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锅炉性能试验报告大修后1.docx
《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锅炉性能试验报告大修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锅炉性能试验报告大修后1.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9页 共39页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锅炉A修后性能试验除尘器效率试验报告报告编号:CRNPE/DLSY-GL18-2012华润东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电力试验中心二一二年五月报告编号:CRNPE/DLSY-GL18-2012项目负责单位:华润东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承担部门:电力试验中心试验日期:2012年4月试验负责人:孙旭东参加试验人员: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王佐杰 当值运行员工华润东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孙旭东 周克来 王戟 王江虹 王金辉 刘新培报告编写人:孙旭东审 定:孙春林批 准:钱建华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太和
2、区兴隆南里87号邮编:121006传真:0416-2525567电邮:suncl摘 要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机组于2012年A级检修后,为了评价机组修后运行热力特性及掌握机组煤耗情况,委托华润东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电力试验中心对3号机组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根据试验前协调会议内容确定下列试验项目,200MW、160MW、140MW负荷下的热效率试验;200MW、160MW、140MW负荷下,空气预热器漏风和烟气阻力试验;160MW负荷下除尘器效率试验;160MW负荷下NOx和SO2排放测试。试验结果如下。1、修后200MW、160MW、140MW负荷下的热效率分别是90.91%、90.77%、
3、89.99%。在140MW工况下修后锅炉效率与修前85.38%相比提高了4.61%。2、200MW、160MW、140MW负荷下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和阻力。项目200MW负荷试验160MW负荷试验140MW负荷试验甲侧预热器漏风系数0.0840.1200.201乙侧预热器漏风系数0.0770.0900.149甲侧预热器阻力pa1029911754乙侧预热器阻力pa10639317593、160MW负荷下除尘器效率,工况一(正常运行工况):除尘器效率89.70%,漏风率5.74%。工况二(调节水量后):除尘器效率89.57%,漏风率5.88%。4、160MW负荷下除尘器出口NOx排放浓度471 m
4、g/m3,折算到6%氧量时是544 mg/m3;水膜除尘器脱硫效率9.92%。本报告同时详细介绍了试验依据、试验方法、计算过程和试验结论,对3号机组A修质量评价和同类机组的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 录1 前言42 设备概述43 试验内容74试验引用的标准/文件85试验测试项目、方法86 试验条件137 试验仪器设备138 试验结果及分析149结论与建议283号锅炉及除尘器性能试验报告1 前言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机组于2012年2月7日开始A级检修,4月10日机组A级检修后启动并网。本次检修锅炉更换了燃烧器(下13层为双通道燃烧器,第四层为直流燃烧器),并缩小了假想切园;空气预热器
5、进行了疏通和堵漏等工作。为了评价3号机组检修后热力特性及掌握机组煤耗情况,委托华润东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电力试验中心,于2012年4月24日至5月3日对3号机组进行了200MW、160MW、140MW负荷下的热效率试验、空气预热器漏风和烟气阻力试验;并在电负荷160MW工况下对除尘器效率和锅炉排放烟气中的NOx和SO2进行了测试。试验期间得到生产技术部、发电部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2 设备概况2.1 锅炉设备概况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3号锅炉系单汽包自然循环, “”型布置超高压锅炉,采用钢球磨中储仓制粉系统、乏气送粉、切向燃烧。炉膛由膜式水冷壁构成,顺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在
