对合同法、农村上地承包法和石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等法规文件的宣扬力度,引导农户走出“流转”就是“流失”的相识误区。二是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印发宣扬资料、为农夫算经济帐等多种方式,让更多农夫了解土
5、地流转的胜利典型与其效益。同时,还通过现场观摩的形式,蛆织各乡镇领导参观各类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示范点,使广阔干部群众进一步都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经营土地的市场意识,主动参加十.地流转。(三)培育主体,拓展土地流转渠道。一是依据“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参加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转变为农户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干部职工、专业大户流转。二是实行政策扶持、协调融资、技术服务等措施,大力扶持培育种养产业大户、主动引进客商带动发展规模、高效种养业,推动十地流转C通过散户十地向大户流转集中,共经济效
6、益和规模效益邛常明显。如我县饶峰镇新华四组李祖军将21户农夫的桑园102亩租赁从事规模化标准蚕桑生产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单项收入达2.5万元,熨斗镇孟天毅流转茶园1000亩,建成肯定规模的茶厂,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余人,已形成既有效益又有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条龙企业。西安客商文艺在中坝乡集体连片流转桑园120亩,从事标准化养蚕,经济效益明显。县农办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吸引江苏客商古殿喜在两河镇海关村流转土地110亩,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夫收入。(四)加覆管理,留意政策引导。一是制定r土地流转实施看法和实施细则,就上地流转的原则、指导思想、合同管理、机构职责、奖
7、扶政策等都进行了明确。统一制作r流程示意图、合同文本,县乡村分别建立r合同档案和登记台帐,做到规范管理,确保流转状况底子消、状况明、资料齐全。二是制定了十.地流转的奖扶政策,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专项扶持资金,对土地流转年限达10年以上的按面积和类别分别赐予每亩50-180元的次性嘉奖;对规模经营的大户可享受产业项目奖补;对连片经营50亩以上的产业园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对十.地流出的农户,实行“三优先”(优先支配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外出务工、支配向城镇转移)。通过政策激励,提高农户流转土地的主动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规模经营。,化查,夯实工作责任。成立督导组分片包F深化到乡村指导检查工作,对各乡镇任务
8、完成进度定期通报评比,有效地调勖了乡镇部门的工作主动性。同时,每年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将全年流转任务和示范点建设任务下达到各乡镇、部门,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确保流转任务完成C通过合理的土地运用权流转,有力地促进r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十.地流转不仅使土地逐步向种养能手、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集中,使一部分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拓展了龙头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农村十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r农村其他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全县已形成蚕桑为主,生猪为辅,烤烟、高效农业等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农户通过土地流转集
9、中规模经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C二是加快了城慎化进程。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效益行业合理流淌,使大批从事农业的农户渐渐摆脱r土地的束缚,流转户既可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还可外出务工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增加收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和农夫增收的步伐。据统计,止2008年底,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达4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其中,通过土地流转后外出务工7156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875人。三是推动了招商引贡。土地流转合理配置r土地资源,吸引r外地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阅历流入,带勖了当地的资源开发,为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创建r条件,促进r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C目前,全县已引资
10、发展农产拈深加工、花卉苗木种植经营等企业20家。四是提育了农夫素养,农夫通过土地流转,主动到土地受让方打工,不仅学到r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管理阅历,而且还感受到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搞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成果,增Kr学问,更新r观念。五是遏制了土地摆荒。通过土地流转使农夫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与时流转出去,让经营有方、有实力扩大经营规模的农夫能与时获得土地耕种,有效解决r“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冲突。四、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宣扬不化。少数乡镇和部门对实施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集约规模发展,以产业化带动城乡体化的相识不够;在工作中,存在政策宣扬不够深化透彻,加之嘉奖政策未能与时兑现到位,部分
