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
《《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标准课程概况课程编码010303622080课程类别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开设院部金融学院考核性质考试课适用专业2021级中高职衔接财富专业适用学期三学分2学时32理论学时12实践学时20参与制(修)订企业编写执笔人审定人1.课程定位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是金融学院中高职衔接财富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该课程依据金融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选取金融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识构建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金融岗位职业工作能力为核心,在学生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注意融合方法能力和态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1.1 课程性质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是财富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
2、程。1.2 课程作用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金融业相关法律知识要求较高,因此,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重点教授学生金融业基本法律知识,结合金融业职业岗位群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设计教学情境,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同时本课程结合金融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分析,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法律风险的识别能力、预防能力和法律纠纷处理能力。通过模拟演练,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金融企业从业过程中的法律素养和法律能力。1 .3课程衔接其前导课程为商业银行会计实务、保险原理与实务、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与分析、金融信托与租赁等,无后续课程。2 .课程设计2.1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提高学生业务技能与就业能
3、力为导向,以金融业就业岗位涉及的金融法律知识与职业操守为主要任务,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2.2 课程设计思路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以提高学生业务技能与就业能力为导向,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金融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要求进行设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在金融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课程理论,
4、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本课程涵盖了金融行业岗位从业需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主要包含金融法基础理论、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等内容,以培养金融业解读法律条文,识别和预防法律风险,处理法律纠纷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选取与当下热门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利用云课堂、微课、慕课、课外学习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该课程根据上述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围绕金融业岗位的需要来设定,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须关注学生岗位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理论知识教授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
5、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单元知识点排序表教学单元知识点频度难度掌握程度备注项目一金融法基本理论1.金融法概念低容易了解2.金融法律关系低较难熟悉难点3.金融法体系中容易掌握重点项目二中国人民银行法L中国人民银行法概述中容易熟悉2.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高较难掌握重点、难点3.人民币的发行和管理高一般熟悉重点4.征信制度中一般了解项目三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法概述中一般掌握重点2.商业银行的设立、变中一般熟悉法更3.商业银行的业务高较难掌握重点、难点4.商业银行的接管、解散、破产、终止中一般熟悉项目四担保法律制度1.担保概述高一般掌握重点2.保证高较难掌握重点、难点3
6、抵押高较难掌握重点、难点4.质押高较难掌握重点、难点项目五票据法律规范1.票据与票据法概述高一般掌握重点2.票据行为高较难掌握重点、难点3.票据权利、票据责任及票据抗辩中较难熟悉难点4.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中一般熟悉项目六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L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高容易掌握重点2.保险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高容易掌握重点3.证券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高容易掌握重点针对金融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企业”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须关注学生岗位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
7、态度的要求。“岗课赛证”课程设计对应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知识点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银行大堂经理1.-L-I4=r冈、柜票据填制、对公存款、取款业务、单位贷款申请、审批等业务票据法律规范、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律制度、金银行业务综合技能大赛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员岗、客户经理岗融行业从业人员职业3.课程目标31总体目标本课程传授金融业相关法律知识,全面掌握考取金融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法律知识。培养金融业法律素养,能够识别和预防从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处理法律纠纷。培养金融业解读法律条文,识别和预防法律风险,处理法律纠纷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金融业从业过程中能够做到合法经营,正
8、确处理金融业法律纠纷,能够识别和预防法律风险。3.2具体目标3. 2.1思政育人目标4. 2.1.1宏观层面具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具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取向;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5. 2.1.2中观层面具备民族团结、社会责任情感;具备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意识;具备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的生活态度。6. 2.1.3微观层面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具备金融业岗位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具备金融业岗位职场安全与健康意识;具备金融业岗位职场礼仪与规范意识;具备金融业岗位工匠精神。7. 2.2工作任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9、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金融业相关法律知识,掌握金融业岗位职业操守,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将来步入职场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1)使学生熟悉、掌握金融业相关法律知识,包括银行业法律制度,担保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融资与租赁法律制度。掌握考取金融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法律知识。重点掌握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等法律制度。(2)使学生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岗位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运用相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对金融法规和职业操守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在金融法规和职业操守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
