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文艺思想研究.docx
《-雨果文艺思想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果文艺思想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雨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章 雨果及其文艺思想的生成雨果诞生于混乱的法国革命时期,少年时代颠沛流离的生活、缺衣少食的经历、父母的爱恨别离都深深影响了少年雨果的人生进程;成年之后波云诡谲的革命形势、复杂多变的政治统治、不断交锋的新旧文学都赋予了雨果以丰富的创作题材,也促使着他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的转变。他从最初坚定的保王党到拥护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共和派的政治立场的更迭引起了他文艺思想的改变:从支持腐朽的伪古典主义到坚定的浪漫主义旗手再到后期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研究雨果的文艺思想不得不考察他的人生轨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第一节 雨果生平及著述概观雨果一生跨度八十余年,虽长久却也跌宕起伏,可粗略地分为三个不同
2、的历史时期:流亡前、流亡中和流亡后。这三个时期都有大量著述面世且风格多有不同:流亡前雨果的政治立场和文学思想未定,虽有佳作不断但总体质量良莠不齐,既有不朽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和戏剧克伦威尔、欧那尼,也有质量不高的冰岛魔王、布格·雅加尔;流亡中的19年是雨果文学创作的高产期,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都在此时创作完成;1970年雨果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这时的他已经是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却一边参与人民的革命斗争一边孜孜不倦地进行文字耕耘,这期间有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和诸多诗集面世。雨果的生存轨迹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其文学创作的题材、风格和内容,下面就对雨果的生平和著作进行简要的概述。一、雨果生平
3、简介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活动几乎横跨了 19 世纪,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字浓缩了法国 19 世纪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同时他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也都能够从他的文字中得到体现:他家庭生活的轨迹、他政治立场的矛盾、他宗教信仰的演化、他文学思想的改变。因此研究雨果不能离开对雨果生平履历的考察。雨果于 1802年2月26号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父亲是追随拿破仑的革命者,母亲是坚定的波旁王朝的拥护者。父亲常年南征北战,父母亲聚少离多,年幼的雨果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的爱和保王思想深深扎根幼年
4、雨果的心中,正如雨果所言那时的他:是一个斯图亚特分子、詹姆士王党、封建骑士、爱旺岱甚于爱法兰西。;他的很多诗作都流露出了反对革命、拥护波旁王朝的倾向。直到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他的保守保王思想才开始发生改变:暴君拿破仑的形象在雨果心里淡化,而开始出现民族英雄拿破仑的光环。;他由伪古典主义的支持者转向文学自由的浪漫主义的旗手,由同情波旁王朝的保王派转向了资产阶级自由派。这期间值得注意的两件事,一是在1927年为戏剧克伦威尔写的序言序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成为了浪漫主义向伪古典主义宣战的宣言书,雨果也在一夕之间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第二件事是 1930 年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在法兰西
5、剧院成功上演,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同时将伪古典主义从神坛上赶了下来,确定了浪漫主义的胜利。整个四十年代,是雨果政治生涯的高峰期:1940 年雨果入选法兰西学士院,1945 年,雨果被任命为法兰西世卿。然而伴随着这一系列荣誉的是雨果文学创作上的枯寂期,戏剧城堡卫戍官上演失败后,四十年代的雨果没有任何作品面世。1951年,是雨果人生的重要转折期,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宣布帝制,雨果坚决反对,同时也完成了他由自由派到共和派的转变,雨果也彻底成为了共和制度的拥护者。随后雨果开始了长达 19 年的流亡生涯,这期间成为了雨果创作的高产期。直到1970年普法战争,雨果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6、直到1985年雨果逝世。雨果一生宦海沉浮,生活动荡不安。他政治上的得意和失意、文学立场的反复和矛盾、个人生活的起起落落都反映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同时也是研究其文艺思想的不得不考虑的背景资料。第二节 雨果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雨果的文艺思想形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此之前由于受母亲保王主义立场的影响,在政治上他对波旁王朝充满了同情,在文学创作上他严格按照封建王朝直接控制下的文学机构法兰西学院规定的框架进行写作,当时的雨果只是一个对规则和经典的模仿者,他的作品中没有自己的思想。随着法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腐朽的封建王朝的统治,反映到文学上,重视理性和规则的古典主义已经严重阻
