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作业.docx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作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日本文化B.学习中国先进文化C.加强中日贸易往来D.侵略中国沿海地区2日本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使日本进入原始社会B.使日本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使日本确立了民主共和制3 .鉴真东渡日本的时间是()A.唐太宗时期B.唐高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4 .鉴真东渡日本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不包括()A.传授佛经B.传播医药、文学等知识C.设计唐招
2、提寺D.撰写大唐西域记5.下列关于玄奘西行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行的目的是前往天竺取经B.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难险阻C.回国后,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D.玄奘西行加强了唐朝与日本的联系6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天竺是指今天的()A.印度半岛B.阿拉伯半岛C.朝鲜半岛D.中南半岛7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既对外传播先进文化,又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下列能体现唐朝对外交往这一特点的史实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日本遣唐使来华A.8 .C.D.8.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
3、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8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玄奘西行去天竺取经D.日本和唐朝的海上贸易往来9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通道除了海上丝绸之路外,还有()A.陆上丝绸之路B.茶马古道C.香料之路D.琥珀之路10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封闭,不与外国往来B.只与周边几个国家交往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D.只吸收外来文化,不传播本国文化11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B.丰富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C.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D.加强了中外之间的友好关系12.唐朝时期,新罗物
4、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与唐朝交往频繁。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交往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罗没有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B.新罗没有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等科技成就C.新罗音乐传入唐朝,广泛流行于民间D.新罗没有仿照唐朝的制度进行政治改革13.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14 .唐朝时期,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15 .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他们来中国的主要路线是()A.从日本出发,经黄海到中国B.从日本出发,经东海到中国C.从日
5、本出发,经南海到中国D.从日本出发,经渤海到中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是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2日本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史称“3 .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还传播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回国后,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5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6 .唐朝时期,新罗仿唐制建立了采用选拔官吏。7 .唐朝对外交往的港口城市主要有、等。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作业 年级 下册 统编 隋唐 时期 中外 文化交流 课后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