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伤寒论》).docx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伤寒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伤寒论》).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伤寒论)起止时间:2022年Ol月Ol日至2022年Ol月31E继承人姓名卜*卜旨导老师姓名一跟老师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不少于100O字。可附页)医圣张仲景的“四逆散证”,该如何解读与应用?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惠及今人。尤其在中医学领域,不少经典著作,流传至今,里面所记载的每一个文字,都意义非凡,但要吃透它们的意思,既很重要,却又不容易。比如张仲景的“四逆散证”,该怎么解读与应用呢?总结详见附页。签名:*2022年01月31日指导老师批阅意见:通过此篇的学习
2、分析总结,对“四遥散证”的解读和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难台月0体会。在居的灵访运用体现的比较多达到调机论百病。签名:子的2022年01月31日医圣张仲景的“四逆散证”,该如何解读与应用?伤寒论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开),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外;泻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蓬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对本条
3、的认识,存在两种看法:一认为本条是少阴虚寒证。如舒驰远日:“腹痛作泻,四肢厥冷,少阴虚寒证也。虚寒夹饮上逆而咳,凌心而悸,中气下陷则泻利下重,此又太阴证也。小便不利者,里阳虚,不足以化其气,法当用黄芭、白术、茯苓、干姜、半夏、砂仁、附子、肉桂以补中逐饮,驱阴止泻,而病自愈。何用四逆散,不通之至也。”另认为本条是气郁证,为少阴枢机不利,阳气郁遏在里,不能透达于四末所致。如李士材日:“按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见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根据仲景之义和以方测证的方法,当以后说为是。盖四逆证,非惟阳虚,亦有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中医 传承 工作室 学习心得 体会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