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 在学习202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docx
《4篇 在学习202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篇 在学习202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组织部长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会上发言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在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同志们: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 上,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注重与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 规相衔接,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开展好纪检监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 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 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
2、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刻把握精神 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抓好学习宣 传、贯彻执行,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 发展。从今天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班,目的 就是通过集中学习、解读培训、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 深对条例的理解和运用,将其落实到监督执纪工作中,强化 日常纪律教育,落实好严管厚爱要求,引导党员既做到知敬畏、 存戒惧、守底线,又能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下面,结合开展好 此次培训,我提几点要求:一准确把握条例关于执纪执法贯通的内涵要义和实践 要求,促进执纪执法高效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格依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 执纪和执法贯通
3、起来。党纪和国法都是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基 本依据,二者目标一致、功能同向、优势互补,都强调“规则之 治”,这是纪法衔接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党纪和国法毕竟分属 两种不同的规范、运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其适用范围、 内容要求、程序标准等均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必须通过促进纪 法贯通、纪法衔接来统筹运用好党纪和国法“两把尺子”。促进 纪法贯通、实现纪法衔接是贯穿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 此次条例修订也在第4条将“执纪执法贯通”新增为党的纪 律处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握三项要 求:一是充分认识促进执纪执法贯通的重要意义。条例在推 进执纪执法贯通上持续用力,健全完善相关规定
4、为进一步深化 党的自我革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九个以”的实 践要求提供了制度保障。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尚未彻底净化、 错误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等问题,条例把纪律挺在前面,贯通规纪法,衔接纪法罪, 对综合运用党纪国法规定的各种惩戒措施,做到精准执纪、纪法 协同具有重要意义。条例坚持系统思维,科学立规,对提升 执纪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精准把握纪律 与法律的边界,真正做到科学精准规范、纪法情理融合,实现政 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二是切实推动执纪执法贯通落深落细。要在把握好执纪执法 边界的基础上,全面
5、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切实在健全全面 从严治党体系中,做到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 链条、制度上全贯通,既始终将党的领导体现在执纪执法贯通的 全过程,又在深化执纪执法贯通中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 一领导。坚持纪法双施双守,准确把握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 处置两项职责,始终坚持同向发力、精准发力。既要搞好内部纪 法衔接,健全监督执纪执法操作规程,进一步健全系统集成、协 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又要规范外部法法衔接,加强与司法执法机 关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加强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深刻 把握纪理与法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反
6、腐败阶段性特征、变化 规律,探索“三不腐”协同联动的有效途径,推动纪检监察干部 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三是准确把握条例关于执纪执法贯通的主旨要义。条 例立足执纪执法工作实际,与组织处理规定、问责条例等党内 法规贯通协调,与政务处分法、刑法等国家法律有效衔接,进一 步严密制度规范,突出严的基调,对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形成 震慑。完善纪法衔接条款,保持专章设置“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 律处分”,并进一步从总体要求、实体和程序上加强对违法犯罪 党员处分的衔接。促进党纪政务等处分相匹配,聚焦实践问题, 总结实践经验做法,针对具有党员身份的公职人员既违纪又违法 的,新增明确要求做到党纪政务等处分相匹配。注重与其
7、他党内 法规贯通衔接,注重与组织处理等规定衔接,针对实践中纪律处 分、组织处理、推动能上能下等相关制度落实不够规范、有力等 问题。二、准确把握对标党章全面落实条例,不断提高依规依 纪依法履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 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 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 重要力量,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 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上来,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 纯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学习好贯彻好执 行好条例,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 着把党的
8、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一是深刻把握精神要义。条例修订以党章为遵循,自觉 用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纪律建设工作,以严明的纪 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学习条例,必须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 命的重要思想,从中领悟条例修订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坚 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深刻理解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成果和成功经验,体悟将 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结合岗位职责,自觉从 条例中学思路、找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必须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自觉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 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结合
9、起来,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标尺正身立 行,特别是以六大纪律为“镜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认真 查找差距、检视问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真正从 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思想防线。二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 行,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条例执行,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向纵深发展。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实行台账管理,加强督查督力、 动态更新,确保闭环落实。要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强 监督检查,纠正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以准确规范运用“四种 形态”为导向,区分不同情形进行精准处置,做到客观公正、不 枉不纵。严格落实“三个区
