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docx
《“十五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docx(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省“一千多支”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战略地位的关键时期。认真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实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关于规划编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系统谋划,把中央、省和市重大决策部署纳入规划内容,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未来五年工作重点。按照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
2、标的建议、中共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的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及文件要求,制定县“十五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本规划主要总结县“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成效,剖析“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县“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确保编制出“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的“施工图”式规划,为美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十五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
3、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县是中国西部百强县、省级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赢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丽,依据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编制县“十五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全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一)“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展“十四五”期间,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
4、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大气质量提升、治水提质、净土保卫战等系列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25年Pk浓度为28.6gm3,相比2016年下降了13.3%,PM10浓度下降了16.6%,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优良天数比例从87.9%提升到93.2%,未出现严重污染现象。2025年,全县国省控断面优良比例为100%。其中,国控断面妻B江象山水质从V类提升至III类,水质明显好转,达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工作方案中对妻B江流域进行的水质考核目标。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县继光水厂”保持III类水质,乡镇
5、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88.7%(2017年)提升至93%。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全县无污染地块。县城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各类噪声均能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污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县城和18个乡镇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规范化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升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2%。全县83个城乡污水处理厂站全部建成并投运,具备处理能力6.23万吨/日,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稳步提升。建成220万方垃圾填埋场一座并投入运营,建成1个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转运量为150吨/日;已建成14个乡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平均转运量为337.69吨/日,已完成106个居民小区及城区所有公共机构(共计82个)
6、的四分类设施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初步建立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管理体系。编制并印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5-2030年)、县2025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完成10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千村示范”项目,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60%,卫生厕所普及率86.15%0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印发了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2018年/2019年年度实施方案、县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完成减排项目63个,顺利推进2家工业窑炉达标治理;关停22家砖瓦企业,完成整改3
7、7家。完成全县“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机动车维修企业、洗车场和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的整改和取缔;落实渣土、环卫垃圾运输车辆全密闭运输管理要求,依法查处建筑垃圾乱倾倒、城区运输车辆抛洒滴漏污染城市道路等行政执法案件;开展了以建筑扬尘、餐饮油烟、VOCs及秸秆禁烧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印发县秸秆禁烧县级宣传巡查方案、县秸秆禁烧县级督查方案,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焚烧管控,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县工作方案及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严格实施水环境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河(库)长制工作方案。深入开展跨界
8、河流联防联控,与三台县、大英县、乐至县等签订了流域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编制妻B江、凯江流域水体达标方案,23条河流、67座水库“一河一策”管理方案,593名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完成巡河巡库19.7余万次。大力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清理核查排污口83个,清理河道和沟渠1500余公里。全面完成“十小企业”取缔,推进焦化、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等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全面完成213个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渗设置等改造工作。整县推进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超额完成了市级下达任务。编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
9、划县工作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省控监测点位设置,督促6家省控重点企业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自行监测。县政府与县福星花炮厂、镁金铁塔构件有限公司、安达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鸿德电子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完成38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及销号工作。环境监管能力逐步加强。网络化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环境空气监测站1个和七里坝、象山、西平水质自动站3个。针对凯江西平和妻K江象山断面水质波动问题,开展了化学需氧量、总磷等主要因子加密监测。定期出具地表水监测快报和大气质量监测报告,完成重点源监督性监测和1个县城7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10、并完成了仓山镇飞乌村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土壤监测预警、分类管控、治理与修复全面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被列为省级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县。认真执行污染源“双随机”“联防共治”检查,按时完成环境监察执法双随机的工作任务。严格按照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分类管理,完成了全县112个行业2297家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积极响应省级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文件精神,明确各级机构职能职责、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等细则,配套制度基本建立。积极响应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督察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