11、农夫仍有思想顾虑,盘活用活上地和参加流转的主动性不强。二是漉转市场化程度低。目前土地流转工作主要依雅行政推动,通过市场平台进行流转还没有形成,上地流转中介蛆织和信息发布平台尚未建立,不能很好的解决土地流转“谁有谁要”的问题。同时,流转用途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展。三是蜃务机制有待加38。虽然已成立县乡村三级组织机构,但服务作用发挥不强;部分乡镇工作机构和人员不固定,对干土地流转工作的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重视不够。四是深转程序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方面在十.地流转中有的签了合同,有的没签合同,管理不规范C另一方面合同内容对流转双方的权利、责任规定不具体,特殊是对受让方的经营投入权益保障、履行责任义务等
12、合同条款不明确。如桑园流转中,没有明确受让方对桑园迫肥管护等条款,造成受让方只运用不管理,掠夺性经营,长期下去,将导致桑园退化产量下降,蚕桑产业发展将面临严竣影响.五是规模流转津度较大。是集中连片流转涉与的农户多,相识不统,协调难度大;二是租金与农户自种收益有型距,如好菜地、桑园等农户不愿流转;三是我县上地流转区域性指导价格未确立,部分流转户双方因价格缘由而达不成流转协设等问题,严峻影响土地集中流转和产业规模发展.五、对策与建议(一)加大宣扬动员,激发农夫流转土地的主动性。一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相识到加快农村上地流转是实行卜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根本出
13、路,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艰难性工程。要着眼于我县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分散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站在转变增K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来相识,仔细探讨上地流转深层次问题,解放思想,统-相识,破解体制障碍,夯实工作措施,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二要大力宣扬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十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方法等流转政策和保障奖扶政策,宣扬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夫r解政策、消退顾虑、转变观念、主动参加,增加农夫集中十地、经营十地的实力。(二)筑筹城乡发展,拓展流转空间。要接着以农村土地经营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者重用绕新农村建设、“一-县业
14、产业化建设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化发展布局,以产业布局制定十.地流转规划;同时,要发展壮大二三产业,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土地流转拓展更大空间。(三)培育市场主体,明确流转导向。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些规模效益大、带动实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向龙头企业流转。二是培育十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通过村组协调,将做户的十.地互换集中,激励大户连片流转经营,并切实解决好连片流转中的“插户”、“花界”等问题,三是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夫蛆织化程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同时,要依据区域状况明确土地流转指导价格,以防相互攀比,影响土
15、地流转。建议川道地区按每亩400500元/年,中高山区每亩200300元/年。(四)规范流转程序,拓展流转低图。要依据“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管理要求.一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简化流转的审批备窠环节,凡流转十地3亩、3年以上的审批由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管理;流转2亩、2年以下的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管理;流转1年以下的由村上备案管理,以便加强规范管理。二是进一步拓展流转土地的用途范围,突破现有土地流转的体制政策性障碍,依据有利于十.地流转、有利于发展产业、有利于增加农夫收入的原则,临时性用地也可实行敏捷政策,实行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16、五)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奖扶政策.是明确机构。土地流转工作是-项长期性工作,应把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为农业局的一个常设机构予以确定,乡镇也应明确相对固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分级抓好上地流转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同时,要尽快出台土地流转纠纷仲裁调处方法,以便仲裁和相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和问题。二是完善流转合同和奖扶政策C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出让方和受让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流转土地用于产业发展,特殊是发展密桑产业,要明确受让方在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贡任和义务,防止掠夺性经营,造成桑园质量下降、产业下滑的问题。同时,要健仝奖补政策和资金扶持机制,确保奖扶政策、信贷资金、项目奖补向流转大户倾斜,培育大户
17、示范带动。(六)完善保障机制,解决农夫的后J1.I之忧。一是加强农夫土地流转后的户籍管理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流出土地后进城居住、生活的农夫,应保留其原有土地承包权和接着享受惠农政策的权利C二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机制,主动引导、组织农夫从事二、三产业,对发展二、三产业的农夫应着手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惠政策,激励农夫进城镇发展增收,拓展农夫就业空间。三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制定十.地流转风险扶持政策,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流转带来的风险。(七)加制超飙领导,化目标管理。要进步加强对十.地流转工作的组织领导,接着坚持领导抓点示范,点面结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依
