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卫生健康“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健康“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卫生健康“十五五”发展规划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开好局、起好步,发挥卫生健康的战略优先地位与基础支撑作用,精心谋划本县卫生健康事业高水平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升级版健康建设,增进居民健康福祉,助力本县经济社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相关要求和本县“十四五”卫生和计生事业规划完成情况等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6至2030年。一、发展基础(一)全县”“十四五”卫生计生发展概况截至2025年,全县卫生机构总面积11.28万平方米,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6家,县级医院3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1家、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厂矿医院1家、民营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中心乡镇卫生院7家、一般乡镇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诊所40家、村卫生室304家、医务所1家、门诊部1家,其他卫生单位3家(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卫校、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县有卫技人员2588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918人,执业护士1310人,乡村医生36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6.77人,拥有床位210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3张,医疗服务总量达到196万人次,出院人数6.4万人,病床使用率62.47%,患者平均住院日6.7天,人均门诊
3、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31.8元和3441.8元。(二)全县”“十四五”卫生计生的主要成就1 .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一是全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稳中有降,其中婴儿死亡率由6.63%o降至4.61%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8.72%o降至7.9%o02016年至2019年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2025年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43.09/10万;人群粗死亡率稳定在7%。以内。二是从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来,常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回归理性生育,2016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2.3%o,自然增长率6%o;2018
4、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6.2%o,自然增长率9.53%o;2025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3.88%。,自然增长率7.44%。;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值域(第七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06)。到2025年,全县户籍人口0-3岁的儿童L9万人。2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内涵建设不断精进。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加大,资源总量增加。”“十四五”期间,卫健系统有续建项目8个、新建和改扩建项目25个(其中:中央资金建设项目11个、省级资金建设项目3个、市级资金建设项目1个、县级自筹资金建设项目18个);总建筑面积58335.64平方米(其中:新建48724.29平方米、改造9611.35平方米)
5、总投资18623.6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974万元、省级资金428万元、市级资金77万元、县级自筹14144.66万元)。二是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每个乡镇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一所,每个行政村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1所,2019年完成1个社区设置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三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和激励机制创新。全县有执业(助理)医师918人,完成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25人;有执业护士1310人,注册护士数3.21人;有全科医生数8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08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6、顺利推进。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提升。建立了乡村医生“乡聘村用解决养老保险机制,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实施了基层卫生人才补助机制。四是加大中医扶持力度,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全县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185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医师数150人,执业助理医师数35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全县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24.12%。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增至257个,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占比分别达到Io0%和71虬全县中医及中西医专业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76人。3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改革效果显著。一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见成效。以创建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为契机,不断
7、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在县人民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工作、薪酬制度改革市级试点工作,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落实“两个允许”;继续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机制、“康复通”群众借款及贴息机制,实现了政府办医职责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保障困难群众在县域内的公立医疗机构看得起病、住得上院的就医目标。二是不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为支撑、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为重点的“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度更加协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优质服务效果逐步凸显。探索建立村医“乡聘
8、村用”养老保险模式,并实现全覆盖,稳定了基层网底人才队伍,解决了村医的后顾之忧。三是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新农合总体运行平稳、管理逐步规范、补偿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筹资额增至380元,新农合基金筹资规模达L6亿,均实现翻番。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资金使用率超过90%,群众对新农合制度满意率达98%;落实医保报销向中医药倾斜政策,对参加新农合患者使用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提升10%;在全省率先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对参加新农合的群众实施大病二次、三次补偿,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4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防传病、控慢病、应突发”
9、的能力显著提升,工作成效显著。县卫计局获得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县甲类传染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零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中有降。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疫苗追溯系统全覆盖,疫苗扫码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类疫苗累计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的防治和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得到加强,各项核心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和健康智慧云平台预警信息24小时响应及时率100%。传染病疫情规范处置指数0.92,均达到上级指标要求。二是以“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上下联动、分片包干”的方式,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群众获得感
10、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至2025年底,全县累计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48068份,建档率90.78%,管理高血压患者31121人,管理糖尿病患者7753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746人,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39122人。三是慢病监测能力不断加强,2017年起全县肿瘤监测数据连续被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收录,2019年县疾控中心获得国家级死因监测突出贡献奖。2025年,我县居民死因排位居前三的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总死亡的39%、19.68%、15.81%o恶性肿瘤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47%、11.87%
11、10.40%、7.47%,6.53%o四是妇幼健康服务扎实推进,加大妇幼基本公共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力度。严格落实“一法两纲”要求,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妇幼健康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妇幼信息平台。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扶贫救助机制,有效地减轻了孕产妇医疗负担。“十四五”以来,全县孕产妇建卡率、系统管理率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住院分娩率提高到100%。五是规范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强化执法效能,保障百姓生活健康。县卫生监督局编制调整为25名(含计划生育执法大队)。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85%以上,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和集中式供水机
12、构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户均12次以上,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9%,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示范乡镇(店)、餐饮服务街店创建工作。六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多途径、多领域开展健康教育,群众健康意识及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健康教育人员定期培训,提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能力,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5 .健康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近376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3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均达到了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304个(政府建村卫生室119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其他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近45个。2019年新建易