11、度,推行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责任审计评估试点,开展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审计试点,制定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将生态环境审计作为领导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三台县、大英县、乐至县流域生态补偿和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2018和2019年分别扣缴生态补偿资金12.35万元和16.4万o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成效。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明显,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取得进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面积为89.18万亩,其中有林地87.89万亩(乔木林84.73万亩,竹林3.16万亩
12、疏林地0.22万亩,灌木林地0.64万亩,未成林地0.05万亩,无立木林地0.31万亩,宜林地0.07万亩,增减挂拆旧复垦7000亩,森林覆盖率29.35%,林木覆盖率40.70%,森林蓄积412.46万立方米,建成“美丽宜居乡村”达标村278个,其中集凤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镇”,龙台镇普贤村、集凤镇石城子村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仓山镇、龙台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城镇”。全面抓好郭江流域、元兴水库综合治理,做好水资源配置调度。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清理,共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3个。开展危险废物三年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
13、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排查整治,督促全县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和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制度和转移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申报登记、转移联单制度,全县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部送持证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监管不断加强,起草并印发县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县汽修行业和铅蓄电池销售单位、以旧换新回收废铅蓄电池经销单位开展排查,严厉打击涉废铅蓄电池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核与辐射管理制度,强化核与辐射环境风险管控,督促全县核技术利用单位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参加业务知识网络培训,以及督促63家使用单位及时提供年度安
14、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不断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县行政处罚环境违法案件258件,处罚金额超过1693万元。畅通“12345”热线监督平台,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全县共受理环境投诉超过1326件,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率100%o专栏1“十四五”期间县生态环境状况(一)大气环境县2016-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见表I-Io从表中可以看出,县“十四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先下降后上升,由2016年的87.9%下降到2018年的最低点81.7%,后上升到2025年的93.2%o环境空气质量的稳定改善具有一定的压力。表1-1县2016-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
15、变化表年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较上年变化率(%)2016年87.9-8.02017年84.2-3.72018年81.7-2.52019年92.110.42025年93.21.1县2016-2025年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见表l-2o从中可以看出,S02,NO2,PM10.PM2.5.CO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年均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6.74%,38.21%、16.55%、13.33%和40.0%,其中N02和CO下降幅度较大,除PMI0、PM2,5。3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3年均浓度呈上升趋势,2025年年均浓度较2016年上升了23.68%。“十五五”
16、期间的污染防治工作压力较大,并需关注PM1。、PM*等指标的稳定达标。表1-2县2016-2025年大气污染物浓度份年SO2(ug/m3)NO2(ug/m3)PM10(ug/m3)PM2.5(ug/m3)O3(ug/m3)co(ug/m3)28.287233111.016年9.5452017年9.823.987.545.3103.41.32018年6.422.177.1401551.42019年7.217.662.131.9121.612025年8.317.360.528.61410.9(二)地表水环境县内涪江一级支流郭江和凯江2016-2025年水质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如表l-3o从表中
17、可以看出,县凯江水质稳定达到III类,郭江水质逐渐变好,从2016年的V类水质变为2025年的III类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均为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先降低后升高,但2025年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仍比2016年低3.88%O表1-3鄢江和凯江2016-2025年水质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年份江水质类凯江水质类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别别率(%)2016年V类III类10096.882017年IV类III类10088.702018年III类III类10091.72019年III类III类10090.62025年III类II
18、I类10093(三)声环境县2016-2025年平均等效声级变化见表1-4O从表中可以看出,县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平均等效声级有所上升,由2016年的51.3dB上升到2025年的53dB,增加了3.3%o因此“十五五”期间需要加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表1-4县2016-2025年平均等效声级年份平均等效声级(dB)较上年变化率(%)2016年/2017年51.3/2018年52.312019年51.5-0.82025年531.5(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短板总体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
19、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全县水质虽总体好转,但尚不稳定,其中2025年全县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11I类断面的比例较低,为14.3%o郭江、凯江国控断面水质不稳定,凯江出现轻度污染(IV类)2次、中度污染(V类)1次,郭江水质出现轻度污染(IV类)3次。枯水期水质超标突出,主要影响因素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清溪河新增国控碾子湾村断面水质仅为IV类,出现中度污染(V类)2次,主要影响因素为化学需氧量和高镒酸盐指数。全县15条支流污染较重,继光河、通山河、石泉河、土溪河、子金河、马力河、余家河和小东河在丰水期时COD、氨氮和总磷能达In类水质,其余河流大部分时间
20、均为IV劣V类水质。县水系为全省径流低值区,属水资源紧缺地区,当地水资源较为紧缺。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丰水期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部分支流枯水期无主要补给来源,枯水期河流自净能力明显不足。环境治理能力仍有欠缺。老城区管网建设不健全,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汛期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污水溢流问题多发。全县已建成8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雨污未完全分流、部分厂站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现有渗滤液处理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有农污设施运行效果不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偏低,新场镇等存在改厕质量“反弹回潮”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虽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