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置中心公司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危废处置中心公司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废处置中心公司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危废处置中心公司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目录1 .前言12 .总则12.1 编制原则12.2 编制目的12.3 编制依据12 .4评估对象与范围33 .5评估程序33 .风险辨识、评估组织机构与职责31 .1组织机构33 .2机构组职责34 .企业基本情况54.1 公司简介54.2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54.3总平面布置61.1 4废物处置流程74.5 供配电274.6 消防系统304.7 安全管理31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35. 1物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36. 2建、构筑物及安全填埋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37. 3危险废物的运输、储存、预处理、稳定化/固化处理等工艺危险性分析358. 4焚烧处
2、置工艺危险性分析369. 5物化处理、重金属废液和废有机溶剂处理危险性分析3710. 6废包装容器及废塑料处理危险性分析3711. 7填埋过程危险性分析375.8废水处理系统危险性分析385.9主要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95.10危化品储存使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85.11检修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95.12职业健康危害危险有害因素分析515.13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515. 14重大危险源辨识546. 15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汇总547. 风险辨识、评估577.1 作业条件危险性定量分析评价576.2风险辨识、评估596.3小结627 .防范和控制主要事故的风险措施647. 1工艺过程安全
3、对策措施648. 2设备设施安全对策措施659. 3辅助与公用工程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6610. 5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7311. 6危险作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748 .事故风险评估结论771 .前言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年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正)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危废处置中心生产过程情况进行风险源识别,分析其风险事故类型及事故状态下的影响,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可靠。通过对我公司危废处置中心事故风险进行评估,以弥补防范措施的不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损害和社会影响,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 .总则2.1 编
4、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加强各工作人员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事故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本公司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
5、应急时快速有效。2.2 编制目的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2.3 编制依据2.3.1 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19)第29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主席令第24号令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9号);(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2019年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7)xx
6、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电201059号)等;(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法200959号);(9)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88号);(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1)xx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原川安监【2018】43号);(12)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3)xx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16号);(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令第
7、645号2013修订);(15)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作的通知(原成安监函【2018】9号);(1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17)xx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范(试行);(18)xx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规范(试行);(19)xx市安全风险评估基本规范(试行)(19)xx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3.2 有关标准和规范(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4)生产过程危险和
8、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2018年版);(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9)安全色(GB2893-2008);(10)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2015);(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GBT9007-2011);(12)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等。2.4 评估对象与范围本次风险辨识、评估仅针对某危废处置公司生产活动进行事故风险辨识、
9、评估,主要包括周边环境、平面布置、生产厂房、原辅材料、生产设备、道路、消防电气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不包括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等环节。2.5 评估程序2.6 立风险辨识、评估小组;2、收集分析资料、现场勘察;3、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4、评估汇总交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3 .风险辨识、评估组织机构与职责3.1 组织机构为贯彻国家对危险源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完善某危废处置公司事故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工作,规范危险源风险控制的日常管理。现结合公司实际,成立了公司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3.2 机构组职责1、领导、组织公司成员开展风险辨识、
10、评估工作。2、开展基准风险辨识、评估,确定公司风险辨识、评估的重点。3、确定风险辨识、评估的目的和要求。4、随时掌握系统重大危险源落实情况。5、负责对本公司风险源增减与升降级管理。6、汇总本公司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并向公司员工进行公示。4 .企业基本情况4.1 公司简介XXXX4.2 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4.2.1 地理位置某危废处置公司XX危废处置中心厂区位于XX交通方便。公司地理位置见下图:(自己附图)图1公司地理位置图4.2.2 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区境属XX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空气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风力偏小。春季气温回升快不稳定,易出现
11、倒春寒,且降水少,偶有冰雹与阵性大风:夏季降水多,易成洪灾;秋季多阴雨,天气偏凉;冬季多雾,日照少。区域年无霜期为30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常年主要气象参数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5.9C,最高年平均气温16.6-C,最低年平均气温15.5C,多年极端簸高气温35度,多年极端最低气温W4.6C;全年无霜期287天,多年平均气压955.5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多年平均降水量974.4mm;全年主导风向为NNE,气象特征与XX市中心城区一致:全年平均风速1.2ms;多年平均蒸发量985.2mm,多年平均雷电日30天,多年平均雾日35天,多年平均降雪日5天;多年平均静风频率4
12、3%o2、地质构造与地震效应成都平原系岷江及沱江形成的冲积扇平原,以都江堰市为顶点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工程所处区域及周围地区属于冲积扇型平原地质结构,地貌属于:成都冲击扇平原沱江水系所在地面上的堆积物由第四季的冲积物组成,厚达数十米。该场地的地质结构从地表向下依次为第四季的填土层、耕土层、冲积层及基底白垩系的红色岩层组成,属I类建筑场地。外露的地貌属典型的冲积扇平原所具有的黑色土壤,土质为中硬性土壤,区域内未发现断裂构造。覆盖土层天然地基的地耐力可承载020.5兆帕,基岩天然承载力0.5-2.4兆帕。场地及邻近无大规模区域性断裂,总体区域稳定性较好,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
13、0go3、地形地貌根据XX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012年),拟选厂址位于龙泉山构造段中段,龙泉山的西坡,属构造剥蚀浅切脊状低山地貌,区内地形地貌受控于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场地内有一条近南北向冲沟从中央偏西穿过,两侧均为近南北走向山脊。拟选场址总体呈圈椅状,自北向南地形逐渐降低。场址西侧为无名小山,与西侧钟家山夹一力裕水库。场区东侧叶家老屋位于缓坡上,较为宽缓,坡度约1025度。总体上拟选厂址区域呈“一山一谷”相间地貌。4.3 外环境关系及总平面布置4.3.1 外环境关系简介危废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东侧为进场公路,其上方为在建垃圾发电站,东北面厂区入口
14、上方为垃圾发电站;南侧为安全填埋场,安全填埋场下游2KM范围为一自然冲沟,冲沟两面山体均为森林,下游冲沟IKM左右北侧山体上方有510户农户居住,位于卫生防护距离之外(现已全部搬迁);西侧为荒山;北侧与生活垃圾填埋场南面的卫生防护距离重叠,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先行建设,目前已处于运行期,故区域内居民、企业等均已搬迁。4.3.2 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布置格局由北向南成三级台阶布置分别为:厂前区、生产区、安全填埋场,厂外道路由北侧接线从厂区东部盘旋而下,分别从道路中部进入厂前区、从道路中下部进入生产区、从道路末端进入填埋库区。厂前区:厂前区位于第一级台阶,主要为现状综合楼、水泵房,以及消防水池。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处置 中心 公司 事故 风险 辨识 评估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