10、分开来“,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及时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加强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的回访教 育,激励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条例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明 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的作用。三是严明党的纪律规矩。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好发挥职能作 用,既自觉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又推动督促全 体党员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要严肃查处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 署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的团结 统一。深入领会条例修订重点,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强监 督检查,对“四风”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对顶风违纪的严 肃惩治、决不姑息,确保严的氛围常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把 条例作为执行和维护纪律
11、的基本标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对违反党规党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 曝光。三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真正将党纪处分理 论转化为具体工作实践“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党纪学习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 政治任务,更是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 要求。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 分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尤其对照修订条款,切实把自己摆 进去,强化自我约束。将条例落实到监督执纪工作中,强化 日常纪律教育,落实好严管厚爱要求,引导党员既做到知敬畏、 存戒惧、守底线,又能放下包袱、轻松上阵。要将具体条例与工 作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运用、
12、不断探索,更好地推动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 障。同时要认真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强化纪律建设,确保 严格执纪、精准执纪,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并通过完善制度流程等方式,不断强化监督执纪,发挥好纪律这 把戒尺,确保条例执行落到实处。立足监督首责,紧盯各级 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职情况、作风情况和廉洁情况开展监督,提 升正确适用纪律处分运用规则的能力,做到策略精准、处置精准、 量纪精准,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心存敬畏、警醒知 止。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党纪教育。把开展 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 将
13、学习条例和把握其实质与要义纳入党纪学习教育的重点内 容,通过借鉴以往党内法规学习教育经验,形成一套规范化、常 态化的制度体系。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时,进一步提升党纪学习 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的制度创新、机 制创新。强化监督责任,将学习条例和把握其实质要义贯彻落实 于监督执纪实践中,敢于善于斗争,严格精准执纪。在执纪过程 中应时刻牢记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始终把维护党和人民 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带头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强化监督执 纪问责,对于违纪行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强化纪律执行赢 得民心、赢得主动。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三 个区分开来”,加强执纪执
14、法贯通,不断提高执纪的精准性,将 条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路转化为实践中的新做法新作为。加 强党纪学习教育的督促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日常 言行的衡量标尺,把党纪学习教育情况纳入日常监督、专项督查、 清廉考核等监督评价机制中,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整改问 题,以强力有效的监督促进各级党委营造知纪学纪遵纪的良好氛 围。引导党员干部在服从党和人民利益的大局中学习领会条 例并把握其实质和要义,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模范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广大党员应在认清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 基础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做到知纪学纪守纪。党员不 仅要坚持个人自学党纪与集中学习党纪相结合,还要将党纪
15、学习 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中。党员应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将党纪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遵纪守纪,模范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更好地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 坚持聚焦使命和服务大局的辩证统一。同志们,“水无常形,器定其形。”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就是“定水之器”。条例是纪检干部监督执纪的重要工具,作 为履行监督职责的执纪者,纪检干部学好、用好条例就显得 尤为重要。要坚持原原本本学、新旧对照学、结合岗位学,细看 条例内容,当心存戒惧,手握戒尺,信守戒条,戒除弊端, 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好监督执纪工作,强化工作规范和 自律意识,把学纪与执纪高度统一起来,确保严格执纪、
16、精准执 纪,切实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让党纪学习教育真正转化 为推动纪检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专题学习研讨会议,按照中心组学习安排,由我与大家交流学习 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制度管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根本之策。条 例是党内基础性法规,对于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约 束和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三次修改条例,释放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 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这次修改条例,更加突出严的 基调,充分体现
17、了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严明纪律推进党 的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使党的纪律规范和纪律处分更加科学规 范、与时俱进、有效管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引领党 员干部切实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一、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纪律是刚性“戒尺”,必须把 严的要求一以贯之。条例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自我革命”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转化为纪律要求,明确指出“把严 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并且把其作为党 的纪律处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无数案例证明,党员干部“违 法”,无不从“破纪”开始,只有纪律严格、严明、严肃,才能 抓早抓小“治未病”,防止干部由小错走向大错、由违纪滑向违 法。实践中
18、要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 坚定把纪律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不断巩固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常态 化成果,严格用纪律和规矩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确保纪律成为党 员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 “红线”。二 着力提升学习的自觉性。推动条例贯彻落实,必须 首先抓好纪律的学习宣传教育,让铁的纪律转化为自觉遵循。提 升学习自觉性,要以今年在全党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为契机,推 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条例,延伸学习其他党内法规,主动 对照学、突出重点学,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着力解决对党规党 纪不上心
19、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将党规党纪内化为日用而不 觉的言行准则。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好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准确把握条例的主旨要义、条文的内涵外延,切实做到学纪 知纪明纪守纪;要加大对条例的宣教力度,邀请专家解读, 充分利用纪检监察机关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宣传阐释条例 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适时开 展以案说纪、以案阐释条例,进一步深化纪律教育、强化遵 纪自觉。三 持续强化贯彻的一体性。抓纪律必须系统纠治、多管齐 下、综合发力,要坚持党委、纪委、职能部门一齐抓,推动党委 (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 责同向发力,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4篇 在学习202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宣讲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