6、炉膛上方布置辐射式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口布置半辐射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内布置对流过热器和热段再热器,转向室后为冷段再热器;尾部烟道内布置高温管式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和低温空气预热器。烟气经水膜式除尘器后排至烟囱。2.2 锅炉设计参数表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项 目单位数值最大连续蒸发量(MCR)t/h670经济蒸发量(ECR)t/h610过热蒸汽压力MPa13.72锅筒工作压力MPa15.68给水压力MPa17.7过热蒸汽温度540再热蒸汽温度540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323给水温度240排烟温度156热风温度360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55排烟热损失%7.6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0.5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7、1.5散热损失%0.3灰渣物理热损失%0.17锅炉效率%89.93计算燃煤量t/h170.7表2 煤质资料项 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煤种山西晋北煤工业分析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39.00空气干燥基水分Mad%7.00收到基灰分Aar%37.60全水分Mt%20.0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KJ/Kg12122元素分析收到基碳Car%33.0收到基氢Har%2.10收到基氧Oar%6.46收到基氮Nar%0.42收到基硫St.ar%0.42可磨性系数Kkm1.10灰特性变形温度DT1150软化温度ST1210流动温度FT12503 试验内容3.1 200MW、160MW、140MW工况下
8、锅炉热效率试验;3.2 200MW、160MW、140MW工况下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和空气预热器烟气侧阻力试验;3.3 160MW工况下除尘器效率试验;3.4 160MW工况下NOx和SO2排放测试;4试验引用的标准/文件4.1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4.2 GB/T13931-2002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4.3 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4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4.5 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机组相关运行标准4.6 三标体系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
9、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5 试验测点布置及试验方法5.1 试验测点布置试验期间进行烟气样、飞灰样、大渣样与原煤样取样,具体测点见图1。图1 测点布置示意图5.2烟气采样与分析前置烟气处理器 箱烟气混合器烟气分析仪图2 空预器进出口烟气取样分析系统示意图排烟烟气采样测点位于空预器入口和空预器出口烟道。试验中按等截面网格法对两烟道(甲、乙侧)测点断面烟气组成进行测量,采用美国产PCA-3烟气分析仪分析,每10分钟分析一次。5.3排烟温度测量排烟温度测点位置位于空预器出口水平烟道,试验中按等截面网格法对两烟道(甲、乙侧)测点断面温度场
10、进行测量,采用E型热电偶、IMP采集板,接入数据采集仪进行连续测量。IMP采集板图3 烟温采集系统示意图5.4飞灰取样利用电厂飞灰取样装置采集灰样,试验开始到结束连续取样,采集完毕后进行制样缩分保留2份,一份委托有资质的煤质检验部门化验可燃物含量,一份作为备样。5.5炉渣取样试验中炉渣从捞渣机处取样,每15分钟取样一次,取得的试样经混合、缩分后保留2份,一份委托有资质的煤质检验部门化验可燃物含量,一份作为备样。5.6原煤取样试验前根据煤斗存煤情况,提前在给煤机上盖检查口采集,20分钟采集一次,每次在每台运行的给煤机取2kg左右,连续采集2小时。采集完毕后进行制样缩分保留2份,一份委托有资质的煤
11、质检验部门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一份作为备样。5.7大气条件环境温度及空气湿度利用干、湿球温度计在送风机入口附近定期测量,大气压力由大气压力计读取。5.8运行参数记录锅炉运行主要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等)由专人记录,20分钟记录一次。以上涉及到的运行表计由电厂在试验前进行校验,烟气分析等仪器由电力试验中心在试验前完成校验。5.9锅炉热效率试验试验中分别测量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温度、烟气氧含量,测量环境条件,采集飞灰、炉渣分析其含碳量,并采集原煤进行工业及元素分析,采用GB10184-88方法计算锅炉热效率。试验期间不进行吹灰、不排污。锅炉效率计算方法:锅炉热效率测定以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2、为基准,采用反平衡方法计算各项热损失。计算公式: (1)式中:排烟热损失百分率,%;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率,%;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率,%;锅炉散热损失百分率,%;灰渣物理热损失百分率,%。在试验期间,如果送风温度、给水温度以及燃料特性偏离各自的设计值,测试锅炉效率无法与设计值相比,因此需要根据GB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将锅炉热效率测量值修正到设计条件下。(1) 送风温度偏差对排烟温度的修正此项修正公式如下: (2)式中:t0b设计的送风温度,;低温段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温,;实测排烟温度,;t0实测基准温度,;换算到设计送风温度时的排烟温度,。(2) 给