18、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科学处化确定流转任务,井将土地流转工作接着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和考核。政协石泉县委员会二C)O九年七月二日甘JiHr平凉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腰务状况农村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实力,增加农夫收入的重要途校和手段。为加快推动平i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增效、农夫增收,更好的服务三农,依据省农牧厅调研提纲,我市对7县(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调研状况报告如F:一、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以与取得的成效(一)发
19、展与现状我市的土地流转始于上世纪九十年头,当时流转多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流转的形式仅限于代耕代种。1996年全市上地流转面积仅6555M,流转农户937户。2001年底中心下发了中共中心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运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18号文件,系统地提出了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2002年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匕升为法律。2005年3月1日农业部颁布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方法o2006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农牧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看法。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党的十
20、七大提出“依据依法H愿有偿原则,健全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指明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保持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各地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阅历,系统完整地提出r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我市遵照中心18号文件和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规定在市委、政府与市农牧局支配下,在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工作基础上,主动引导推动和指导农村上地流转健康发展,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规模经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和推动农夫专业合作社发展,调动了农户上地流转的主动性,推动村社集体蛆织规模
21、流转和农户自主进行流转,加快r我市土地流转的速度步伐,流转形式由代耕代种逐步向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方面多样化发展,使我市十.地流转初具规模。截止2009年5月底我市土地流转面积85344.82亩,占农村家庭承包土地面积547.4万亩的1.56%。参加流转的农户21165户,占总农户数的4.8%。流转面积分别较1996年土地流转面积6555亩和2001年土地流转面积22436亩增Kr1.0.76%和2.43%。各县(区)流转面积分别是:晚胴区8600亩,占农村家庭承包总面积的09%、泾川县9401亩,占农村家庭承包总面积的1.2%。灵台县18068亩,占农村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45%。
22、崇信县10363亩,占农村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89%。华亭县6303.82亩,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18%庄浪县】3。68亩、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1.4%,静宁县19541亩,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1.55%。(二)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1) 土地流转促进了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各类农业示范园区、种植基地、养殖小区,租赁等形式取得上地运用权,发展十.地集约化经营,优化利用r农业资源,产业结构得到r进一步调整,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如静宁县城川乡大地滩示范园区,蛇端区史家淘高效农业示范园,华亭县西华科技示范园区,流转租赁当地农户承包地种植反季节果品、花卉、蔬菜已初具规模效益。(2
23、 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2008年我市夕卜出务工40.75万人,较2007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36.28万人增长12.3%,较2005年增长15%。由于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留守人员无力耕种的摺荒地、弃耕地、闲散地促进广土地流转的可能。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随农村劳动力逐年转移外出务工人数的加大,土地流转面积也逼逐年加大趋势。如2007年华亭、崇信、庄浪、静宁4个县劳动力转移数量为23522户、22850户、98600户和58200户,较2005年分别增Kr14.6%、1.1%、9.31%和2.3%,土地流转面积5035亩、13414亩、13068亩和12393亩,较2005年
24、增长50.7%、10.3%、5.84%和28.7%。(3)十.地流转推动了十地适度规模经营。截止2007年,我市通过十.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33882.3亩,占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24231亩的104%其中流转入经营大户的面积21975.2亩;流转入企业的面积2870亩;流转入集体经济组织的面积7214.5亩C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特色产业,种植效益高的果品、花卉、反季节蔬菜,建立各类农业示范园区、种养殖小区、基地,已初具规模,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十.地流转增加了双方的收入,达到了转让户和受让户“双笈”,同时也促进r农业机械运用和科学技术新品种推广运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推进 农村土地 流转 工作 促进 农业 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