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传达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25年两会心得体会(解读两会财政政策).docx
《在全市传达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25年两会心得体会(解读两会财政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传达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25年两会心得体会(解读两会财政政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传达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25年两会心得体会:解读两会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稳健前行工作人员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025年两会心得体会:解读两会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稳健前行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胜利召开,两会中所提出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健前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以“解读两会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稳健前行”为主题开展党课学习,旨在深入领会两会财政政策的内涵,探讨如何将其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2025年两会财政政策的重大突破(一)赤字率与赤字规模的历史性提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2、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一大显著特征便是赤字率的大幅提高。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这是我国历史上预算赤字率的新高,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L6万亿元。这一举措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彰显了政府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积极作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和魄力。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长期以来保持较为审慎稳健的财政态度,以往赤字率大多维持在3%左右。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财政状况和债务水平整体平稳且健康,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较低,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这为此次赤字率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空间。在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内需不振、预期偏弱等问
3、题,以及国际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适当提高赤字率,能够有效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二)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显著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这些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支持消费品和企业设备“以旧换新”、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项目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支持“以旧换新”,能够有效刺激消费,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对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项目的支持,则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特别国债用于银行注资。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这一举措对于增强银行的
4、资本实力,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银行资本的充实,能够使其更好地发挥金融中介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充足的信贷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地方政府专项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的扩大,将有力地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方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和消化拖欠账款,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多维度影响(一)助力消费提振与居民增收。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
5、策。在当前消费市场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加大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下半年安排15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明确将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以旧换新,资金支持规模翻了一番,支持范围也有所扩大。这一政策能够直接降低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成本,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例如,在家电领域,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可以用旧家电抵扣一定金额购买新的节能、智能家电,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也刺激了家电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两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对于稳定居民预期、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作
6、用。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居民对未来养老的信心,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居民的医疗负担,使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更加稳定和可预期,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消费领域。此外,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适当给公务员调薪。适当给公务员调薪不仅仅是对公务员工作的一种激励,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也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公务员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消费倾向,调薪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会带动相关消费的增长。例如,在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领域,公
7、务员消费的增加会刺激这些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同时,公务员调薪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社会就业预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公共服务领域。(二)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支持企业设备更新。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对于购置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设备购置成本,促使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财政
8、政策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作用。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进行投资,为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发展支持;对新兴产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领域,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激励企业创新。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研发项目,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例如,某科技企业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开展了一项
9、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成功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三)稳定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稳定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财政政策通过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推进城中村改造等措施,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稳定房价。例如,地方政府利用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将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或租赁住房,既消化了房地产库存,又满足了部分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也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推进城中村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装修、家电等行业,促进了经济的
10、增长。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两会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通过增加专项债额度用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违规举债冲动等措施,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例如,某省通过置换隐性债务,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债务成本,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财政环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项目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能够直接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重大项目,不仅能够改善交通条
11、件,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还能够带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在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加大对能源、粮食、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投资,提高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为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三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两会财政政策(一)财政部门的职责与任务。精准落实政策。财政部门作为财政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深刻领会两会财政政策的精神实质,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在执行赤字预算时,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对于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债券资金专款专用,投向符合政策要求的领域和项目。优化
12、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加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支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监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债务风险。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财政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二)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税务部门。税务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
13、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征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加强与财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协同效应。金融部门。金融部门要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政府债券的发行工作,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产业部门。产业部门要结合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加
14、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与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三)基层工作中的政策落地。加强政策宣传。在基层工作中,要加强对两会财政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政府网站、社交媒体、宣传手册等,向广大群众和企业宣传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意义,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组织开展政策解读会、培训活动等,帮助群众和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优化服务流程。简化财政资金申请和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建立健全财政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和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障群众和企业的
15、合法权益。推动项目实施。积极推动各类财政支持项目在基层的实施,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例如,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加强对项目进度、质量的跟踪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同志们,2025年两会财政政策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前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作为,切实将财政政策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工作人员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025年全国两会
16、胜利召开,这次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为经济大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对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我深受鼓舞,也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一、深刻领会“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重大意义(一)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
17、轻重的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十强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其中有7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5%的增速。这些经济大省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丰富、市场活力充沛,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例如,江苏2024年GDP达12.8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成果丰硕,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你们不扛这个大梁,国家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你们举足
18、轻重,不可替代。”实现国家现代化,需要各地区协同发展,而经济大省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实力,理应在其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经济大省能够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为国家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在产业发展方面,经济大省能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国家产业的整体实力;在对外开放方面,经济大省能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拓展国家的发展空间。以广东为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广东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三)经济大省挑大梁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经济大省在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优势的同时,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在
19、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经济大省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挑战时,经济大省要勇挑重担,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经济大省要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为其他地区树立榜样。这种责任与担当,是经济大省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二、准确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经济大省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吸引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例如,江苏牵
20、头建设了40多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布局前沿基础研究,形成了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主导产业。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经济大省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在改革方面,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例如,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明确在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方面推出58条任务举措,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
21、环境。在开放方面,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传达 2025 全国 两会 精神 大会 讲话 心得体会 解读 财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