13、水温度偏差对排烟温度的修正此项修正同样采用GB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推荐的公式,如果实际给水温度与设计值偏差小于10,则不予修正: (3)式中:实测排烟温度,;换算到设计给水温度时的排烟温度,;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空气预热器进口实测空气温度,;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温度,;tgs实际给水温度,;设计给水温度,。(3) 锅炉各项热损失修正将燃料各组分及低位发热量的设计值及修正后的排烟温度、设计基准温度替代锅炉各项热损失计算公式中的试验值,即可求得修正后的各项热损失值。5.10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空气预热器漏风与阻力试验与锅炉效率200MW、160MW、140
14、MW工况同时进行。预热器入口利用现有的试验测点尽可能采用网格法测试,出口按标准网格法测试。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定依据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有关的规定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AL 漏风率,%气预热器进口烟气三原子气体体积含量百分比,%;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三原子气体体积含量百分比,%。空气预热器阻力测定通过测试预热器出入口烟气侧压力计算烟气阻力。5.11 除尘器效率试验160MW工况下除尘器效率试验单独进行,试验分正常除尘水量和适当减少除尘水量两个工况。5.11.1试验前准备选定试验用滤筒并进行编号,放置在高温干燥箱内于105110的条件下干燥2h,然后在干燥皿内冷却至常温,并用精度
15、为0.0001g的天平进行称重,记录下滤筒质量。5.11.2 测试方法采样方法:预测流速法等速采样。预先测出烟道内各采样点的烟气流速,然后根据这一流速和选用的采样嘴直径,计算出在等速情况下各点所需要的采样流量,然后按该流量在各测点采样。每次每点采样时间为1min。5.11.3 采样点的选取:网格法选取采样点,烟道横向分为六个点,纵向分为五个点,每侧30个点共计120点。5.11.4 采样方式:采用多点移动内部采样。5.11.5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由取样枪中取出,放在高温干燥箱内于105110的条件下干燥2h,在干燥皿内冷却至常温后用精度为0.0001g的天平进行称重。5.11.6 除尘器进、出口
16、的测试方法采用同一种方法。5.11.7 所用仪器:崂应3012H自动烟尘、烟气采样仪。5.11.8 计算方法微粒排放浓度按下式计算: (1)式中:-标准状态下干烟气微粒浓度, mg/Nm3 ;-试验时采集的微粒量(干燥后的质量), mg; - 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采样体积, Nm3 ,按公式(2)计算;(2)式中: - 实际工况下的干烟气采样体积, m3 ; -当地大气压,Pa; -流量计前烟气温度, ; -流量计前烟气压力,Pa。按要求,应折算到过量空气系数=1.4时的微粒浓度。折算方法如下: (3)式中:C-折算过量空气系数=1.4时的微粒排放浓度,mg/Nm3; Cs-实测微粒排放浓度,m
17、g/Nm3; s-测量点的过量空气系数。5.12 烟气中NOx和SO2排放测试在160MW负荷正常除尘水条件下测试除尘器入口、出口NOx和SO2浓度,使用崂应3012H烟尘(烟气)采样仪和专用多孔取样管采用网格法测试。实测NOx和SO2排放浓度须按过量空气系数折算至=1.4进行折算。C = C (/)C折算后的NOx和SO2排放浓度,mg/m3;C实测的NOx和SO2排放浓度,mg/m3;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NOx和SO2浓度测试方法:NOx和SO2浓度测点在除尘器入口和出口烟道,测量过程中记录烟气中NOx和SO2浓度及氧量。6试验条件为保证试验工况的稳定,试验前结束锅炉
18、受热面吹灰,关闭蒸汽旁路门,厂用辅助蒸汽移至其它炉供给;试验期间保持全烧煤,不吹灰、不排污。试验前,将锅炉主要参数调至试验条件,稳定1h后开始试验。试验期间主要参数波动范围如下:锅炉蒸发量 10t/h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 0.5%过热器出口压力 12.750.5MPa过热器及再热器蒸汽温度 5401057 试验仪器设备本次试验采用锅炉性能试验专用仪表和仪器,有关需要现场标定的仪表在现场进行标定,能够有效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可靠。试验所用仪器见下表3。表3 试验仪器清单序号仪器名称型 号生 产 商测量精度1烟气分析仪PCA3美国1%2数字式温度表FLUKE_51美国0.1% 3数据采集装置IMP分散
19、式英国输力强1.9%4数据采集仪EIC-300鞍山东信/5热电偶E型铠装国产工业一级6烟气混合器-国产/7烟气抽气泵国产/8干湿球温度计Testo625德国1%9大气压计SWEMA3000瑞典1%10自动烟尘(气)采样仪崂应3012H青岛优于2.5%11滤筒/国产/8 数据处理及分析8.1 排烟温度校核修后锅炉排烟温度测试,在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排烟测点处采用36点网格法,使用IMP数据采集系统每1分钟采集一次后取平均值,测量的代表性高于DCS所显示的数据,为了校验DCS的排烟温度,将排烟温度实测数据和DCS数据列于表4中,在3个负荷点上实测数据比DCS显示数据平均高出35,运行中可根据该偏差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润 电力 锦州 有限公司 锅炉 性能 试验报告 大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