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冷战的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二)冷战发生的原因1 .美国的野心: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2 .苏联的阻碍:苏联的实力也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3根本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4.时代潮流:二战刚刚结束,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
2、渴望和平,和平成为时代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三)冷战的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提出: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提出: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遏制苏联。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作用: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在经济上遏
3、制了苏联。1.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峙北约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它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华约成立: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1 .国际关系:德国分裂背景: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加剧,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分裂:1948年爆发柏林危机,之后秘密谈判双方同时解除封锁。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
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二、学习难点(一)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 .消极影响威胁世界和平: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阻碍经济发展:双方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竞争,如贸易战、资源争夺等,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限制文化交流: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对彼此的文化输出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阻碍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3 .积极影响避免世界大战:美苏双方势均
5、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推动科技发展:为了在军事和空间领域取得优势,美苏两国在科技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如太空竞赛促进了航天技术的进步,核武器研制推动了核技术的发展。促进多极化趋势: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些国家团结起来,为改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分析冷战中的外交政策与战略1美国的“遏制政策”: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这些都是“遏制政策”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维护美国的霸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6课 冷战 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 九年级 下册 16 冷战 学习 重点 难点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