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III.doc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II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III.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xx南岸区模拟)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是()A风吹草动B花香四溢C火烧赤壁D木已成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风吹草动是风力使草晃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花香四溢是由于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
2、细胞接触,而闻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火浇赤壁,木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2分)(xx南岸区模拟)实验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pH值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胆汁:7.17.3B唾液:6.67.1C血浆:7.357.45D胃液:0.91.5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
3、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且酸性越强,pH越小,据此解答解答:解:A、胆汁的pH大于7,呈碱性;B、唾液的pH接近7,接近中性;C、血浆的pH大于7,呈碱性;D、胃液的pH小于7,呈酸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2分)(xx南岸区模拟)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FeBAlCSiDO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
4、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4(2分)(xx青岛)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氧气验满B收集二氧化碳气体C倾倒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氧气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B、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D、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
5、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解答:解:A、氧气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图中操作错误,带余烬的木条已经伸入瓶内了,故A错误;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其密度大于空气,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取用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了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掌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5(2分)(xx南岸区模拟)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
6、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干冰、冰水B氨气、氧气、空气C石墨、金刚石、石灰石D水银、水、医用酒精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冰、干冰、冰水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错;B、氨气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故B错;C、金刚石属于单质故C错;D、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水属于氧化物,医用酒精属于混合物,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
7、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6(2分)(xx南岸区模拟)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正确对应的是()A氢氧化钠 火碱 NaOH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D氯化钠、食盐、NaCl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俗称是苛性钠、火碱、烧碱,其化学式为NaOH,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C、
8、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对应不一致;D、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对应不一致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分)(xx南岸区模拟)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B重庆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节约用水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D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往往比较快且充分考点:常见的溶剂;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
9、的性质进行解答;B、据淡水资源缺乏分析;C、根据日常生活软化硬水的方法进行解答D、据溶液的用途分析解答:解: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含有杂质,故A错误;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大部分是咸水,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淡水资源较为匮乏,故B错误;C、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C错误D、在溶液中物质的接触更充分,反应速率会更快,故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水的有关认识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8(2分)(xx南岸区模拟)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B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10、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分子由原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由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分子的性质、构成、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以看出,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故A正确;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C、反应前与反应后中间的图明确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过程故C正确;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说明了分子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B点评: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
11、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9(2分)(xx南岸区模拟)红枣是一咱非常可口的营养佳品如图为红枣醋饮,其中含有一种酸(化学式:C4H6O5),具有美容养颜,解酒护肝健胃的重要用途下列关于红枣醋饮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枣醋饮是胃酸过多病人养胃首选饮料B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最大C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D该酸是由4个碳原子、3个氢分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胃酸过多症的原因结合该饮料的成分来解答;B、根据化学式中质量分数的求算方法来解答;C、根据相对分子
12、质量的概念,利用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和”来进行计算;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因为红枣醋饮中含有一种酸,胃酸过多病人不能使用,会加重“胃酸过多”;则“是胃酸过多病人养胃首选饮料”,则说法错误,故A错误;B、根据相对分质量的计算方法可以知道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165=134,其中一个分子含有四个碳原子,而四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为:124=48,而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和为:165=80,所以氧原子占的比例最大,故B错误;C、根据其分子构成可以知道该酸为有机酸,结合B中的计算可以知道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故
13、C正确;D、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1个苹果酸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意义的掌握,知道胃酸过多症是由于人体胃液中含的盐酸过多,应该用弱碱性的物质来治疗10(2分)(xx南岸区模拟)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在一定量的Ag
14、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不再产生;B、镁比锌活泼,和稀硫酸反应速度镁大于锌,且生成氢气比锌多;C、稀盐酸的pH值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溶液的pH值应逐渐减小;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但是粉末状的反应快,因此用的时间短解答:解: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不再产生,正确;B、首先由于镁比锌活泼,和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镁应比锌大,即应该陡一点;其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镁
15、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所以图象正确;C、由于NaOH溶液呈碱性,所以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逐渐增多,溶液的pH值应逐渐减小,故图象错误;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但是粉末状的反应快,因此用的时间短,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解答时要抓住三点:抓图象的起点,抓图象的终点,抓图象的变化过程具体可结合选项细心领会11(2分)(xx南岸区模拟)若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
16、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是()AZnO+H2SO4ZnSO4+H2OBZn+H2SO4ZnSO4+H2CNaOH+HClNaCl+H2ODCaCO3CaO+CO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可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来答题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故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锌在反应前为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锌中锌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升高了,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价降低了,符合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也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属于分
17、解反应,但是反映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须学生牢记各种反应的特点,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12(2分)(xx南岸区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B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80gC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A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
18、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解答C、根据结晶的两种方法适用范围解答D、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答:解:A、由曲线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CA,故A错误;B、由曲线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15g,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故B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所以要从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错误;D、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
19、序为:BCA,当温度升高到t2时,B变成不饱和溶液,C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变成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通过看三种物质的溶液所在的位置可知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为BC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分)(xx南岸区模拟)为了让重庆的天更蓝,越来越多市民建议政府督促人们采用清洁燃料代替过去污染严重的燃料下列燃料中:煤 天然气 乙醇 氢气 一氧化碳,属于较理想的清洁燃料是()ABCD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
20、化硫、氮氧化物,这些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氢气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环境;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最理想的能源,天然气、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比较理想的能源故选:B点评: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14(2分)(xx南岸区模拟)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鉴别Na2SO4、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该试剂是()A酚酞试液B氢氧化钡溶液C
21、硝酸钡溶液D碳酸钠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则需要与被鉴别的物质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据此解答解答:解:A、硫酸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无法鉴别硫酸钠和盐酸,故A错误;B、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钡和水,无现象,无法鉴别氢氧化钙和盐酸,故B错误;C、硝酸钡与硫酸钠混合产生硫酸钡沉淀;硝酸钡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现象;硝酸钡与盐酸不反应无现象,无法鉴别氢氧化钙和盐酸,故C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九年级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I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