7、碍了自由和民主思想的散播,浪漫主义顺应历史潮流兴起,雨果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由一个封建王朝的拥护者变为了民主革命的斗士,由一个机械文艺模仿者变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法国古典主义产生于十七世纪,是由封建割据专政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时期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对抗封建贵族的理论武器,古典主义强调绝对理性、强调服从权威、强调严守规则,对反抗中世纪的神学和封建文学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法国、德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追求更为自由宽广的舞台,迫切要求解放一切束缚,反映到文学中来,陈腐的古典主义已经严重阻碍了历史的进步潮流,这时的古典主义已经
8、丧失了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它使法国整个帝国处于一种虚假和形式主义时期。;这个阶段的古典主义被称为伪古典主义;,取代伪古典主义势在必行,而担任这一历史职责的是追求想象、夸张、自由、创新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它是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思想观念的产物。;浪漫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影响了当时的具有坚定保王立场的雨果,他崇拜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夏多布里昂,他模仿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司各特的作品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但此时的雨果并未坚定地走上浪漫主义的道路,他仍旧徘徊在伪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使雨果彻底转变的是法国的政治革命形势。雨果诞生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末期,随后经历了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
9、朝的统治,经历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经历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也经历了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运动,他的一生都和法国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交织在一起,雨果夫人曾言:他从小时起,便搞着政治.从他最初的短歌起,所有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和政治有关。;他一方面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另一方面进行文学创作,政治上的风起云涌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形成。查理第十上台后推行极端的政治经济措施以加强其集权统治,引起了广泛的反抗浪潮。与国内严苛的环境相对应的是欧洲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运动,在这种呼唤自由与民主的时代背景下,雨果的政治立场和文学观点都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倾向于民主的革命和更能反映自由精神的
10、浪漫主义。1827 年发表序,使雨果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序是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雨果夫人曾回忆:序言所引起的反响还远在剧本之上,它无疑是对旧文艺理论的一通战书,掀起了许多报章杂志上的争论。;戈蒂耶也曾说:序在我们眼前像西奈山上的‘摩西十诫’一般闪闪发光。;序言中规定了浪漫主义创作的方法和原则,标志着雨果文艺思想的正式形成,序言不仅是对伪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公然叫板,也是反抗波旁王朝封建统治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随后雨果又发表了一系列序言,这些序言组成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观的全部内容。第二章 雨果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
11、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浪漫主义文艺观不是由他首次提出,但若论理论完善性、影响力、历史地位,他的文艺思想都是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伴随着一系列戏剧序言的相继发表,雨果的文艺思想逐步丰富发展并趋向完整,本文粗略地总结了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他倡导打破旧文学的束缚和建立浪漫主义新的文学、他对心灵和想象的重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美丑对比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世界、他对文学功能和作家的职责的见解和他对文学发展问题的看法。第一节 打破伪古典主义旧文学与建立浪漫主义新文学在20世纪初的法国文学领域内,所谓旧文学是指固步自封在自己的文化传统内的伪古典主义文学,旧文学死守传统,依据一套严格的形式主义的规
12、则枷锁束缚文学的自由创作与发展;新文学是指朝气蓬勃、与时俱进的浪漫主义文学,它提倡情感和想象的自由抒发,它要求作家遵循内心的感受进行创作。浪漫主义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腐朽的古典主义不甘心失败,用尽手段打击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对此,作为浪漫主义旗手的雨果,鲜明地提出要打破形式主义的束缚,建立自由的浪漫主义文学体系。一、破打破伪古典主义形式主义的束缚法国古典主义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理论作为自己理论基础,规定了各种严格的创作规则,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必须严格遵循这套规则,著名戏剧理论家陈瘦竹先生在论述戏剧史时曾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候的戏剧理论,以传播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学说为主,本身并无特殊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果 文艺思想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