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
《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院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首要保证。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第二条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和管理,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通过一流课程建设助力一流专业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课程设置基本原则L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
2、生认知发展规律,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2 .合理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科学合理,符合我校人才培养定位,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支撑毕业要求。3 .思想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 .需求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5 .标准性原则。课程设置应遵循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符合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第四条课程设置基本要求L课程名称规范合理。课程名称应规范用词,不用简称;不同学分学时、同一专业不同学期开设的课
3、程原则上在课程名称上有所区分。6 .课程设置应明确课程基本属性,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分学时、面向专业等。7 .课程设置必须具有能够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以及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的软硬件设施。第三章课程建设第五条课程建设内容1 .教学队伍。要形成数量合适、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课程主讲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强、教学特色鲜明。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专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要及时把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内容。3 .教学方法。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新型教学方法;注重过程考核,推进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4 .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数
4、字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课程资源。建立包括网络资源、试题库、教学视频、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6 .教材建设与选用。对已有对应“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必须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优先选用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重点教材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鼓励教师与合作企业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并用于教学。7 .教学成果。鼓励通过教学改革探索和应用性研究,带动课程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推动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工作。第六条课程建设要求(一)教师队伍1
5、 .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措施。2 .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3 .形成较为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4 .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爱岗敬业,育人有方。(二)教学资料1 .教学大纲编制科学合理,能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2 .教材选用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符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要求。3 .有完整、规范的教师授课和学业评定等教学档案资料。(三)教学改革L任课教师密切关注、积极研究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水平及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4 .任课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5 .加强在线课程和网
6、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6 .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改。(四)课程考核L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科学确定考核方式,达成课程目标。7 .改革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实行全过程学业评价模式。8 .推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创新思维的“非标准答案考试”。第七条课程建设目标L课程体系科学合理。通过课程建设,各专业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比例合适,理论讲授课程和实践实验课程搭配合理,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2 .教学模式开放多样。建设或购买网络教学及课程资源建设综合服务平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课程 建设 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