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氮氧化合物QCM研制(示例).docx
《溶液中氮氧化合物QCM研制(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中氮氧化合物QCM研制(示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 录A溶液中氮氧化合物QCM研制(示例)A. 1材料准备:准备IOO支(QeM需求量以60支计)通过验收的同批次QCM保存容器(玻璃瓶),按照 GBZ/T 160. 2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3. 3. 3配制氧化氮标准储备溶液 (LOmgmL左右)100mL, 25 mL移液管,250OmL容量瓶,超纯水。A.2加料封装: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 mL标准贮备溶液于洁净的250OnI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至 刻度,混匀,经045 m滤膜过滤后,用移液器移取18皿标准稀释液于玻璃瓶中,立即采用顶帽卷 边密封。该批次玻璃瓶全部完成加料封装后,再逐一贴上包括“氮氧化合
2、物、批号、编号”等信息的标 签。A.3均匀性评估:从该批次溶液中氮氧化合物的QCM中随机抽取10支用于均匀性检验。按照GBZ/T 160. 2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盐酸蔡乙二胺分 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测定结果见表1。样品的重复测定应按随机次序进行(可 参考如下示例),以降低测量飘移对均匀性评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 理,样品间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则表明样品是均匀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示例:10个样品,重复测量3次,适合的测量方案如下:第一次测量顺序:1、3、5、7、9、2、4、6、8、10第二次
3、测量顺序:10、9、8、7、6、5、4、3、2、1第三次测量顺序:2、4、6、8、10、1、3、5、7、9表1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均匀,生测定结果(HgmL)-123110.1610.2710.49210.2710.2710.27310.4910.2110.49410.4410.4410.38510.4410.3810.49610.4410.3810.44710.2110.339.93810.3810.4410.49910.0510.3810.381010.3310.3310.33总平均值10.34标准偏差0.14表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方差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F单元间90. 2370. 026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溶液 氧化 QCM 研制 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