10、识的获得感,并在业务处理时形成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8. 2.3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对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1)专业能力D能解读金融业法律条文;能分析金融业法律案例;能处理金融业法律纠纷;能识别、预防金融业法律风险;2)能够处理人民银行业务活动中的法律问题,运用人民币相关法律处理涉及人民币的法律纠纷,掌握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3)能识别商业银行经营法律风险,能够处理商业银行接管、解散、破产、终止过程中的法律问题;4)能识别不同担保方式的区别,并处理实际中的案例;5)能够理顺票据行为的各种法律责任,处理不同票据的法律纠纷;6)能够辨别出不符
11、合职业操守的行为。(2)方法能力D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具备基本知识和素养,具有利用案例迁移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法律纠纷问题问题;3)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坚守工作岗位;4)具有主动获取专业信息的意识,掌握金融业岗位职业操守,能合理运用金融相关信息资料,能将所获得的其他领域知识融合到自己的工作过程中;5)掌握计算机常用操作方法,熟练应用金融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了解网络基本知识,熟练应用网络功能进行文献检索。(3)社会能力D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较强的意志和毅力,较好的自制能力,能承受挫折,勤奋刻苦,进取心强,对金融法规和职业操守有明确的认识,具有奋斗
12、精神。2)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交和自身修养,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高尚的金融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谦虚好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4 .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4.1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单元与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单元名称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专家讲座(学时)参观(学时)讨论(学时)其他(学时)1金融法基本理论22中国人民银行法243商业银行法264担保法律制度245票据法律规范246金融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22合计12204.2教学单元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表教学单元(情境)项目一金融法基本理论总学时2单元思政育人目标树立金融法律意识,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单元内容或情
13、境学习内容素质目标(含思政育人目标等)知识目标(含工作任务目标)能力目标(含职业能力目标)活动设计(含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途径和方法)1.金融法概念了解我国金融法体系的构成,培养学生树立金融法律意识了解金融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能够识别金融业相关法规列举典型违反金融法的案例,强调金融法的重要性及学习金融法的重要意义2.金融法律关系掌握金融金融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能够预防涉及金融法律关系的法律风险结合具体案例,组织学生讨论金融法律关系的构成3.金融法体系理解金融法的渊源及体系能识别金融法体系的主要内容介绍我国的金融法体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工作任务金融法的概念、金融法律关系构成、我
14、国金融法体系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融与法律的关系、金融法的调整对象、金融法律关系、学习“金融法”这门课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金融法调整对象及体系育人案例引用光大集团董事长朱小华受贿案,引导学生重视金融法的重要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多媒体动态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教学单元(情境)项目二中国人民银行法总学时6单元思政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征信意识,注重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目标教学单元内容或情境学习内容素质目标(含思政育人目标等)知识目标(含工作任务目标)能力目标(含职业能力目标)活动设计(含课程思政育人
15、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途径和方法)1.中国人民银行法概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建立对国家的认同感理解人民银行的性质、法律地位;掌握人民银行的职能、职责和组织机构。能够运用人民银行法分析和解答涉及央行法的法律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中央银行与一般的金融机构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2.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业务,加深对中央银行的认识,拓宽学生就业岗位了解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活动原则,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能够处理人民银行业务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列举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业务,引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人民银行
16、不能从事的业务有哪些?3.人民币的发行和管理能认知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树立人民币的法律保护意识理解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掌握人民币的发行管理、人民币的流通管理能够运用人民币相关法律处理涉及人民币的法律纠纷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人民币的发行程序,介绍人民币的流通管理,总结违反人民币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4.征信制度建立良好了解我能够掌握通过查阅资的个人征信意识国的征信制度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料,了解我国征信制度的发展历程,掌握个人征信的查询途径,并以个人为对象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工作任务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彳务、掌握人民币的发行和管理、用组织机构、区分中国人民银行的业了解我国征信制度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教学重点、难
17、点教学重点:人民银行法律地位、法定业务;人民币的发行流通管理及人民银行法定业务的实践性案例教学难点: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人民币的法律保护育人案例引用杨伟业等变造货币罪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中央银行和一般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别,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教学单元(情境)项目三商业银行法总学时8单元思政育人目标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品格;树立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单元内容或情境学习内容素质目标(含思政育人目标等)知识目标(含工作任务目标)能力目标(含职业能力目标)活动设计(含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
18、程教学途径和方法)1.商业银行法概述了解我国银行行业发展的动态及趋势,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信理解商业银行的概念和特征、商业银行的职能、r解商业银行能识别商业银行经营法律风险,能明确商业银行法的适用范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大家所接触的银行有哪些,有怎样的特点?念的组织结构,掌握商业银行法的适用范围商业银行的职能有哪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熟悉商业银行设立、变更过程中对于商业银行法的贯彻执行,引导学生加深对于“依法办事”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公正与法制道德观念掌握商业网银行设立的条件和程序,了解商业银行变更的法律问题能够识别商业银行机构变更法律风险组织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 金融 法规 职业 操守 课程标准 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