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作业.docx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作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不同等级之间界限森严。下列关于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成的B.婆罗门掌管祭祀,享有特权C.刹帝利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D.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受剥削和奴役2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诞生于古代印度。佛教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B.得到了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C.提出了“忍耐顺从”的教义D.以上都是3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它们反映了古代印度()A.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B.佛教的发展历程C.种姓制度的严格规定D.对外交
2、流的频繁4.古代印度的艺术成就斐然,阿旃陀石窟的壁画是其杰出代表。这些壁画主要描绘了()A.印度的自然风光B.印度的战争场景C.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的社会生活等情景D.印度的宫廷生活5.朝鲜在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列关于古代朝鲜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B.朝鲜的“谚文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C.朝鲜的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D.以上都是6.日本在古代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大化改新()A.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仿照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C.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B和C7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3、它强调()A.忠诚、勇敢、荣誉等价值观8 .对天皇的绝对忠诚C.武力至上D.以上都是8.日本的文学艺术独具特色,源氏物语是其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主要反映了()A.日本古代宫廷的生活8 .日本的自然风光C.日本的武士阶层D.日本的宗教信仰9 .玛雅文明是美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制定的“玛雅历”()A.以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基础B.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础C.是一种阴阳合历D.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10 .阿兹特克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他们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十分壮观。城市中有许多金字塔庙宇,这些庙宇的主要用途是()A.居住B.祭祀C.储存粮食D.进行商业活动11
4、 .印加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他们在建筑方面成就卓著。马丘比丘是印加建筑的杰出代表,它()A.是一座军事堡垒B.体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技术C.是印加帝国的政治中心D.主要用于宗教祭祀12.古代美洲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阻隔B.美洲文化相对落后C.其他地区对美洲不感兴趣D.美洲人不善于对外交流13.下列关于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创造了独特的文字B.都有发达的农业C.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D.以上都是14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这种交流与融合对美洲文化产生的影响是()
5、A.促进了美洲文化的发展B.导致美洲文化的衰落C.使美洲文化失去了自身特色D.没有产生明显影响15 .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地区中,受古代印度文化影响较大的是()A.东亚B.西亚C.东南亚D.欧洲16 .东亚文化圈在形成过程中,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下列属于东亚文化圈特征的是()A.使用汉字B.信仰佛教C.实行科举制度D.以上都是17 .美洲的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欧洲殖民者的侵略下,印第安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说明()A.文化具有脆弱性B.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可能导致文化的毁灭C.欧洲文化比印第安文化更先进D.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18 .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作业 南亚 东亚 美洲 文化 课后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