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docx
《十五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为加强全县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处置较大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6-2030年)的要求,制定本规划,并作为县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6-2030年)的专项规划配套实施。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
2、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部署,以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理顺体制、明确职责、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和管理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政府、企业(商业)、社会和使用单位相衔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有保证,有效应对较大突发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规划目标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整合优化职能为支撑,到2030年初步建成分级分类管理、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县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和
3、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到2030年建成分级分类储备、规模适度、品类齐全、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增强防范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较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整合优化分散在各部门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职责,形成职责分工明晰、管理职能完备、协作机制健全、灵敏高效、上下联动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科学完备。加快构建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助、社会化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逐步形成品类丰富、规模适度、布局完善、共享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满足应
4、对处置较大突发事件的需要。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持续改善。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加快构建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互为支撑的装备保障机制,促进综合消防救援队伍能力显著提升、专业救援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应急物资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调配、紧急调拨、采购等制度,提高应急状态下的要素高效协同配置能力。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资源调配、社会管理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三、重点任务(一)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1 .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
5、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成立县应急物资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2 .实行分级分类储备。按照全省建立以“省级储备为支撑、市级储备为依托、县级储备为基础”的全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求,落实县级储备责任。县级按照应对处置一般(IV级)突发事件所需,储备符合区域突发事件特点的应急物资。各行业部门按职责承担应急物资储备任务(见附表),明确储备地点,科学论证各类应急物资储备重点、规模和方式。3 .建立健全分级响应协同保障机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级应先行启用本级应急物资储备。在本级储备难以满足需要时,可向上一级提出应急物资调
6、用申请,调用申请应明确需要调用的应急物资种类、规格、数量及调运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建立协同保障机制,县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全县应急物资的调配调用,向有关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发出调拨指令,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调拨指令,负责组织实施应急物资调运等工作,并及时报告应急物资调运情况。(二)优化提升仓储设施建设布局1 .提升县级仓储布局。依托县粮食储备库,统筹建设1处综仓储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并配套相关附属设施。2 .扩大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装备仓储布局。依托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仓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专业队伍防灭火装备仓库。3 .完善防汛抗旱类应急物资仓储布局
7、进一步统筹水利、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部门分散的仓储设施,优化职能部门储备布局,满足仓储需求。(三)加强生活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到2030年,县级储备达到保障5000人集中转移安置人口15天基本生活的规模;到2030年,达到保障7000人集中转移安置人口30天基本生活的规模。1 .强化政府实物储备。到2030年,县级实物储备达到保障5000人集中转移安置人口7天基本生活的规模;到2030年,县级实物储备达到保障7000人集中转移安置人口10天基本生活的规模。2 .扩大企业(商业)和产能储备。对于难以长期储存或市场供应充足、企业能够快速生产的品类,主要实行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到2030年,县
8、级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分别达到保障5000人紧急集中转移安置人口4天基本生活的规模;到2030年,县级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分别达到保障7000人紧急集中转移安置人口10天基本生活的规模;各职能部门应严格遵守招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承储企业,每年年初组织对企业(商业)和产能储备合同进行修订完善。3 .加强其他战略物资储备。对肉类、食盐、食糖、粮油等战略储备物资,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国家要求储备。(四)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1 .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均医用物资消耗上限不少于1个月的用量,重点储备人员安全防护、紧急医疗救护等应急物资。到2030年,县级储
9、备达到保障1500人1个月的卫生防疫类和2500人7-10天的医疗救治类应急物资;县级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分别达到保障1500人1个月的卫生防疫类和3000人7-10天的医疗救治类应急物资。到2030年,县级储备能够保障3000人1个月的卫生防疫类和7-10天的医疗救治类应急物资;县级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分别能够保障3000人1个月的卫生防疫类和6000人7-10天的医疗救治类应急物资。2 .做好特殊医疗物资储备。依托重点医院和疾控中心,加强疫病监测、卫生防疫、院前急救、药品疫苗、血液等特殊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快速检测、疫病防控和紧急医疗救治水平。3 .加强企业(商业)和产能储备。立足全县产业实际,
10、建立或储备必要的医疗卫生应急物资生产线,并动态优化调整。支持应急征用企业为保障生产医疗卫生物资,实施稳产、扩产、转产等技术改造。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疫苗、药品、试剂、医疗器械,支持中医药有效治疗技术和药物研发,加快公共卫生领域科技成果转化。4 .建立联动储备轮换机制。应急物资储备单位对存放周期短、耗资大的部分物资,按照“总量稳定、用旧储新、等量补充、动态轮换的原则,建立联动储备轮换机制,实现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发挥储备物资效能。(五)强化综合性消防救援装备应急物资储备综合消防与救援类应急物资以政府(实物)储备为主,采取专业队伍“库队合一”方式进行。依托县综合消防救援
11、专业队伍,重点储备现场管理与保障、生命救援与生活救助、工程抢险与专业处置类物资,主要包括位移监测雷达、移动指挥终端、防爆手持电台、器材装备模块箱、水陆两栖突击车、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水下生命探测仪、声纳探测仪、有毒气体探测仪、消防灭火机器人、大流量移动消防炮等装备类物资。强化综合救援特殊稀缺类装备器材配备,为专业队伍配备水陆两栖突击车、轻型全地形车、声纳探测仪、化学事故侦检车、氮气灭火车等特殊装备器材。完善应急综合指挥装备器材配备。依托县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应急指挥装备类物资。(六)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县级森林防灭火类应急物资以政府(实物)储备为主,采取专业队伍“库队合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应急 物资 储备 体系 建设 规划
