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后作业.docx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后作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句话最能说明()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B.中国是日本占领朝鲜的障碍C.中国力避冲突D.日本想独吞朝鲜2.1894年9月,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直冲向日舰,最终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A.林则徐B.李秀成C.左宗棠D.邓世昌3.一位同学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A.平壤战役打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一枪B.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C.威海卫战役体现了日本“避战保船”的策略D.辽东半岛战役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
2、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6.19世纪末,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希望“急挽英、俄为同盟,许其保辽、保台,这反映出()A.清政府已放弃抵抗列强侵略B.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间的矛盾C.清政府已与英、俄结成同盟D.清政府决定以夷制夷7.1899年,美国提
3、出“门户开放”政策,其目的是()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侵华政策8.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8 .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C.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D.清军装备落后,部分枪炮陈旧9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德国强占的“租借地”是()A.胶州湾B.旅顺、大连C,广州湾D.威海卫10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B.
4、谖理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1 .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A.B.C.D.12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3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签订的时间是1895年B.签订的地点是日本马关C.有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等内容D.中国完全沦为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其中把山东作为“势力范围”的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6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是在()A.平壤战役后B.黄海海战前C.黄海海战后D.威海卫战役后17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A.北京B.延安C.上海D.瑞金18 .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说法,有误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C.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 中日战争 列强 瓜分 中国 狂潮 课后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