13、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建筑面积1200平米。全县有卫技人员2588人,县级医疗机构1409人,乡镇卫生院586人,村医360人,民营医疗机构233人。6 .基础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五年来,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245万元,建筑面积13648rf,其中,新建4037d,改扩建961111截至目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米,其中,县人民医院42000平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14700平米,乡镇卫生院共34786平米。全县编制床位达1998张,实际开放床位210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3张。其中,县人民医院开设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8个(2018年百院大战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
14、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5个,县保健院开设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3个。一是全面完成五个建成。全面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网络体系、16家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2家县级公立医院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以及接入省医药监管平台和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础平台工作任务。二是实现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62所农村中小学校校医服务全覆盖、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全覆盖、3家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等五个任务。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院院内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县公立医院院内管理系统互联互通。2018年推进院内
15、患者实名就诊率以来,我县实名就诊率均在90%左右,高于市级80%的目标。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服务能力建设和中医能力建设,完成县级公立医院5+2重点学科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全覆盖,218个村卫生室推广中医适宜诊疗技术服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省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3个。7 .健康服务人员更加优化。全县有卫技人员2588人,其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有918人,执业护士1310人,其他卫生人员360人,取得执业资格的占全县卫技人员的86.08%;全县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6.77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25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为3.21人。全县卫生健康系
16、统共有事业人员1973人(编内827,编外1146),本科以上学历63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35岁以下1061人,50岁以上116人,高级职称108人。乡镇卫生院取得全科执业医生资格62人,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20162018年,共招录89人,其中县级36人,乡镇53人(含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3人)。全县二级以上医院共有硕士研究生7人(引进),推评正高职称7人(自身培养),副高职称65人(自身培养);2019年拟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68名,实际招聘63人。8 .健康事业投入更加有保障。县作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县政府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加大了财政投入,年均投入卫生健康
17、事业经费达3.5亿元;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每年减轻群众负担600余万;加大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补助力度,从2016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近400万元用于基层工作医疗卫生人才补助(将乡镇卫生院城关镇除外划分为三类,分别给予200-800元的生活补贴和200-1000元的工作年限补贴,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乡聘村用”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8年实现全覆盖,2016年-2025年财政共计支付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助金1054.974万元,从根本上解决村医养老保险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9 .健康服务项目更加精准。以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实现乡镇卫生院慢病门
18、诊建设全覆盖,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组建71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签约服务常住居民112209人,签约覆盖常住人口29.27%;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22472人、5456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2.21%(22472/31121)70.37%(5456/7753);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30879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76.49%;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0和9.5%o以内。10 .健康扶贫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能看病、看好病、少生病”的目标基本达到。按照省、市要求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13种增至30种,按照“四定两加
19、强”原则在册管理大病患者394人,均建立一人一档,按要求开展了随访服务工作。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71支共计699人(县级175人、乡镇级219人、村级305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规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5年底,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2850户9561人,其中四种慢病签约1229户1528人(高血压1232人、糖尿病238人、肺结核24人、严重精神障碍244人),实现应签尽签,有效抑制慢病演化成大病、重病的现象。进一步优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流程,指定县内20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为“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
20、有效缓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住院的垫资压力。县级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作为健康扶贫医疗扶助保障资金,并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实际报销水平达90%。“十四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医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3383人次,实施医疗扶助4354人次,扶助资金达311.74万元,最大限度防止“因病返贫”。在全省率先建立“康复通”群众诚信借款机制,五年来共计发放医疗贷款2610.2万元,为45人次困难群众贴息,金额96112.04元,让现行医疗保障条件下仍存在较大困难的农户不再“等钱救命”,及时为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资金短缺的问题。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21、点温泉村、毛稗田、景成小区3个卫生室和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20162025年收到各级健康扶贫专项资金59867.08万元,其中:2016年8720.5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1937.63万元,重大公共卫生490.08万元,基本药物制度952.3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123.95万元)、2017年11867.0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033.22万元,重大公共卫生851.95万元,基本药物制度849.85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435.08万元)、2018年11360.99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187.77万元,重大公共卫生537.36万元,基本药物制度896.76万元
22、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303.37万元)。2019年6934.5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336.49万元,重大公共卫生941.58万元,基本药物制度883.84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438.89万元)。2025年20983.9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361.42万元,重大公共卫生21.13万元,基本药物制度902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391.52万元)。11“健康细胞”创建成效更加凸显。我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慢病全程健康管理示范县、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县、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省级结核病防治综合示范县、省级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县、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省级慢病综合防
23、控示范区、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样板单位,并荣获中国农村癫痫防治项目县级集体一等奖;禾丰乡卫生院、宅吉乡卫生院荣获20162017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双流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荣获全国首次设立的“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64个受表彰的团队之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县工作有序推进等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效,有力推进“健康”建设迈向新阶段,为全力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全县“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情势研判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实施,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方式转变、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管理模式转变、管理体制转变、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等不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健康 十五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